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面对市场经济体制下日益复杂的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农民工工会要履行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维权能力和水平。本文通过透析当前农民工工会的维权背景,指出农民工工会维权的必要性,并且依据我国各地农民工工会对维权方式的探索,指出我国农民工工会在维权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初步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维权的有效组织应是工会.工会维权效率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农民工、工会、雇主和政府四个方面,其中关键的是工会改革问题.工会要真正成为农民工的维权组织,必须转变工作重心,重新定位经济职能,提升社会地位,改变工作方式,加强区域/行业联合.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地位调查关于1522个农民工的全国性样本研究表明,农民工是否参与工会与劳动权益的诸多方面存在显著相关。在控制工作组织特性、人力资本和社会环境诸要素之后,参与工会者的工资水平比未参与者高23%,其劳动合同签订、养老保险参与、医疗保险参与等劳动权益也显著高于未参加工会者,这种作用对非国有部门的农民工尤为明显。研究认为,应加大在非国有部门进行工会建设的力度,吸引更多农民工参与工会,进一步提升工会在农民工权益维护方面的作用,并在工会组织建设、工会组织生存环境改善及农民工维权意识培育上增强力度。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政策性保护、社会性保护、工会维护和自我维护四种农民工权益维护的途径、权益实现方式及其存在的缺陷,指出农民工自我维权的制度性困境在于:一是合法维权的成本高、效能低、实施难;二是在国家法团主义的国家-社会关系模式下,其自组织空间几乎不存在。提出政府应主动回应农民工的权利诉求,通过制度设计将其集体行动纳入制度化、有序化和可控的轨道;工会要主动介入农民工权益维护,着力解决农民工的组织建设问题,成为其利益的表达者和维护者;建构以工会为主体,社会其他公益性组织为辅助的,"事前维护"和"事后维护"相结合的农民工权益维护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珠三角农民工劳动权益救济方式选择意愿实证研究发现,农民工劳动权益救济方式选择意愿整体呈网状宝塔型,协商为首要选择,并受农民工年龄、受教育程度、权益受损程度、维权证据是否充分、以及有无参加工会等因素影响。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高、权益受损程度较轻者、维权证据不够充分者、参加工会者更倾向于选择协商、调解等"和解型"权益救济方式。在解决劳资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应注重完善用工信息声誉制度,纠纷解决机制成本、效率和公平并重,科学进行权利倾斜性配置。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下行趋势下,工会维权要搞好,关键是要把握好维权与维稳、维权与企业改革发展、工会维权与企业整体维权三个关系;同时要坚持预防为主、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和利益兼顾四项原则;另还要强化夯实工会维权基础、健全工会维权机制、创新工会维权载体、拓展工会维权外延和打造工会维权队伍这五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7.
梅文武 《工会论坛》2006,12(5):11-12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会维护工人群众利益的功能的发挥存在着不足和缺陷:一是国有企业工会维护职工利益的职能发挥得不充分;二是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工会的阻力大;三是在流动性强的农民工中建立工会对传统的工会组织模式提出了挑战。为了维护工人群众的利益,密切党群关系,党必须领导工会改革。工会改革的思路是:首先,创新工会组织模式;其次,完善劳动立法,以法律保障工会组织建设和维权职能的发挥;再次,革除工会的行政职能,在党的领导下更好地发挥其维权职能。  相似文献   

8.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中国工会的基本职责,然而现实是工会的维权相当乏力。导致工会维权乏力的主要原因,一是从维权的主体-工会自身来看,我国工会缺乏维权经历和维权的独立性基础,工会干部自身素质也不适应维权要求。二是从工会维权的对象-职工角度来看,职工维权意识不强,维权意念分化,对工会缺乏信任和信心。三是从工会维权的工具-法律角度来看,职工维权的成本太高,工会权利和职责不对衬,企业工会独立法人地位难以保障。四是从工会维权的环境-体制机制角度来看,工会维权与社会大局存在冲突,工会宏观维权的渠道不畅,行业工会组织相对薄弱、地方工会和企业工会各行其责的维权模式也存在一定障碍。当前解决工会维权乏力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强化工会的维权职能,提升工会的维权能力和水平。具体举措有:一是提升工会维权的社会认可度;二是解决工会干部维权的后顾之忧;三是推行“上代下”的工会维权模式;四是构建工会维权的社会联动格局;五是创造硬条件在身份上增强工会的独立性。六是在法律上要努力争取工会维权的刚性武器。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需多方努力共同面对.企业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管理,让新生代农民工体面地生存和劳动;工会应转型重建,通过<工会法>的修改,保障其真正建立劳动者的维权机制;政府要严格执法,在政策上创造条件,让新生代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0.
王兆国同志提出的“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体现了工会理论与实践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在当前,我国工会要深入贯彻工会维权观,就要努力做到主动维权、依法维权和科学维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