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一新 《政策》2009,(4):55-57
浙江省是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区。浙江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是一部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发展史,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史改革开放以来,浙江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子.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奇迹认真研究“浙江现象”、深入探讨“浙江模式”、全面总结“浙江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毛跃 《今日浙江》2008,(23):38-40
一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自身觉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历史,一部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总结浙江30年来走过的道路,最重要的经验就是我们坚定不移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意义重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毛跃 《今日浙江》2008,(17):54-55
一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自身觉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历史,一部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总结浙江30年来走过的道路,最重要的经验就是我们坚定不移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意义重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4.
李泽民 《今日浙江》2008,(15):26-27
浙江是改革开放的先发先行之地。浙江30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在浙江的生动实践,是全省人民弘扬以创业创新为核心内容的“浙江精神”、实现富民强省的宏伟诗篇。深刻思考这段历史,不仅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继续走在前列的需要,也是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7月21日,由省委党史研究室、省中共党史学会、省当代史学会和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联合组织的“浙江省党史系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探讨总结了浙江改革开放30年形成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成功实践,就是一部不断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大胆改革、积极创新的历史。浙江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也为党的理论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浙江改革开放30年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的经验,可以概括为自觉引导,以人为本,讲求实效,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6.
陈一新 《政策瞭望》2008,(12):10-13
浙江是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区。浙江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是一部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发展史,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  相似文献   

7.
30年改革开放积累的十条重要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部改革开放的实践发展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史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积累了十分宝贵的历史经验,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和科学依据。总结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叶慧  邵玩玩 《今日浙江》2021,(11):21-26
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史.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重要体现. 今年5月6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白谋划、亲自定题、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赋予浙江的一项光荣使命和重大政治责任,更是浙江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9.
蓝蔚青 《今日浙江》2008,(15):30-31
改革开放不仅发展了中国,而且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3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共同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改革开放之路,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进行的,并且为这一理论的形成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民营经济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浙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30年浙江改革开放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史。2011年全省民营经济总量19872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62.1%;限额以上投资8563亿元,占全省总量的  相似文献   

11.
杨天佑 《人民论坛》2012,(2):132-133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党与工会互动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是"党工共建"的鼻祖,列宁确立了党与工会的正确关系,苏东剧变教训之一乃"党工分离"。一部中国共产党史是一部"党工共建"实践史,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把工人运动推向了高潮,我们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定地走中国特色"党工共建"之路。  相似文献   

12.
创业创新     
吴红霞 《今日浙江》2008,(23):76-77
“温州模式”、“台州模式”、“义乌经验”……浙江人从不缺乏喝“头口水”的勇气,30年前的浙江人就因为频频“第一个吃螃蟹”被人称道。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业富民史,一部改革创新史。浙江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集中起来就是两条,一是全民创业,二是改革创新。其根本就是得益于我们党与时俱进地推动思想解放,毫不动摇地推进市场取向改革,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浙江改革开放30年,是极不平凡的30年,是非常值得纪念的30年。我们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就是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  相似文献   

14.
张军 《今日浙江》2011,(11):60-63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业富民史,就是一嘟改革创新史。 2007年6月,省委召开第十二次党代会,深刻概括浙江改革发展实践的鲜明特点,紧紧抓住事关我省长远发展的全局,从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的高度,提出了“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  相似文献   

15.
浙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省。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史,是一部以老百姓为主角的创业富民史,是一部逐步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创新史,是邓小平理论等在浙江的生动实践。邓小平理论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是邓小平的"猫"论、"摸"论、"先富"论使浙江的民营经济突破束缚、先行发展;二是邓小平的"不争"论、"三个有利于"论使浙江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三是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印证了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的巨大生命力,实现了邓小平"先富带后富"的愿望;四是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继续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6.
《浙江人大》2012,(7):3
最近召开的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适应浙江发展的新变化,顺应浙江人民的新期盼,确立了努力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奋斗目标。浙江历史,由此翻开新的一页。回首3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浙江人民自强不息、勇于开拓,在急难险重的考验下,在疾风暴雨的跋涉中,闯出了一条"创业富民、就业惠民、社保安民、藏富于民"的特色道路,在全国率先基本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可谓艰苦卓绝。过去30年留下的"浙江故事"如何经久流传?它所形成的"浙江经验"如何昭示未来?浙江的现代化进程,又将实现怎  相似文献   

17.
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习近平同志所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的选择,就包含着也是无党派人士的选择.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部无党派人士史,就是一部同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合作史、一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奋斗史. 无党派人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者.长久以来,无党派人士同其他政治力量一样,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比较过各种主义.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引导下,从同情到认同,最终选择了新民主主义,进而选择了社会主义.俞正声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主义".我们非常赞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无党派人士自己选择的"主义".  相似文献   

18.
《浙江人大》2012,(12):10-11
12月3日,浙江省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座谈会在杭州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夏宝龙到会讲话——夏宝龙说,三十年的实践充分证明,现行宪法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宪法,是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法制保证,也是我省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现代化浙江的根本法制保证。  相似文献   

19.
充分认识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大力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实践的根本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特色就是推进改革开放.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和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继续奋勇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浙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30年来,浙江人民锐意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走出了一条富有浙江特点的发展道路.当前,我省正处于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新时期,必须大力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从根本上解决阻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浙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20.
祁彪 《民主与法制》2014,(28):15-17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战略方针,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有法可依,则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前提和基础,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制度保障。 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显示,截至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