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刊讯(通讯员王令全)2017年12月2月28日,北京市丰台区召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大会,宣布丰台区城市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据悉,新组建的丰台区城市管理委员会为主管城市管理工作的区政府工作部门,同时作为丰台区城乡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挂丰台区城乡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牌子,并保留丰台区交通委员会牌子。丰台区城市管理委员会负责城乡环境建设、城市管理的综合协调,市政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市容环境卫生、能源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2009年,北京市政府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正式更名为“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挂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牌子。其职能明确定位为:负责北京市城乡环境综合协调、城市综合管理协调和相关市政公用事业、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市政府组成部门。名称的变化折射出政府职能的转变。如何进一步加强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工作,市市政市容委陈永主任接受本刊专访时给予了清晰的回答。  相似文献   

3.
《山西政报》2008,(18):F0002-F0002
柳林县城乡建设局组建于1977年,是全县从事城市规划、村镇规划、工程建设、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和建筑业、房地产业、市政公用事业及建筑咨询业的主管部门。建局30余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和建县三十多年的发展,力经风雨沧桑的柳林城建人用信念塑造柳林新风彩、用智慧描绘家乡好河山,特别是近几年来,新一届领导班子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县委、县政府“全力抓好三件大事”、“努力实现五个建成”为目标,以“一城五组团”总体规划为主线,与时俱进、负重拼搏,创建宜居环境,使该县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4.
1998年至2008年,是北京市奥运申办、筹备、成功举办的十年,也是北京市城管执法队伍成长发展,为维护首都环境秩序、改善城市面貌发挥重要作用的十年.全市城管执法队伍以创建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为目标,以奥运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加强城管队伍建设为关键,不断创新管理理念、改进执法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实现了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历经七年奥运筹办举办与新中国60华诞的环境建设,北京市西城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品位相区域形象大幅度提升,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经过奥运的洗礼,首都北京的城市环境焕然一新。奥运留下的重要遗产,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升华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是将北京市"2008"奥运环境建设指挥部转化为"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编制了《"十二五"期间首都城乡环境建  相似文献   

7.
奥运期间,北京市城乡环境面貌大为改观,城市运行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大大提升了北京作为国际城市的地位和形象,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环境改善与市民文明素质提升相得益彰,促进了经济繁荣、城市文明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2008奥运会给北京留下的巨大财富之一就是北京城市环境建设上规模、上台阶.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圆满落幕,关于"后奥运"北京城市管理的话题开始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后奥运时期的环境整治建设工作将步入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不久前向外宣布,已在制定后奥运五年环境整治建设规划, "在统筹全局的科学规划下,后奥运环境整治建设将更显从容、理性".这个理念在记者日前采访丰台区市政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建斌时,进一步得到了印证.王建斌主任告诉记者,2009年丰台区市政管理委员会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重解决市政、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在提高环境品位和质量上作文章,在建立环境建设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全力做好环境建设和管理工作,为丰台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北京市政市容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奥运城市运行和环境建设成果,贯彻"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三大理念,统筹城乡市政市容发展,加快市政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信息化城市管理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市政市容管理体制机制,确保高效优质的城市运行,创建和谐宜居的城乡环境,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涪陵在加大投资助推全区经济高歌猛进的同时,不断提高对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变化巨大。一是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涪陵在改革开放前的1953年-197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