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王桂芬 《理论探索》2005,3(6):53-54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求党员干部必须理性选择政治价值观和政治价值目标体系,坚定社会主义政治信念。为此,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视为新时期政治价值观的核心价值,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视为党员干部政治价值取向的最高标准,使富有时代气息的政治价值观既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也成为党员干部追求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取向是制度在价值层面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公平正义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价值指针、保障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体现于党中央治国理政方方面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美好理想。坚定制度自信、彰显制度优势,就是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取向不断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3.
面对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客观情况,如何才能做到始终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一个需要我们全党每个同志都应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好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  第一,加强学习,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素质。坚决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前提的,没有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作为指导,要想自觉地去做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是根本不可能的。一个牢固地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价值观的人,必然能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要想更好地解决代表人…  相似文献   

4.
黄克强 《求知》2002,(4):18-20
“三个代表”统一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富裕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三个代表”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党要胜利完成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大业,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经济利益,坚持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实现、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谓"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然包括不同社会利益群体的利益.本文拟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从利益群体的维度,对当前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及其实践意义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刘振强 《学理论》2009,(17):12-14
伦理制度化中主体性体现的过程,就是伦理制度逐步民主化的过程,也即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本质逐步实现的过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与我国的国情和性质完全相适应的,是我们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遵循的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原则,强调指出:“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  相似文献   

8.
傅新禾 《学理论》2009,(28):7-8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根本价值目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夺取改革开放更大胜利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科学的历史观、文化观和群众观,也是科学的价值观和利益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导价值观。作为主导价值观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方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的价值取向,指导着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意识和价值行为,示范、调节、整合和保护中国各阶层的利益,也是预防和反对负面价值观的有力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建立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之上,由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所决定,具有立足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眼于长远发展、决策效率高、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总体上符合我国国情,能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入发展,随着党和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