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何在?这是最近哲学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再认识的一个热点. 必须把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区别开来,越来越多的哲学工作者开始认识到了这一点.过去,我们的哲学观念基本局限于从苏联引进的哲学原理教科书的观念,我们把它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标准模式,从它那里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和观点.而教科书的哲学并不能代表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苏联引进的哲学原理教科书,反映的是三十到五十年代苏联部分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认识,其中有许多不符合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精神实质,甚至可以说是直接相悖的. 审视我国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国人民在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同时,力求把握这一科学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依据,把握深藏于这一理论之内并奠基于整个理论体系的哲学依据和哲学思想。那么,这一理论的哲学依据究竟是什么?其哲学依据的真谛何在?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邓小平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邓小平理论的哲学依据,从根源上看,当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如邓小平所强调的:“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当然,邓小平理论毕竟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有它特定的…  相似文献   

3.
对“一国两制”的哲学理解鲁子平“一国两制”是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提出的解决香港、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全新思想。首先,“一国两制”是根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而提出的。第一,我们进行四化建设,需要和平...  相似文献   

4.
何萍 《理论视野》2009,(1):16-18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具有普遍性?如果有,那么,它的普遍性具有什么样的品格?这些问题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的两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其一,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否具有自己原生的哲学形态?如果有,那么,这个原生形态是怎样的?其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继承和革新的关系。中国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30)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这一内容是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也丰富了其理论体系,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和灵魂,对中国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建设发展有很大意义。认真了解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哲学知识方面的内涵,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内容,揭示它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漆玲 《求知》2001,(5):47-48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门课程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及其体系的一种解释。目前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思想及其内在关联的看法各异,构建的体系亦有多种。本门课程选用的教材针对大专班学员和党校教学的特点,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力求全面、准确、通俗地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7.
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哲学思考顾民,赵伯飞在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首先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是一个杰出的哲学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重大发展。但是,我们不能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只停留在一种主观思想范畴...  相似文献   

8.
学习这一章,要弄清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着重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地位,明确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意义,掌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针和方法.第一节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一、哲学及其研究对象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人类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世界观,就是人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支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最基本的观点.它规定着人们的自然观、历史观和人生观,制约着人们的感情、意志和对事物的态度,指导和调整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哲学是为领导者供治国理政思想和智慧的一门学问。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做好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推动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好提高我们分析解决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要站在世界的高峰,一刻也离不开思想的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提供了思想力量。  相似文献   

10.
吕国忱 《理论探讨》2004,4(1):28-31
学术界读马克思主义文本,往往以早期著作为依据,而不含列宁的哲学著作。这对系统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是一种"中断"。重读列宁的主要哲学著作,我们会发现,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明确提出:"主体—客体和客体—主体","这就是经验批判主义的原则同格的全部实质,就是最新实证论对'素朴实在论'的最新式的保护的全部实质!"并且把它作为批判马赫主义的武器而贯穿全书的始终。与此相反,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多次提出"主体和客体的一致",并把它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把列宁的后期观点引进哲学原理,就应该把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作为哲学基本问题,避免以往教科书滥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从而把哲学理论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1.
杨荣荣 《学理论》2010,(29):106-107
科学发展观是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从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四个方面进行深入解读,使我们对其有全面、深刻、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实践的科学方法论。深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内容,而且从哲学的视角来考察,又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是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的理论结晶。从唯物论的层面来看,坚持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基本的方法论前提。实事求是本意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对实事求是作出全新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并赋予其辩证唯物主义科学…  相似文献   

13.
探索和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问题,日益成为哲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有各种不同主张,笔者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应特别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实质或根本。有的学者正确地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是哲学本性...  相似文献   

14.
正编者按: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历来有两种基本的范式:一种是以"理论"(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真理)为导向,另一种是以"问题"为导向。在第一种范式看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逻辑主线。在第二种范式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的,人们从中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机制,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广阔空间。本刊发表的4篇论文,围绕"问题与方法"这个专  相似文献   

15.
把经济学的研究同哲学的研究密切结合起来,这是马克思主义优良的学术传统。我国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基础进行创造社会主义崭新体制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最重要的特征,它不能不倾听经济建设和体制改革实践的呼声,不能不关注并回答这一伟大实践中提出的各项重大问题,而人们在面临各种前所未遇的新问题深感困惑时,也不能不求助于哲学的思维,如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就是如此,现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一、道德观念的评价尺度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对各种道德观…  相似文献   

16.
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是一元性的,还是多元性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解答,决定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料的选取,对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评价,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杰出哲学家的评价,也决定了我们书写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方式。可以说,从20世纪90年代到今天,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发生的种种争论都是由人们对这个  相似文献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多次发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方针。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发表后,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提出了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重大决策。这一全新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在世界上还没有先例。它一经提出就影响巨大,那么“一国两制”的提出,究竟有何哲学根据呢?我们认为“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结合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特点提出来的,有着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物质和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两个最高的范畴,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但时至今日,哲学界对物质与意识关系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仍是众说纷纭,争议较多,致使一些重要的哲学问题的研究很难深入下去。这种状况对哲学理论的发展、对哲学更好地为现实服务,都是非常不利的,应尽快讨论清楚。本文仅就物质与意识关系中的两个层次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方法。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复杂的、多层次的。我们只有根据它本身固有的特点,实事求是地作一些深入的具体分析,才能把物质与意识的基本关系搞清楚。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涉及两个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型,二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转型,是指由于时代主题和党的主要任务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个以革命为主题向以发展为主题的转型过程,亦即由革命哲学转型为发展哲学。当然,对此不能狭窄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它的基本原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既具有能为革命也具有能为发展提供正确指导思想的基础。但是必须看到,由于  相似文献   

20.
学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在社会上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这是全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任务。但在学习中,大家感到有几个问题应当明确,如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怎样才算真正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些问题自己在长期学习中似乎也不十分明确,现将自己的一孔之见谈出来,与同志们研讨。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基本理论、基本原理构成的。通常讲,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其基本原理就包括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部分中。那么,马克思主义都有哪些基本原理呢?其中,我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阐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