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7 毫秒
1.
财政支农两千亿农民受益毛毛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健  牛纪伟  段羡菊 《半月谈》2004,(10):50-53
记者最近调研时发现,作为政府对农业扶持最重要、最直接的手段。每年全国的财政支农投资规模在2000多亿元。但由于支出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完善等诸多原因,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率很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我国财政支农资金中有70%左右用在了农业行政事业单位上,而没有用于农业生产本身。  相似文献   

2.
采用VECM模型和岭回归等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1978—2012年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从规模影响上看,尽管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当期效应未显现,但之后逐期递增的长期促进效应显著。从结构影响上看,各项财政支农支出均对农业劳动生产率有正向作用,其中科技三项经费的贡献最大,基本建设费次之,生产及事业费、农业救济费的贡献较小。主要政策含义在于,增大投入规模,优化支出结构,发挥财政杠杆效应,以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逐渐感受到气候变化对生存环境安全的威胁。农业部门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部门,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持农业持续高产稳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议财政支农聚焦气候智慧型农业,强化适应气候变化的财政支农顶层设计,研究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财政支农试点方案,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和巨灾保险体系,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科技能力,支持构建农业多品种市场政策模拟系统等。  相似文献   

4.
万道琴 《人民论坛》2011,(9):138-139
我国目前财政支农规模不断增大,增长逐年提高,营造出了有利于更多资金投向"三农"的金融环境。但目前财政支农的力度不够,支农结构不合理;农村金融主体较少,金融资源外流,服务资金短缺。要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系,把财政和金融资源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提高融资效率,并建立信贷担保基金。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家财政支农投入大幅增加,如何让有限的支农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这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东阳市在实践中总结的“整合预算内外所有支农资金,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建立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资金拨付机制;严把‘四道关口’,实行全程监督”的经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财政增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变样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财政支农规模不断增大,增长逐年提高,营造出了有利于更多资金投向三农的金融环境。但目前财政支农的力度不够,支农结构不合理;农村金融主体较少,金融资源外流,服务资金短缺。要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系,把财政和金融资源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提高融资效率,并建立信贷担保基金。  相似文献   

7.
刘辉  曾福生 《求索》2007,(2):13-15
通过时当前湖南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农状况的调查和分析,笔者认为,农业科技时湖南省农业和农村建设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但农民时现行科技支农服务网络体系普遍存在不满意现象,有效的农业技术供求处于非均衡状态,基层“政府人”、科技推广员与农民的科技素质整体偏低,各个主体都存在较强的自利理性行为等。为此,本文从科技支农运行机制和模式创新,制度完善和投入多元化等方面探讨了新农村建设时期科技支农的时策。  相似文献   

8.
杨石明 《政策》2013,(9):60-6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弱质产业,公共财政必须对其提供特别的支持。统计显示,农业GDP与农业财政支出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农业GDP增长率与农业财政支出增长率基本同步,且前者总是大于后者,呈现"杠杆效应"。如何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在支持农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一、当前财政支农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财政支农资金总量不足。表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刘革  邓庆彪 《求索》2007,(5):16-18
本文运用复合DEA方法对1995年~2004年我国财政支农的规模经济效益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其中的4年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其余的6年规模收益不变。影响国家财政支农绩效最重要的投入因素是支农支出的规模,其次是农村救济费的投入。  相似文献   

10.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困惑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1996年8月《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以来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进程中一系列政策措施及相关统计数据,对农村信用社十年改革进程中的问题进行清理,探寻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民收入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小舟 《理论月刊》2005,(3):164-166
农民收入成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有效的实现农民增收,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民收入关系密切,但是,财政支农资金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财政支农资金及其组成对农民收入增加的绩效。  相似文献   

13.
城乡差距并没有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而缩小反而出现持续扩大的变化,导致这种局面的根源是城市偏向的财政制度。通过利用1997—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从城乡产值差距来看,在城市偏向的财政体制下,经济建设支出与民生支出的交互项符号为正,这说明了它们与城乡差距呈正相关;第二,从城乡收入和消费差距来看,经济建设支出与民生支出的城市化偏向是扩大城乡差距的重要原因,因为两者的交互项符号都为正,而且在统计上很显著;第三,作为农村发展的专项资金,财政支农与城乡差距呈负相关,这说明它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所以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总量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0,(3):F0003-F0003
近年来,省农信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支农投入,不断提升服务成效。彰显金融支农主力军风采。在2009年存、贷款增量、增幅均位居全国农信社系统首位基础上。2010年继续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1月末,全省农信社各项贷款余额4749.8亿元,比年初增加300.7亿元,增长6.8%。增幅、余额分别居全省第一和第二;各项存款余额6392.4亿元,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枯城县统战部门引导和支持统战成员,以各种支农活动为切入点,为新农村建设出实招,办实事。截至目前,该县统战部门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四下乡”活动,  相似文献   

16.
城乡差距并没有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而缩小反而出现持续扩大的变化,导致这种局面的根源是城市偏向的财政制度。通过利用19972f)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从城乡产值差距来看,在城市偏向的财政体制下,经济建设支出与民生支出的交互项符号为正,这说明了它们与城乡差距呈正相关;第二,从城乡收入和消费差距来看,经济建设支出与民生支出的城市化偏向是扩大城乡差距的重要原因,因为两者的交互项符号都为正,而且在统计上很显著;第三,作为农村发展的专项资金,财政支农与城乡差距呈负相关,这说明它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所以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总量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财政支农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洪海 《求索》2010,(1):77-78
本文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县级政府各类财政收入对财政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级财政收入、专项补助、税收返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对各地区不同财政支出影响不同。本级财政收入对各地区大多数财政支出都有明显影响,合理划分财权事权,增加地方财力,可增强地方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转移支付对各地区支农影响不同,需实施区域差别化政策。各地区在利用上级转移支付时,存在粘蝇纸效应,需加强涉农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2010年7月,罗山县人大常委会成立调查组,对以村卫生室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从而引出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话题——村卫生室建设的探索罗山县的村卫生室建设始于2008年。如今,该县248个村卫生室全部建成投入使用,设备配备率、村医入驻率、村医规范化培训率和村卫生室规范化管理率均达100%。  相似文献   

19.
数字     
超百亿 2011年,海南全省地方公共财政预算农林水事务完成支出104.27亿元,比上年增支18.65亿元,增长21.8%,财政支农投入首次超过100亿元。  相似文献   

20.
《湖北政报》2009,(6):7-7
<正>鄂政办函[2008]69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村镇银行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村镇银行是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的有益尝试。为了支持我省村镇银行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增强支农实力,更好地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