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文章紧接上期提出了对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的若干建议,并特别强调农业"入世"的应对与改革必须加以保护和增进的农民权益基准和目标.  相似文献   

2.
基于农民权益保护的非讼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农民权益的保护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农民权益得不到充分有效保护的根源就在于法律制度上的缺位。而非讼机制作为民事纠纷解决的方式之一,与转型期我国农村民事纠纷的性质与特点具有契合性。在我国推行和谐社会建设的背景下,以非讼机制推进农村民事纠纷的解决具有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农民土地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物权法》规定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度、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制度以及征地补偿制度,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存在不足。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必要途径之一。明晰农民的土地权益,完善农民通过农民集体行使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方式,保障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应有权益,完善农民土地权益被侵犯时的救济途径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4.
公共产品、政府职责与农民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的公共产品有相当大的比重由农民自筹资金或通过"投劳"解决,政府职责缺失,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构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畅通多方面、多渠道开拓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渠道,对维护农民权益,提高农民的国民待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该文从政府的农业计划管理体制、政府管理农业的职能、政府自主制定农业政策、政府改革农业管理体制等方面阐述了农业"入世"对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挑战,进而论述了对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的紧迫性、深刻性和艰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的若干建议,并特别强调农业"入世"的应对与改革必须以保护和增进农民权益为基准和目标.  相似文献   

6.
维护和拓展农民的权益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目标,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为了确保城镇化造福于农民而不是以牺牲农民的权益为代价,需要把权力主导的驱动机制转变为权利本位的发展方式,保护农民的主体地位。加强农民的“市民化”和“公民化”,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建设新社区,强化农民的参与权和组织权,建立平等、互惠、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以城带乡,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农村社区是农村社会服务管理的基本单元。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促进政府行政管理、公共服务与农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更好衔接互动,有利于增强农村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为农民幸福安康、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成效显著,但也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新形势下必须加大农村社区建设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广大农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加强农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建设能力;创新农村社区自治机制,实现行政管理与村居民自治有效衔接;制定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创建特色生态文明示范社区;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元投入机制,推进农村社区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农村离婚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并未得到充分保障。通过明确认定作为夫妻共同财产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范围,剖析农村离婚妇女的土地权益受损原因,指出法律、政策规定之不足,对农民集体进行股份合作社制改革,消除传统封建观念、强化男女平等意识,以保护农村离婚妇女的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9.
女性农民土地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权益是农民的主要权利之一,也是衡量农村男女两性权利平等程度的主要标志。我国女性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现状不尽如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男权社会的遗毒和民间法对国家法保护女性土地权益的扭曲。纠正这种现象,需要强化女性土地权益平等的观念,健全女性土地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引导民间法走向性别公平与公正,优化土地资源平等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农民"被上楼"问题,反映出我国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观念,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缺失。针对农民"被上楼"问题的现状和影响,探讨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发展权和农村宅基地市场化流转等法律问题,为解决农民"被上楼"问题提供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1.
纳税人权利保护在当代国际社会已蔚然成为潮流,不少国家、地区以及OECD、欧洲"世界纳税人协会"等国际组织均以立法的形式明文保护纳税人权利。基于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薄弱的现状,有必要通过专门的纳税人权利保护法,我国的纳税人权利保护法宜定位于示范法、宣言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适当生活水准权是国际人权公约确立的基本人权。在我国现有社会保障体制条件下,农民工作为夹在城镇和农村间的边缘人,他们享受适当生活水准权的情况具有相当的特殊性。我们要认真分析农民工特点,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方式,充分发挥社区社会保障的作用,改革户籍制度,完善相关法制,建立和完善对社会保障(保险)基金上的监督机制,以切实保障农民工的适当生活水准权。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权益保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专门法与非专门法相结合的青少年权益保护法律体系初步建立、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机制初步形成、青少年权益受到尊重并获得较为充分的实现、青少年的幸福感总体处于较高水平。然而,在青少年权益保护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误区、青少年权益实现状况还存在群体差异、城乡差异、社会中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现象仍然存在。提高我国青少年权益保护水平,需要加强青少年权益保护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以及国际比较研究,健全和完善青少年保护制度、福利制度和少年司法制度,健全和完善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机制,预防和打击侵害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是我国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期间出现的特殊群体。农民工所处的边缘化境地及社会制度排斥与机制缺失使得他们难以享受到社会保障权益,尽管他们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对保障这一庞大的弱势群体,解决三农问题,维护经济稳定与统筹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阶段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困境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参与是农民工行使当家作主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维护其各项权益的重要保障。由于农民工身份的特殊性以及制度的缺失等原因,我国现阶段农民工政治参与处于一种乡村的制度参与虚置和城市的非制度参与扩张的困境之中。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保障农民工政治参与权益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如何保护农民权益问题正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长期以来农民权益遭到漠视和损害的根源不仅源于我国长期存在着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多年来农民问题上的政策偏差,而且源于对农民权益保护方面长期存在着的法律上的缺位。完善农民权益保护及其法律援助,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要切实保护好农民权益,急需从宏观立法支撑和法律援助的微观运作双重角度来构建我国农民权益保护法律援助机制。  相似文献   

17.
劳动所得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本质要求,保护劳动所得就是保护劳动价值,保护市场公平。"劳动所得"得不到保护必然扭曲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当前我国"劳动所得"得不到保护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结构、产能过剩、市场监管不当造成的。"保护劳动所得"关键是要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当下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保障人的权利,构建公平公正的分配制度;保护合法利益,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保障劳动权益,完善工资分配宏观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18.
消费者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 ,他往往成为经济学家的重点研究对象 ,因此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就不仅仅体现对人权的保护 ,而且是以经济学的研究为其理论基础的。本文旨在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必要性进行研究 ,阐明要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国家更应该重视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村民自治作为村民参与管理的农村政治制度,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形式。村民自治赋予了村民更多的话语权。在村民自治背景下健全和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确保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维护农民权益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各种问题中的重中之重。而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权利问题,那么农民权利保护程度如何,如何保护农民权利就显得犹为突出和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