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静 《传承》2008,(11)
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是影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两种重要思潮.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在划清本质区别的同时,应借鉴其中的某些合理因素,以更好地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2.
孙静 《传承》2008,(22):28-29
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是影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两种重要思潮。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在划清本质区别的同时,应借鉴其中的某些合理因素,以更好地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 ,科技革命在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变化的同时 ,也表现出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呈正相关的历史联系。在科技革命的潮流下 ,资本主义因顺应了科技革命的趋势而不断自我调整 ,暂时缓解了其垂死的历史命运 ;而社会主义因一时偏离了新科技革命的积极效用 ,则使其挫折连年。因此 ,社会主义必须充分利用科技革命的巨大威力 ,抓住机会 ,随机应变 ,发展自己 ,从而在两种社会制度的竞争中 ,处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4.
始于20世纪中叶的新科技革命,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其规模之广、影响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新科技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加快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趋势;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形成;加速了社会文化、思想观念的变更.新科技革命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影响世界总体格局及发展方向的要因.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有关社会主义信念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有着重大的启发意义。为树立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社会主义信念,为使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接受社会主义并付之实践,恩格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这包括:注重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证明,努力为社会主义信念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武器;探索了树立社会主义信念的不同路径;领导和组织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为社会主义信念的树立提供组织保证;为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恩格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坚持和发展他同马克思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为捍卫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同各种非科学的社会主义作坚决的斗争,在斗争中加强社会主义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6.
实践形态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指的就是科学社会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改革及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并不断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道路的历史过程.总的来说,伴随着"问题与主义之争"-"新民主主义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实践形态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逐步实现由奠基阶段-过渡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7.
自近代以来,社会主义与科学技术一直是两股最活跃的力量,二者又是紧密相联的。20世纪初,共产党人实现了社会主义运动从学说到制度的伟大飞跃。面对20世纪中叶以来的科技革命.如何实现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的结合,以此来发展社会主义,是执政的共产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的科学论断,突破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形象;提出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战略,突破了社会主义单一公有制的形象;提出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突破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相容的形象.邓小平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形象的突破,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形象思想的重要体现,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的发展,曾经在历史上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近半个世纪以来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社会意识形态、理论形态的变革,使马克思主义面临许多新的课题;还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促使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和探索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并要求马克思主义有新的发展和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新科技革命不仅没有扼杀马克思主义的生机与活力,而且更显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成为发展社会主义的强力助推器。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我们依然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1世纪将是高科技产业化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世纪。  相似文献   

10.
在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党相继推动了四次大的社会主义观念革命:第一次观念革命突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实现了从"苏联模式"的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性转换;第二次观念革命了突破"姓资姓社"的迷障,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革命性变革;第三次观念革命突破了"公有私有"不相容的思维定势,实现了从传统公有制体系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开创性转变;第四次观念革命将突破传统"增长模式"的制约,不断推动实现从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到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时代性跨越.这四次大的观念革命,不断把改革开放事业推向深入,从根本上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