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3 毫秒
1.
吸毒人员的生理戒毒易,心理戒毒难,所以吸毒人员的复吸率极高。为了帮助吸毒劳教人员戒毒,我们需要转变认识,完善制度,将生理戒毒与心理矫治并重,改进教育内容和形式,适当延长劳教戒毒时间,落实家庭、单位、社会、司法机关四位一体的帮教责任制。  相似文献   

2.
根据上海市劳动局《关于对吸毒劳教人员日常管理的暂行规定》,吸毒劳教人员不准抽烟。这条措施的颁布与施行,从目前来讲是走在了全国戒毒劳教工作的前列,在管理上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可行性。同时,对吸毒劳教人员减除毒瘤也具有一定的实践和指导意义,在研究和探索吸毒劳教的管理工作中迈出了成功的一步。本文将从吸毒劳教的管理工作方面,分析一下抽烟与戒毒的关系,便于把今后的吸毒劳教工作做得更好。一、抽烟在吸毒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目前,我国抽烟已很普遍,而香烟与毒品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成了传播毒品的一种载体,并使许…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们对深圳市第一劳教所一大队财产型劳教人员进行了一次小型调查,结果表明,朋友的影响是他们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被调查的每一个劳教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与朋友有关,或是朋友唆使,或是朋友相邀,或者临时纠合参与违法犯罪活动。从调查的情况看,朋友的影响已不能简单地用哥们义气来概括,它具有更多的实质性内容。  相似文献   

4.
『多进宫』劳教人员增长态势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在教育改造“多进宫”劳教人员的实践中,采用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多进宫”劳教的现象和规律,探索针对性强的改造对策,本文所说的“多进宫”劳教人员,特指被司法机关多次处理,四次以上出入监狱和劳教所的上海籍违法犯罪人员。 一“多进宫”劳教人员增长态势迅猛上海市劳动教养收容所自1992年对“多进宫”劳教人员实行集中编队以来,由于“多进宫”劳教人数近几年中持续增长,1996年2月成立了两个中队编制的“多进宫”劳教人员448人。从建队至今的7年里共收容了1402人,平均每年按33.3%的速度递增,其中从…  相似文献   

5.
戒毒者回归社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小康社会的市民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作指导,那么富裕后自身会出现各种消极的不良生活方式,而吸毒则是其中比较极端的一种表现。戒毒者矫治工作的实践表明,要治理吸毒这种社会现象,不仅要做好对吸毒行为的社会防治工作,而且要做好吸毒者回归社会的有关工作。这是矫治吸毒这一社会现象综合治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因此,做好回归社会的戒毒者的接茬帮教工作,是我们在戒毒工作中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劳教人员团伙明显增多,且错综复杂,若明若暗,是当前管理工作中的棘手问题.笔者对江苏方强劳教所近三年收容劳教人员所作的初步调查发现,1993年劳教291人,其中团伙23人,占8%左右;1994年劳教1074人,其中团伙161人,占15%左右;1995年劳教1451人,其中团伙334人,占23%左右.劳教团伙的构成,不仅人数较多,而且构成的形式,人员的成份、活动的范围都有了很大变化,这种现象不是偶然的,是当前劳教人员中一种新动向,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团伙构成的新特征.由于社会治安问题较多,收容范围扩大,劳教人员成份十分复杂,特别是各种形式的团伙在所内陆续出现,交错结伙,内外贯通,闪电式纠合是目前场所中一种结症.  相似文献   

7.
王蕊 《法制博览》2015,(8):142-143
毒品问题是一种全球性社会危害,吸食毒品对于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和国家都产生严重的危害。吸毒不但使人致病致贫,而且摧毁人的意志,乃至死亡,当前禁毒工作面临着艰难的挑战。2008年6月1日起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禁毒工作的法律,在第四章第31条至52条对禁毒措施做出了专门的规定,对我国现行戒毒体制进行修改,由主要靠强制和劳教戒毒为主,变为社区戒毒、自愿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四种戒毒体制,这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戒毒理念,更加体现出戒毒手段多样化、戒毒过程一体化、社会帮教法制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7,(5):F0003-F0003
安徽省女劳动教养管理所是目前安徽省唯一的部级现代化文明劳教所,也是唯一收容女性劳教人员的场所。其前身是安徽省少年犯管教所女教大队,1990年4月独立扩建成省女教所,常年收容劳教人员600人左右。  相似文献   

9.
对吸毒人群戒毒的干预、康复和矫治工作,关键技术的原则是将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生理)、人格重塑,提升吸毒人群拒绝毒品的自我效能感(心理)、家庭治疗(家庭支持)和社区戒毒、帮教(禁毒社会工作者帮扶)相结合,每个环节无缝连接、缺一不可,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帮助吸毒人群戒除毒瘾。基于在南京市美沙酮维持治疗中心完成的问卷调查发现,政府领导下的家庭治疗与社区康复相结合的社区戒毒模式是吸毒人群回归社会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0.
吸毒人员90%以上的高复吸率极大地损害了禁毒取得的成果,表明我国禁毒工作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构建吸毒人员的社区康复社会工作体系,形成吸毒人员社区康复的理论和方法,从而强化禁毒工作的预防系统,使禁毒工作的禁毒、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系统功能最优化,以降低复吸率,巩固禁毒成果,促使吸毒人员融入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