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萧何 《法庭内外》2007,(12):F0002-F0002,1
十七大报告体现法治精神;全国法院:2008年将换着新款审判服;上海:首例“补游”赔偿案;上海:全国首例洗钱罪案;湖南:物权法第一案落槌.  相似文献   

2.
《物权法》立法的帷幕即将落下,在中国人大的立法史上,《物权法》起草创下了诸多的第一:起草时间之长第一,审议次数最多第一,社会关注程度之高第一,立法中的争论之激烈第一。之所以如此,与我国的国情密切关联。中国民族工作者开放近40年,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从遍地的无产阶级,到制造出新的有产阶层,人们对财产权关注的程度从未像今天这样。如何分清“私”与“公”的财产关系,如何划出“我”和“你”的财产界限,人们都寄希望于《物权法》,可见《物权法》承载了公民太多的期望与要求。  相似文献   

3.
《法庭内外》2006,(2):11-15
“新交法”第一案;牡丹交通卡多收补卡费案;全国首例婚内“空床费”案;孕妇状告商务部案;150名农民一审告赢国土资源部;“刁民”吕福山状告交警案;文凭欺诈全国第一案;……  相似文献   

4.
米兰·昆德拉在小说《慢》中借一位角色之口说过:“我们没法选择我们出生的时代。我们大家都生活在摄像机镜头前面。这从此成为人类处境的一部分。”在这个传媒时代,一切事件都可能成为新闻素材,而最容易成为新闻素材的法律事件便是“某某第一案”或“法院首次如何”。在一个健全的社会中,不同的主体可以坚守自我的立场,绝不轻易趋附。媒体自有其追求轰动效应的立场,只要法院和学术界另有立场,“第一案”也算不得需要特别讨论的现象。但是,近来一些法官撰写的案例评析与论文也开始强调“第一案”,“第一案”似乎成为创新改革的象征,在新问题层出不穷的知识产权法领域,“第一案”更是层出不穷。如此一来,“第一案”就变成可供评说的现象了。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至第一百零八条是善意取得制度的相关规定,其中第一百零六条是关于善意取得制度的基本内容。关于善意取得制度,学界分歧较大,较具代表性的争议有:  相似文献   

6.
翁春辉 《中国律师》2004,(12):48-50
陈锦洪状告广东省佛山市经委行政侵权暨国家赔偿一案,旷日持久、艰辛曲折、牵动人心,索赔标的额过亿元,众多媒体称之为“中国民告官第一案”或“中国行政第一案”。本案虽经广东省高院终审判决,但围绕该案的争论却由来已久,绵延不断,且跳出了这个案件本身12004年第9期《财经》刊发的《“中国民告官第一案”遭遇产权困局》(下称《困局》)一文,  相似文献   

7.
《法庭内外》2007,(5):F0002-F0002
胡锦涛强调认真学习全面实施物权法;物权法高票通过;企业所得税法获通过;最牛钉子户;最高法院公布4起死刑案……  相似文献   

8.
方剑磊  魏杰 《中国审判》2009,(11):20-22
10月12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3楼大法庭,重庆“打黑第一案”——杨天庆涉黑团伙案公开开庭审理,重庆“打黑除恶”专项斗争进入审判阶段的序幕由此拉开。  相似文献   

9.
从被称为“宪法诉讼第一案”的齐玉苓案到“延安黄碟案”,再到终结了收容审查制度的孙志刚案,这些案件使居于庙堂之高的宪法及其保障的权利走入凡间,成为推进法制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陈锦洪状告广东省佛山市经委行政侵权暨国家赔偿一案,旷日持久、艰辛曲折、牵动人心,索赔标的额过亿元,众多媒体称之为“中国民告官第一案”或“中国行政第一案”。本案虽经广东省高院终审判决,但围绕该案的争论却由来已久,绵延不断,且跳出了这个案件本身!2004年第9期《财经》刊发的《“中国民告官第一案”遭遇产权困局》(下称《困局》)一文,犹如一石激起千重浪,引起了强烈反响。作为与“第一案”主角陈锦洪携手走过四年风雨诉讼路的代理律师,我阅后感触颇深,尤其对唐、马二位学者的观点不敢苟同。现将本案的若干问题冒昧提出,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物权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的和谐有赖于财产的和谐,物权法为财产的和谐奠定了法治基础。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权法承担着塑造社会主义公有制之实现模式的重任。这一由物权法所界定的公有制实现模式,本质即在于公有制主体的民事主体化与公有制财产的民事权利化。由此决定了物权法上的“平等对待”与“一体保护”准则,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规律要求,也是社会和谐的要求。物权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就是“定分”与“息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法人》2011,(7):12-12
6月24日,北京市二中院就曾引起轩然大波、有“航空黑名单第一案”之称的厦门航空“黑名单”案作出终审宣判,维持一审判决,认定厦航不构成侵权。  相似文献   

13.
“奇虎360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下简称“腾讯案”)一案是著名的“3Q”大战中的第三场诉讼,也被媒体称为互联网领域的反垄断第一案。2013年3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以原告奇虎公司证据不足以证明被告在相关产品市场具垄断地位为由,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第一部公证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已于2006年3月1日开始实施,新中国第一部《物权法(草案)》草案也正在修订中。物权法是十分重要的实体法。而公证法是一部程序法.实体法如果缺少好的程序法与之相匹配,贯彻过程中往往出现一统就死、一活即乱的情况.而一部再好的程序法,如果没有实体法的支持,也会处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或者是被边缘化的尴尬局面.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的关系。因此.在物权法中引入公证制度,是制订一部高质量的《物权法》必须考虑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正式实施,此前的200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也开始正式实施。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物权法》和第一部《公证法》先后颂布施行,昭示着我国的民商事领域迎来了划时代的发展契机。然而,欣喜之余我们不难发现《物权法》并没有如很多人所期待的那样,把法定公证条款明确地写进去。虽则遗憾,但这并不意味着公证被排斥在物权领域之外,或公证在物权领域就无所作为。恰恰相反,《物权法》与《公证法》,犹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二者缺一不可,紧密相连。要贯彻落实好《物权法》,就必然要充分发挥公证的作用,让公证成为物权制度发展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16.
【搜案】     
《法人》2008,(10):11-11
三鹿集团原董事长田文华被刑拘;“民间反垄断第一案”立案;亿霖木业案开庭,辩护阵容强大;法院受理航空黑名单第一案;盗用北大方正字体宝洁和家乐福遭索赔  相似文献   

17.
冯启 《法人》2010,(7):12-12
近日,备受关注的“中国葡萄酒行业知识产权第一案”——解百纳商标案在北京市高院终审宣判,法院驳回了原告中粮长城等企业“撤销一审判决,认定解百纳商标属不当注册”的上诉请求。  相似文献   

18.
龙卫球 《中国法律》2005,(4):9-11,60-64
最近我国有关媒体在显赫的版面组织刊播讨论《物权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下称“物权法三审稿”),在于呼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于2005年7月8日发布的“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征求意见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就公布的“物权法三审稿”,有关机构广泛征求和收集全国人大代表、有关部门、法学教学研究等单位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一夜之间,女网民在BBS上被公布“卖身”。在不堪电话骚扰的同时,她通过公安机关抓到了“发帖人”,随后将网站告上法庭。“黄帖”引发的名誉侵权案引起全国法学界的关注。 2005年3月,此案历经两年曲折,经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终于尘埃落定。司法界有关人士称,网上发布侮辱他人信息的案子时有发生,但像这种被“网上卖身”案子,在中原是第一案,在全国也应是第一案。  相似文献   

20.
谢良兵 《法人》2004,(11):76-78
“戴斯玛克案”的意义在于,钢铁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再生活在真空里。以其影响力,它将是钢铁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第一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