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面劳动与女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农民工共享体面劳动的权利,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体面劳动的视域看,我国在女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方面还存在就业歧视、权益受损较为普遍、特殊劳动保护不力、社会保障权利以及加入工会权、知情权缺失等问题。在推进体面劳动中加强女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护,需要确立保护女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基本原则,提高女农民工自身素质,构建保护女农民工劳动权益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2.
刘艳  王占云 《学理论》2012,(7):125-126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产业大军的主力,在中国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的同时,他们的职业权益保障问题也日益突出,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有效的职业活动中的法律教育非常必要。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内涵、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活动中权益受损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活动中法律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文学 《学理论》2012,(32):61-62,72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在各个战线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农民工作为城市"边缘化"的群体,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全面合理的保障:经济性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政治性权益得不到真正的实现,社会性权益得不到切实的尊重。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既有体制性因素,也有政府、企业、农民工自身以及社会观念的影响。解决农民工问题,应从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赵天富 《学理论》2010,(2):32-33
农民工权益保障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社会进步和经济进步的迫切需要。本文将目前已经收集到的农民工的相关资料和即将通过调研、走访等方式收集到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从兰州市这一特定地区的农民工生活状况及权益保障程度角度去定位,罗列目前兰州市农民工群体权益保障的缺失现状,探索保障其权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10)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旧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尚未得到根本缓解,城市二元结构却日益突显。城市二元结构主要表现为:农民工难以实现身份转变融入城市,农民工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悬殊,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缺失,城市公共服务的差别待遇。"城市二元结构"的日益强化,将导致严重的城市贫困问题,加大城市管理的难度,影响城市的更好发展,甚至诱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在城市二元结构短期内难以消除的现实面前,现阶段缓解城市二元结构问题,需要尽快废除不合理的城乡分治各项制度,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包容共享。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是确立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关系。女农民工作为日益庞大的、新的弱势群体,其权益保障的缺失已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因此,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健全女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机制,加强对女农民工权益的保护,以便女农民工权益受损时能及时得到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已然成为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主力.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以及我国法律法规的不健全,致使新生代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伴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不断壮大,社会保障的缺失情况也愈加严峻,这严重影响到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如何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成为了当前学界的一个焦点.笔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成都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从民生层面土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根源和相应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8.
善待农民工     
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农民工的艰苦劳动。然而,由于农民工的权益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侵害,农民工开始远离城市甚至逃避城市,在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6)
随着城市化浪潮的猛烈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进而要求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华蓥市在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劳动力价格低、缺乏劳动权益保障和失业补助等问题,阻碍了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在分析华蓥市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实施的基础上,结合地区实际,探讨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路径,促进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更好地保障农民工的社会权益。  相似文献   

10.
胡连生  杨玲 《理论探讨》2006,2(3):15-17
要准确进行劳资定位,明确农民工不是城市中的二等公民,而是产业工人的一部分,实现其权益的法理保障;正确进行劳资博弈,确保农民工拥有组织或参加工会的权利,实现其权益的组织保障;完善法律救济机制,建立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律援助制度,实现其权益的司法保障;明确政府责任,加强劳动权益、劳动保障的监察执法力度,实现农民工权益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1.
幸福感是对自身生存状况的主体感受,与个人的心理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农民工是社会转型期涌现的新生群体,他们的身体、心理状况直接影响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基于7省13市的农民工问卷调查数据,本研究采用倾向值匹配方法和序次逻辑斯蒂回归模型,研究了权益受损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工在打工城市经历过权益受损,其幸福感会显著降低。由于所处单位的性质、职业地位和行业不同,农民工的权益受损状况也不同。为了提高农民工的幸福感和中国社会的稳步城镇化,政府应加强企业监管、完善法律和政策保障体系,以维护农民工权益,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农民工自己则要组织起来,积极维护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12.
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新生代农民工向往城市生活,市民化意愿强烈,但是存在着收入不高、工作不稳定、社会保障层次低等问题。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必须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创新城镇化道路,必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他们在城市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必须把他们逐步纳入到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中,必须保障他们在农村的权益,并转化为实现市民化的资金和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3.
推进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民工的经济地位和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从现状看,农民工并未较好地融入城市。就农民工的政治参与而言,无论是参与制度、参与能力,还是参与质量都有待提高。农民工政治参与既是农民工政治诉求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农民工权益的重要途径。农民工政治参与的质量关系国家和谐稳定的大局,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导致的劳动力供过于求是农民工权益问题的经济基础 ,农民工自身组织的局限和制度变迁不均衡是农民工权益问题的制度基础。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必由之路是转变经济发展战略 ,增加就业机会 ,促进整体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是根植于我国特有国情的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努力与奉献的同时,其自身的各项权益却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解决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应注重几点:改革不合理的户籍制度,消灭城乡分割的制度障碍;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方面的立法,加大法律监督力度;为农民工设立特殊的权利救济的渠道和方式.  相似文献   

16.
保障和完善农民工健康权益的法治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楠 《行政论坛》2011,18(3):78-81
就法治视角而言,农民工健康权益保护是一个基本人权维护问题。农民工健康权益对法治存在依赖关系,法治通过保护公民健康权为保障和完善农民工健康权益保驾护航。目前我国农民工健康现状及现有法律制度缺陷决定了保障农民工健康权益只能通过法治。加强农民工健康权益保障法治建设,夯实保障和完善农民工健康权益的法治根基,是保障和完善农民工健康权益的基础工程。这就要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强立法工作,明确国家义务与社会责任,建立利益表达机制,切实实行保障和完善农民工健康权益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文化权益和政治、经济、社会权益同等重要,都是农民工应当享有的最基本权益。当前,农民工文化生活整体匮乏,其文化权益保障面临诸多困境,其成因也是多方面的。为此,应建立一种农民工文化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从制度上根本解决农民工文化权益面临的窘境。  相似文献   

18.
闫小沛  高建凯  杜海侠 《学理论》2010,(10):105-106
关于新农村建设及农民工维权问题的研究,社会各领域大多有所涉猎,但将二者结合起来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论述"权益"的内涵及农民工所遭遇的权益问题,分析了解决农民工权益问题的必要性,据此找出其权益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我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农民工问题的核心是权益保障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工基本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农民工就业与生存状况比较恶劣,对农民工子女存在教育歧视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城乡分治的二元管理体制,法制不健全,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等等。有效保障农民工权益,必须改革户籍制度,改进对农民工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加大教育投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对文化方面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更加关注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由于身份、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特殊性,农民工既无法享受到户籍所在地的公共文化服务,又没有被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处在"两不管"的尴尬境地,在某种程度上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真空"地带。保障农民工的文化权益、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助于提高农民工自身的素质,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农民工文化权益的保障需要政府、用工企业、社会力量和农民工群体的共同努力,但由于政府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其在农民工文化权益保障中承担着无可替代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