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创设117年来,中国籍作家首次获此奖项。莫言获得诺奖,不仅是对他多年努力的一个肯定,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中国文学的一个肯定。谈获奖:"作家最重要的还是作品,不是奖项"瑞典当地时间10月11日13时,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彼得·恩格隆德宣布:2012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虽然整个宣布只有一分钟左右的时间,但是这一分  相似文献   

2.
国事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文学院10月11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说。中国作家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瑞典文学院认为,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党的建设》2012,(11):49-49
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当天在一份新闻公报中说:“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莫言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相似文献   

4.
声音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瑞典文学院日前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委员会的授奖词称,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求贤》2012,(10):60-64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10月11日中午(北京时间晚7时)在瑞典文学院会议厅先后用瑞典语和英语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本年度获奖者将获得8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4万美元)奖金,颁奖仪式定于12月10日在瑞典举行。  相似文献   

6.
《求贤》2013,(1):35-35
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被我国作家莫言获得,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的获奖,是“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它给国家和民族注入了巨大的信心和力量。回顾历史,我们来盘点一下那些与诺奖“擦肩而过”的中国作家。  相似文献   

7.
快乐大叔 《党课》2013,(21):95-97
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使人们开始关注有关文学奖的话题。作家获奖肯定是一件好事儿,更不要说是获诺贝尔奖。但获奖也是一柄双刃剑,而且这柄剑有个特点,往往越是层次高的奖项,其剑刃的另一面也会越锋利。  相似文献   

8.
面孔     
《廉政瞭望》2012,(20):8-8
莫言:中国作家百年诺奖梦圆 中国人百年的诺贝尔奖梦一朝梦圆。10月11日晚7点,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曾创作了《红高梁》、《檀香刑》、《蛙》等小说的中国作家莫言。理由是:“他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萸言本人十分低调。他说,获奖后生活中唯一的变化,就是耍接待很多记者,恢复正常后,“我还是在家里,吃饭、看书、写作”。  相似文献   

9.
小时候的一天,管谟业见同学买了瓶钢笔水,便说:"这么一点儿,我一口就可以喝掉。"说完,管谟业拧开盖儿,一仰脖子喝了个精光。1981年秋,河北保定的文学期刊《莲池》在头条位置刊发了一篇题为《春夜雨霏霏》的短篇小说,作者署名"莫言"。2012年10月11日晚上7时(北京时间),瑞典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相似文献   

10.
《党建文汇》2014,(2):52-52
从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有关他的新闻时隔一年依然层出不穷。近日.莫言受聘杭州文化顾问,据当地媒体报道,他还在浙江大学发表演讲,畅谈写小说讲故事的心得,吸引近千名读者聆听。  相似文献   

11.
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2月7日下午,瑞典学院响起了首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的演讲声。《讲故事的人》莫言讲的"故事",当场受到听众长时间的鼓掌。通过电视、广播、网络传播后,莫言演讲的"故事"在全世界引发了评论。有人赞叹精彩,有人感动落泪,有人却嘀咕浅显……就我个人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好文章     
龚益鸣 《学习月刊》2012,(21):53-54
“中国好声音”热闹了一个夏天.终于沉寂下去了。随着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开.一种新的呼唤又在酝酿,那就是“中国好文章”。因为诺奖是一个最有影响力的示范.它会激发人们对文字魔力的追寻.因为我们的好文章太少了,实在太少了。  相似文献   

13.
解非  晋娜 《支部生活》2014,(2):43-44
在重大场合,莫言总是西装笔挺,而私下里他还是喜欢穿中式唐装。他走路很急,风风火火。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他显得很随和,十分配合地协助记者装上了微型麦克风,调整座位时还不忘把自己的茶整齐。"没有具备一定价值的作品,也就谈不上具备一定价值的作家",这是翻译家卞之琳先生在他翻译的《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出版引言中写的第一句话。尽管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已经过去了一年,但他仍然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莫言本人对很多看起来显然是"过度解读"的评论似乎并不介怀,他只是喜欢自己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14.
<正>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做客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时,讲了两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莫言说:"第一件,我的一个亲戚,他平常谈到社会,是义愤填膺;提到腐败,是痛心疾首。去年正值他的一个孩子中考,缺5分没能进我们县里的重点中学。他找到我,说这个你一定要帮忙,就差5分,无论如何得让孩子上重点中学,我们不怕花钱,该送就送。"莫言非常了解这个亲戚,于是"我就刺儿他,我说你每次见到我,都痛骂腐败,痛骂贪官,你让我  相似文献   

15.
黄春景 《党课》2012,(22):78-79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央视《面对面》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董倩问:“您幸福吗?”莫言答:“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才幸福。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忡忡,能幸福吗?但是我要说我不幸福,你就会说太装了吧,刚得了诺贝尔奖还不幸福?”  相似文献   

16.
《党建文汇》2014,(1):52-52
“我们应该非常重视文化传承.应该提倡多样化,保存好祖先留给我们的东西.把更多精力放到创新上。”近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现身云南昆明举行的第二届亚洲文化论坛.  相似文献   

17.
史飞翔 《党课》2012,(10):103-104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无可比拟。他曾是近百年来第一位受到外国人关注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在如何面对诺贝尔文学奖这件事上,鲁迅表现出他难得的清醒与理智。  相似文献   

18.
板桥霜 《廉政瞭望》2012,(11):54-56
我的野心就是希望把我小说中的高密东北乡写成中国的缩影,但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我很怀疑,我的力量可能不够。——莫言他写宏大的战争和历史场面,也写时代熔炉下的芸芸众生,而且每一项都拒绝浅尝辄止,总是要打完一套组合重拳,将所描述的话题说的明明白白,滴水不漏才善罢甘休。从A到Z,从放牛娃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每走过一步,虽然不乏诸多艰难,却都显得是那么的坚定和扎实。  相似文献   

19.
莫言的跨越     
阮直 《学习月刊》2012,(21):4-5
莫言获奖了.中国人诺贝尔文学奖百年的遗憾终于圆满了.这个圆满要远远高于奥运金牌零的突破。体育金牌跨越的障碍是明摆在那里的.横杆面前人人平等,跑在前边的拿金牌,但文学诺奖就复杂了.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1月1日,中西文学论坛在西班牙的马德里塞万提斯学院演讲厅开幕。中国作家铁凝、莫言、阿来等应邀参加了盛会。中国作家和西班牙作家欢聚一堂。共同畅谈文学与写作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