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教育理论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发展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指针。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形成源于邓小平对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思想基础;“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思想精髓;培养“四有”新人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落脚点。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思想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思想基础。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975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把整个现…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探析王启和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与邓小平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这一过程表现出邓小平同志对科技与生产力关系的认识,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紧密联系,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3.
《传承》1999,(6)
早在1942年,毛泽东同志就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这篇著名的讲话中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对党的历史进行研究和总结,指出:“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懂得些中国历史和党的历史,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这些年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江泽民同志对党史工作的地位作用、指导思想和任务要求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在党的十五届一中全…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干部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干部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贺辉才核心: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教育是邓小平干部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邓小平干部教育思想中最闪光彩的观点。1.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5.
1.完全可以如是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一支由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创作的、能加速推进中国社会历史的“实践进行曲”,同时又是一曲当代最雄壮的融贯汇合着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理论交响乐”;而由邓小平倡导和指挥施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是这一支‘“实践进行曲”的基调并理所当然地成为这一曲“理论交响乐”的主旋律。2.“改革开放”,既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和理论得以创生的历史前提条件,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在中国持续发展和走向成熟的社会必要条件。邓小平的…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历史机遇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历史机遇思想初探王石奇“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这是邓小平同志规划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极其重要的战略指导思想──历史机遇思想。深刻理解邓小平同志的历史机遇思想,对于我们按自己的时间表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  相似文献   

7.
学习邓小平同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思想的几点体会贾春增邓小平同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邓小平同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可以帮助我们...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构建什么样的文化来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求,这是现代中国文化的首要课题和历史性任务。邓小平同志对此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为我们认识和建构新时期的文化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指针。笔者认为,邓小平的文化观和他对新时期文化的论述,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新时期文化的主旋律和使命 1990年初,邓小平同泰国华裔企业家谢国民等有一次谈话,谈的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大题目。邓小平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他还专门讲到近代以来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提出:“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中国人要振作起来,”“下个世纪中国是很有希望的。” 邓小平在这里讲的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都是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新时期的文化工作当然要围绕这个主旋律。正是从近代历史的屈辱中奋起,争得中国在世界上应有的地位,成为近百年来中国的志士仁人、革命先驱的使命,成为中国搞现代化的一个精神动力。历史观、使命感,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支撑点,也是贯穿于邓小平文化观的一条轴线。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的一生 ,为我们留下了丰硕的思想理论遗产 ,探讨与学习他的人生价值观 ,对于青年干部的健康成长 ,意义是深远的 ;对于领会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无疑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以自己的血肉 ,换取民族的解放”邓小平早就立下了“以自己的血肉 ,换取民族的解放” ,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的誓言。这无疑是他人生道路的出发点 ,也是他生命的归宿。 1 92 4年 ,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此把自己的一切和党的、阶级的、民族的事业联系起来。他常常告诫自己 :“我是一个中国人 ,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要懂得一些…  相似文献   

10.
信息采撷     
“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论意义邓小平思考问题的制度视角三大矛盾导致前苏联解体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官本位”形成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建国初期为什么没对外开放造就中国富人的四次机遇我国的宪法修改历史全球贫富差距可能拉大 (成 林) 邓小平思考问题的制度视角 第一,在对待重大历史遗留问题时,邓小平总是透过事情的表面现象,从制度的角度去分析和认识问题。 改革开放之初,反思和批判“文革”错误,是我国实现从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的伟大转折的历史前提。“文革”为什么会发生?我们如何才能真正避免“文革”再次发生?不少人多从个…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把统一战线提高到一个很重要的地位,指出统一战线是我们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邓小平同毛泽东一样,十分重视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根据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和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提出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统一战线的思想,并成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统一战线思想,有效地指导着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壮大,在实现新时期的历史任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 把“革命统一战线”发展到“爱国统一战线”。五十多年前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讲“中国无产阶级应该懂得……如果单凭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历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很早就懂得“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道理。但这个历史之镜必须是平面的,不然就不可能反映真实的历史,也不能从中知兴替。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在领导和指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尤其是重视对青年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工作,并且在实践中形成和提出了重要的思想和理论。一、关于社会主义教育的切入口社会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一个大课题。执行这个大课题,必须选择许多具体的问题作为工作的切人口。邓小平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应该作如下的选择:第一,必须对青年讲清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70年代末,在揭批“四人帮”错误观点和言论的过程中,有些青年人的思想认识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怀疑社…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加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历史的要求爱国主义精神是贯穿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红线,是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凝聚中华民族、推动中国发展的伟大精神动力。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强调,要在全体人民中,特别是在广大青少年中,坚持广泛深入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C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和造就一代“四有”新人。他指出:“要对小学生(甚至幼)L国孩子)…  相似文献   

15.
1984年10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时说:“我们在制定对内经济搞活这个方针的同时,还提出对外经济开放。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8页)邓小平同志的对外开放思想,与改革思想作为一个统一的战略思想,构成了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对外开放,是邓小平同志依据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国际经济技术发展的必…  相似文献   

16.
柴达 《前进》2000,(8):42-43
邓小平是一位富有历史思想的伟大的政治家。他的历史教育思想 ,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他说 :“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青年人不了解这些历史 ,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 ,教育人民。”学习他的历史教育思想 ,对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深刻理解党的基本路线 ,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进行历史教育 ,能够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进行历史教育的重要性 ,在邓小平关于历史经验是宝贵财富的思想中充分体现出来。他说 :“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 ,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国家形象思想,是邓小平特色理论思想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围绕着如何创立和塑造当代中国新形象、中华民族新形象的主题而展开。认真学习与研究邓小平同志有关塑造中国良好形象战略,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翻开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在民族漫长的历史画卷上,曾经历过多少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谁不知道中国曾经是使著名的西方旅行者马可·波罗惊叹不已的“东方大国”?谁不知道中国有一个让欧洲君主惊恐地以为是“黄祸”的庞大民族?谁不知道是拿破仑警告西方“不要去惊醒的一头巨大的睡狮…  相似文献   

18.
历史转折前的理论较量─—邓小平同志与“两个凡是”的斗争刘毅强1978年,我党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转折,俗称为邓小平同志领导的中国第二次革命的伟大开端、熟悉这段历史的人们都不会忘记;这个伟大开端曾经历过一个酝酿阶段,即在1976年至1...  相似文献   

19.
坚持“三个面向”,改革和发展党校教育刘德骥(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同志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对教育工作做出的精辟论断和纲领性指示。“三个面向”赋予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以新的时代内...  相似文献   

20.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同志根据我们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路线,深刻分析国内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与教育的关系,总结建国以来教育事业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科学地预测国际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而提出来的,它确定了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方向和方针,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思想,也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纵观“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其本质特征是“创新”,其精神实质也是“创新”,一言以蔽之,就是要不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迎接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