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前,我国正处于未成年人犯罪的高峰期,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安定团结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是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分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个体等多方面入手,构建四位一体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体系。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犯罪不仅影响社会治安,更是关系到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和未来国民素质的问题。要解决未成年人的犯罪问题,预防是关键,虽然全社会的综合治理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途径,但就未成年人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而言,预防未成年犯罪首先应该立足于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要从根本上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有效的预防犯罪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李燕 《法制与社会》2010,(33):279-279
司法实践中,我们习惯从成年人的思维和角度出发,对未成年人犯罪现象进行分析和探讨,片面地认为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应当这样或者那样,而忽略了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感受以及成长带来的各种烦恼。在这种片面认识的支配下,我们在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时,过多地归咎于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外在因素所造成的影响,而几乎未能关注未成年人虽然心理尚未成熟,但他们的犯罪行为也是受心理支配的这一事实。这就导致我们在如何预防和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上总是显得无能为力,显得事倍功半。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率的不断上升,也是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们在预防和解决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全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了解未成年人的身心以及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社会学校和家庭怎样去做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越来越多,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未成年人犯罪有其独特的特点,犯罪原因有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和社会原因,应采取多方面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6.
冯涛 《法制与社会》2013,(32):248-248,250
现阶段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始终处于高发且仍呈上升的趋势,如何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降低未成年犯罪率是摆在我们当前必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阐述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惩治、矫正与预防。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许多发达国家,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近年来根据司法部门统计的情况表明,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象较为突出且呈上升趋势。重视和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研究,是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今后发展的大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分析探究了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并从家庭、学校法制建设、政法部门的事后防控三个方面提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8.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不断增长,而且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惩治和预防,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实际权益,而且还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我们应当从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因素入手,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法制、体制、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要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抓好犯罪预防是关键。就未成年人生长发育的规律而言,要有针对性地抓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学校教育至关重大。针对目前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在智育教育、道德教育、身心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几个方面采取得力措施,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史丽 《行政与法》2007,(10):111-113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呈上升趋势,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各种家庭问题是形成青少年高犯罪倾向的重要根源。如何认定和准确地把握家庭责任的性质、特征,以及采取哪些相应的对策,则成为防止未成年犯罪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反复性强,重新犯罪率高,对当前社会的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这已经成为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的热点问题。未成年人犯罪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司法环境等环境因素都有着密切关系,因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是社会、学校、家庭及司法方面的综合治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苏童 《法制与社会》2011,(18):281-282
当今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我国出台了许多措施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却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未成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需要在适用刑法时候给予特别对待,需要刑事政策给予特殊的规定,需要社会和家庭给予特殊的关注。本文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认定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如何完善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进行了设想,以使我国刑罚体制更加人性化,在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同时,使公平与正义的理念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3.
白龙 《法制与社会》2012,(29):69-70
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不论是从思想、生理、心理等各个方面,都处在成长阶段,在当前社会变迁和急剧转型的大背景下,未成年人犯罪大幅上升已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事实.随着未成年人犯罪数量的大幅上升,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日趋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笔者深入诸城市人民检察院对该市近四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就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如何发挥检察职能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等作了粗浅的探讨,以期对解决当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汪陆平 《法制与社会》2011,(18):279-280
未成年人犯罪既有其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社会方面的原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从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办好家长学校、启动中小学校法律教师培训工程、成立未成年人犯罪研究学术团体、净化社区文化环境等做起。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以家庭问题、学校问题、社会问题等方面为切入方向的未成年人犯罪成因相关研究成果,其主流核心内容是从以上三个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从而构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和社会保护的三大防线体系,并已纳入到《未成年人保护法》中①。运作过程中我们发现,三大保护体系构建日趋坚固的同时,未成年人犯罪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如我所二○○六年底关押的未成年犯人数是二○○一年同期的2倍多,是一九九五年同期的近3.5倍。笔者认为,对未成年人犯罪成因的研究应基于其自身主观心理和行为的发展过程,并由此提出未成年人犯罪预备主体、横向三级帮教和纵向三级干预等概念,目的是通过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进一步深入探究,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的整体规模,是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相关问题研究的理性思考,由此撰文以供方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魏伟 《法制与社会》2010,(29):249-249
本文提出研究家庭对未成年人犯罪影响的原因。提出家庭教育的缺失会成为促进和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客观因素,最后指出加强家庭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顾名恩义,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岁未满18岁的人犯罪,对未成年犯罪案件,一般应由少年法庭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199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又制定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海南省也制定一些配套性的地方性法规,规定了对未成年人予以特殊的保护。为了正确审理未成年犯罪案件,最高人民法院于2005年12月下发了《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最高院司法解释),为我们正确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提供法律依据。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审判工作方面,各级法院都有很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昌江法院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不仅仅是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造成未成人犯罪的诱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家庭的原因,也有社会方面原因和其本人的原因。因此,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审判工作中,要了解此类案件的共性问题,又要区分它们之间存在的个性问题,区分不同的案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运用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及时、准确地审理各类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做好审前、审中、审后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从而真正做到“教育、感化,挽救”失足的未成年人,使他们成为社会新人。下面我就多年来在基层从事这方面的审判方面的工作经验,结合昌江的实际,谈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在对五个城市800多名在校生及部分未成年犯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网络的负面影响在未成年人犯罪中的作用,探讨社会、家庭、学校等在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责任,从而提出一些预防网络对未成年人消极影响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如何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虽然我国采取刑事政策与刑事法律相结合的方式来阻止未成年人犯罪浪潮的高涨,但由于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立法存在不足.刑事政策叉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成效不甚理想。采取何种刑事政策能有效地弥补刑事立法的不足,以达到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兰  魏丽 《河北法学》2004,22(9):75-78
未成年人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性非常大 ,依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遵循独特的原则 ,如教育与保护原则、综合治理原则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还具有其特点 ,要采取不同于预防成年人犯罪的教育方法。鉴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原因 ,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心理的疏导与救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