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早晨六点钟,太阳微微露出几丝尚显懒散的光亮,照着他酣睡中的眼,他便醒来。揉搓完惺松的睡眼,他夸张地舒展开长长的两臂,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精神便紧跟而来。脑袋里盘算起今天的事情:张姐的钱是该清一下了,当初讲好捎一趟三十  相似文献   

2.
土匪新聊斋     
张肥长得很丑,满脸横肉,怎样看也不像是个好人。朋友刘林开口闭口叫张肥“土匪”,公共场所也如此。因为是玩笑,听后张肥总是笑笑。可久了,朋友们跟着叫,叫着叫着,张肥就成了“土匪”。成了“土匪”倒没什么,可张肥正在处对象。那天,媒人叫张肥等着,如果女孩子来了电话,就可以去见见面了。不巧,女孩来电话时,张肥正内急去了趟厕所,电话是刘林接的。这家伙嘴真臭,一听是找张肥的,便叫了起来:“找‘土匪’呀.他正在‘销赃’呢。等会儿再打来吧。”  相似文献   

3.
邱刚 《农村青年》2007,(6):33-34
弟弟第一次到北京读大学的时候,与我当年离家是同样的年龄。在父母的眼里,17岁,只不过是个孩子。而且,又是没出过县城连火车也没有见过的农村少年。母亲便打电话给我说,要不你回来接他吧,那么大的北京,走丢了怎么办?我想起这么多年来一个人走过的路,很坚定地拒绝了。我说,一个男孩子,如果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又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4.
在列车上,我给马竹林打电话约采访。 听说这趟车晚上到成阳,他想当晚就谈,因为第二天“事多会也多”。  相似文献   

5.
开心一刻     
《农村青年》2009,(10):61-61
好男人啥样 汪汪进城打工给一个老板开车。由于老板经常应酬,他也难免抽烟、喝酒、赌博,女朋友说他“不是个好男人”。有天汪汪外出办事,在十字路口等绿灯时,一个乞丐过来敲车窗说:“先生,给我点钱吧!”汪汪看看乞丐,回答:“给你抽支烟吧!”乞丐说:“我不抽烟,给我点钱吧!”  相似文献   

6.
独立生活难余文乐自从由香港转战台湾,拍了电视剧《爱情白皮书》后,便经常要飞去台湾,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一趟要在台湾逗留多久。余文乐说:“我从来没离开过家,要一个人在台北住那么久,也算是第一次离家独立;一个人住实在是件身心皆疲的事,大到交租小至厕所  相似文献   

7.
林风 《农村青年》2006,(4):42-45
你去过发泄吧吗?在那里.拳打脚踢的顾客自然会有一种排遣郁闷的快感,可那些供人拳打脚踢的真人模特,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日前,记者有幸采访到一位发泄吧里的男模——刘浪。他告诉我们他的感觉是:挨打也快乐!你信吗?且让我们听听他的自述——  相似文献   

8.
领导算命     
翟杰 《工友》2014,(11):56-56
正周末,我突然接到张局长打来的电话:"小翟,你到我家来一趟,我有点事情。"作为张局长的专职司机,听领导这么一说,我岂敢怠慢,开车便向张局长家驶去。当我敲开张局长的门,只见他耷拉着脑袋正在沙发上抽烟。短暂的沉默之后,张局长深吸一口气,说:"小翟,你我这么多年,有些事情我也不想瞒你,昨天我做了个梦……"张局长告诉我,他梦见自己在官场上遇到了大麻  相似文献   

9.
《工友》2012,(2):1-1
刘老先生现已85了,干了一辈子的新闻工作,他有一个良好的习惯,那就是读书。他至今还会取出微薄的退休金到书店淘上几本书,书买的多了,屋子的书柜放不下了,他便把书堆在了阳台上。他视书为财富,说是今后给孙女留的,孙女现已上大学,对他的那些书却是“熟视无睹”,没有时间去阅读,也不愿去继承他的这一财富。  相似文献   

10.
曹程 《工友》2010,(8):28-29
7月20日,被大雨冲刷过后的武汉显得格外清爽。记者按照约定的时间与朱永海见面。娃娃脸、大眼睛的朱永海给人的感觉只能用纯净来形容。没有过多的客套和寒暄,他轻轻的对记者说:"要不去派出所那边吧,那边的环境好一点。”得到应允后,便轻车熟路地把记者带往了江汉区水塔街派出所里一间洁净的办公室里面,一路上看到,派出所的民警与他相当地熟稔,还跟他善意地开着玩笑。  相似文献   

11.
我结婚的第二年,公婆就因疾病相继去世了,留下了一笔数目不小的外债。安葬完老人后,老公和他的哥嫂在老家开始商量还债的问题。那时我们刚在城里买了房子,按揭付款,首付5万,其余每月付800元.要坚持整整还20年。我私下对老公说,乡下的老屋怎么也值几万吧,爸妈都留给他们了,治病时咱们也没少拿钱,这欠下的账还要分担吗?如果是这样,日子还怎么过呢?老公狠狠瞪我一眼,没有说话。我气呼呼地说,算你有能耐,你把债全揽过来算了!然后便赌气坐车回城里来了。  相似文献   

12.
他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村青年,但他所搞的农机技改项目却超过了50项。他发明制造的农机不但解决了我国农村山地作业的许多困难。也解决了困扰很多农机专家的技术难题。当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位中国的发明家与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时,人们便把一个美丽的绰号送给了他——  相似文献   

13.
《农村青年》2008,(3):41-41
我最近总在为不会拒绝别人而烦恼,先说几个例子吧。前几天,有一个好久没有联系的同学突然打来电话,让我帮他的男友翻译一份产品说明书。我知道,产品说明书有许多专业词汇,是很不好翻译的。自己工作又很忙,心里非常想拒绝她。但碍于情面,我还是答应了。事后,一边翻译,一边埋怨,心里很不高兴。还有一次,好友的外甥女到我所在城市来打工,因为我是一个人租了一间房子,所以她便央求我收留她的外甥女暂住几天。  相似文献   

14.
梅晓善 《工友》2010,(3):31-31
两年之前,我和老高在同一个办公室,老高是单位的工会主席,平时他都忙乎些啥,我都看得真真切切呢。虽然事情不少,可老高整天干劲十足啊,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我想,以后有机会,我也去干工会工作吧。  相似文献   

15.
生活的背面     
翟杰 《工友》2011,(9):57-57
朋友找到我,开始诉说起他的“不幸”——你不知道,我最近简直糟糕透了,工作有工作的不顺心,生活有生活的烦恼!就拿昨天来说吧,我把自己的策划交给领导看,没想到他只是象征性地瞥了一眼,然后就把我辛辛苦苦熬了一夜的成果给否定了。  相似文献   

16.
永远的承诺     
硫酸厂的一个贮酸罐因为腐蚀严重,发现渗漏了。这样的渗漏以前发生过多次,但这次却有些严重。只有把酸排到另一个酸罐中,才能化险为夷。年轻的班长取过铁扳、防酸衣就准备动手。他却阻止了班长,说:“还是我来吧,上次就是我处理的。”班长想想也对,他是老工人了,有经验,于是对他说:“你和我一起去吧。”  相似文献   

17.
开心一刻     
《农村青年》2011,(12):54-54
轧狗还是轧人? 阿旺想进城开出租车,便去考驾照。考官问他:“当你看到一条狗和一个人在车前时,你是轧狗还是轧人?”阿旺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轧狗了!”考官颜怒:“你下次再来考吧!”阿旺不服:“我不轧狗,难道轧人吗?”考官大声训斥:“你应该刹车!”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只有专科文凭的女孩子,想要找份体面点的工作确实很难。好在我有一技之长,电脑打字速度快得惊人,于是就应聘到一家进出口公司做资料录入员。阿南在策划部做文案,我俩的接触比较多,一来二往地就熟识了。也许在他眼里,根本没有陌生人这个概念,记得第一次见面,他便笑嘻嘻地唤我作“哥们”。我说你不至于糊涂得连性别都分不出来吧。他倒振振有词:“谁叫你把头发剪得那么短  相似文献   

19.
每个人的生存状态都不尽相同,尽管在同一块土地、同一片高楼下。有欢笑,也有眼泪:有满足,也有失落;有富裕,也有贫困。 刘劲松住在江苏省太仓市一条狭窄的胡同里。和苏南其他地方相比,虽然是个县级市,但太仓同样不失繁华和喧闹。在这里,有富人,也有穷人。刘劲松的房子很旧,阴暗潮湿,里面最显眼的“家当”是一排摆放得整整齐齐的热水瓶,那是他“开茶室谋生”用的。后来,茶室开不下去了,7个热水瓶便“下了岗”。  相似文献   

20.
郭韶明 《工友》2011,(3):45-45
认识一位文艺界的腕儿。他在场的时候,大家都不敢说话,好像生怕自己的观点不成熟,贻笑大方露了怯。可是,他又是和善之人,通常自己不先发言,觉得先提话题便定了调,别人就会不得不跟着走。所以,有他在的场合,基本冷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