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奋斗》2011,(4):52-53
建立和完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体系,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为进一步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新方式,建立健全城乡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体系,我们对近几年来的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深入基层认真细致地开展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党员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频繁流动,流动党员数量增多、范围增大、频率加快。如何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培训和管理,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禄丰县黑井镇积极改进工作方法,通过与流动党员联络员结对,实行“一对一”专人管理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对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流动党员联络员由党组织指派、党员自荐、流动党员邀请等方式确定,其中党组织指派的联络员一般为党支部书记或支部委员,每人联系1至5名流动党员;党员自荐、流动党员邀请担任联络员的,一般在双向选择、组织审核的基础上,实行“一对一”定向联系。联络员通过平时联系、节日联系、返乡联系等方式,跟踪了解外出党员的实际情况,把管理和服务工作做细做好,尽力帮助外出党员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各类人员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益频繁,流动党员数量日益增加,流动党员管理出现"党员身份不清楚、组织活动难开展、经常教育难坚持、党员作用难发挥"等现象。创新党建管理,特别是加强流动党员服务体系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一)建好"流动党员接纳地",推动管理工作从笼统型向分类型转变。由于流动党员居住场所和谋生方式不稳定,容易产生"隐性党员"和"口袋党员"。因此,做好流动党员的服务工作,首先要解决流动党员的"接纳地"问题。  相似文献   

5.
任伦杰 《学习月刊》2012,(18):65-65
近年来,巴东县积极探索创新,推行流动党员服务管理"三安三联"工作法,即在外出流动党员集中地建立党组织,帮助党员"安家";实施回归工程,为返乡流动党员创业提供平台,帮助党员"安业";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服务,使流动党员工作生活"安心",从而破解了流动党员管理和农村党员发展等难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北票市委采取四项措施,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的要求,使全市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针对新形势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不到位、先锋作用难发挥等突出问题,胶南市依托远程教育为社区流动党员建设“阳光驿站”,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马龙县高度重视和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引导组织流动党员外出学技术,返乡带群众、传技能,使流动党员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面“流动红旗”。营造环境,让流动党员“出得去”。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何实现对流动党员的有效管理越来越成为影响执政党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因素。流动党员的群体发展有其背景和历史脉络,通过分析流动党员的构成主体、群体性特征,以及当前在流动党员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一些具体措施。即从理清管理责任主体、强化组织管理内容、创新党员管理方式、扩大组织覆盖范围、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六个方面出发,有效提高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10.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强和改进高校流动党员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认识高校流动党员现状,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日益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新课题.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快速发展,为探索高校流动党员管理的新途径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1.
仲祖 《党建文汇》2008,(1):10-10
近年来,一些地方组织部门利公安机关密切配合,结合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实际,认真采集流动党员信息,了解掌握流动党员在流入地工作、生活和发挥作用等情况,共同搞好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收到了良好效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这方面工作,近日中组部、公安部就有关事项发出通知: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嘉定区委加强来沪人员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一是建立协同机制,把好流动党员出入关。第一,认真抓好流动党员的人口管理工作,通过区人口管理系统,对来沪人员中具有党员身份的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及时落实党组织关系,确保来沪党员都能够参加党的活动。第二,建立与区来沪人员管理部门的定期联系沟通制度,健全党建协同机制和党员服务管理网络体系,及时掌握来沪人员中党员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3.
构建流动党员党的建设有效模式,实现流动党员工作与组织的全覆盖,保障流动党员基本权益,发挥党员作用,是加强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董晓峰 《新长征》2010,(6):50-50
随着外来和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越来越多,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已成为新时期党建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吉林油田公司机关党委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加强流动党员教育和管理的途径,使流动党员扎根于油田党组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伊宁市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成功做法有: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制度。理顺关系,确保每个流动党员都有支部管理。设立机构,完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畅通信息渠道,为流动党员提供贴心服务。创新方式方法,抓好流动党员经常性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去向掌握难,教育管理难,落实改进难。今后要坚持流动党员摸底登记制度,建立党组织与流动党员联系的信息网络。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流动党员是大学生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重在扩大工作覆盖面,增强工作针对性。依托网络教学平台,按照党员教育网络课程体系化、党员管理服务网络模块化、党员评价测评网络动态化的思路加强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实现了网络教学课程资源和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构建了全员育人的网络格局,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提升了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新时期加强我党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如何妥善解决流动党员问题越发受到中央与各地方重视。本文就改进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进行研究,在阐述流动党员内涵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在提升南宁首位度过程中改进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工作思路,坚持把握时代脉搏,注重体现创新意识,旨在为新形势下逐步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支部生活》2007,(9):39-39
一是建立“登记管理”制度,“管实”在职党员。在全县三个社区分别建立了在职党员联络站,并确定了联络员,对辖区内的在职党员进行登记造册,摸清底数,掌握情况。二是建立“动态管理”制度,“管住”流动党员。制定了社区党员外出报告制度、定期汇报交流制度和支部定期探访制度,在各社区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站,对辖区内的流入党员进行登记造册,建档立卡。  相似文献   

19.
畅丽娟 《新长征》2009,(1):35-35
通榆县为加强产业之间转移和地区之间流动党员的管理,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采取得力措施,开展了“清、联、帮、教”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全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清,随时清查党员情况。制定了《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流动党员是大学生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重在扩大工作覆盖面,增强工作针对性。依托网络教学平台,按照党员教育网络课程体系化、党员管理服务网络模块化、党员评价测评网络动态化的思路加强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实现了网络教学课程资源和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构建了全员育人的网络格局,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