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福建省首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自试点以来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优先发展经济”的思维定势、保护文化与发展经济互动性较差、文化保护的层次不高、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保护意识较弱等造成村寨民族文化保护的步伐缓慢.政府部门尤其是基层政府部门应提高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厘清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村寨建设进行长远规划并突出少数民族文化亮点,要因地制宜,对不同性质的文化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同时,做好村寨少数民族群众的工作,积极培育他们的文化自觉,加强对文化活态的传承.  相似文献   

2.
土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来,全国耕地面积必须确保不低于18亿亩。目前我国的耕地面积有18.3亿亩。这条直接关系13亿中国人吃饭问题的底线在预定的期限里,能守得住吗?粮食安全只能依靠自己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不仅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也历来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畲族文化作为一种少数民族文化,是福州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畲族文化,必须提高认识,强化宣传,扩大畲族文化的知名度;创新载体,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同时加强引导扶持,加快民族镇村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2010年以来,政和县有关部门按照全国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的要求,对全县范围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遗址进行了全面普查。通过普查,针对遗址现状和遗址保护、利用、开发中存在的难题,梳理出意见和建议,提出保护利用规划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旅游越发受到人们的青睐,人们将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全新的价值观而被接受与认可,人们更多的不知不觉地开始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关怀”人自身实现生存状态中的种种问题了。本文根据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和生态保护中的问题,提出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保护耕地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保护耕地与新农村建设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正视新农村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寻求两者的自然平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7.
制度治水不容回避。欧洲莱茵河9个国家联手管理的理念值得借鉴。根据我国流域经济社会的具体特征和钱江水系情况,用市场的方式变革水资源运行的微观基础,合理水价形成机制,优化流域管理制度,是流域保护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相似文献   

8.
<正> 在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之际,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产业形态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兴起,而知识已经成为经济增长诸多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成为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作为一项促进科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维护社会公正的法律制度,在知识的创造、传播、运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政府采购作为WTO下的一种合理的非关税壁垒,在政府已经成为各国国内市场最大用户的情况下,无疑对国内产业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应充分利用相关条款,合理保护本国的民族产业。  相似文献   

10.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在新时期如何做好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特色、保护与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指出辽宁非遗保护与开发所面临的困境或难题,并提出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21世纪进入了"银发浪潮"时代,老年人问题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简单的社会问题,而是一个遍及世界各国的复杂问题。研究老年人力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探索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对策,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缓解社会压力,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3.
屈虹 《理论研究》2020,(2):57-63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村落保护的理论基础是遗产保护理论。源于其具有的遗产价值,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的价值主要包括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两个方面。面对城市化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困扰,应坚持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原则,健全法律法规,将传统村落保护纳入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提高传统村落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4.
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保护耕地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保护耕地与新农村建设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正视新农村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寻求两者的自然平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5.
李倩  田伟 《世纪桥》2016,(7):86-8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庆黔江区重要的文化资源,本文梳理了黔江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探索和创新,以期对奉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杭州历史建筑特色的分析,指出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如何保护杭州的历史建筑及其特色;并在总结杭州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建筑如何传承传统建筑文脉,在传承中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祖先留下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后人对遗产资源如何保护、开发和利用的问题值得深思。我们应该对遗产资源有新的开发,并充分地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高涨。  相似文献   

18.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保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毫无疑问,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重要,也非常值得保护.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保护"实际上存在合理性和可能性问题.以申报"名录"为主要保护措施,存在明显的不合理因素,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达到预期的保护成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保护带有理想主义的成分,而保存才是真正行之有效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对罪犯权利的保护,在立法方面、物质保障、组织工作保障、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相关法律制度的配套、监狱执法实践、执法理念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保护好西湖是杭州决策层的第一位职责 ,是每个杭州人应尽的责任。要做好这一点 ,要统一认识 ,明确西湖的地位和作用 ;要认清形势 ,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要理清思路 ,明确目标、要求和原则 ;要突出重点 ,全面实施五大工程 ;要营造环境 ,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