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王振宇 《台声》2013,(2):82-82
和姥爷在一起的时光记忆中,有那么多关爱,那么多教诲 我的姥爷叫文英,离休前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图书馆工作。因为离姥爷家很近,从小妈妈就经常带我去姥爷家,每次看到我来,他们就特别高兴。姥姥忙着做好吃的,姥爷拉着我到书房聊天讲故事给我听。想想,我童年的大部分时候都是和姥爷姥姥一起度过的。  相似文献   

2.
姥姥     
贺亚伟 《中国保安》2008,(11):73-73
突然想起姥姥。姥姥今年八十多岁了,岁月的沧桑都堆叠在脸上,姥姥小时侯裹坏了脚,留在我记忆中的永远是那个蹒跚的背影。外公去世的早,姥姥中年丧偶.那时家境贫寒,孩子又多,故而一直守寡.含辛茹苦把妈妈姊妹几个拉扯成人,没来得及喘口气.接着又担起了照顾外孙们的重担。我是姥姥养大的第一个外孙辈,当时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在姥姥家度过了我那个时代自认为最幸福的童年时光。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  相似文献   

3.
徐小艾 《台声》2013,(12):95-95
我出生在北京,户口本的籍贯栏中却是台湾省台南,说起这其中的因由,就要从我的太姥姥说起。从关系上讲,她是我父亲的外婆,在北方话里就是姥姥。  相似文献   

4.
姥姥     
这位姥姥本不是我的姥姥,我的姥姥去世早,我倒没有叫过她几年,而这位姥姥我却叫了她三四十年,去年她刚过世,享年99。  相似文献   

5.
用力生活     
小时候,姥姥常这么说:“姥姥是个苦命人。”长大了才知道。姥这句话里蕴含了多少心酸。孤苦童年 姥姥的妈妈生育了七个儿女,最终活下来的只有姥一人。  相似文献   

6.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这首古朴的童谣,一直摇荡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看大戏,是中国北方老百姓一种最纯朴的文化享受,而晋剧,自古就是三晋大地上的老百姓首推的大戏。近日,我随山西省晋剧团采访,亲眼目睹了“大戏”在民间的烈烈风采,亲身感受到观众...  相似文献   

7.
冬天的趣味     
这个悄然来临的冬,一点都不冷,分明带有暖冬的色彩,让我想起姥姥的一句话:该冷不冷,人有灾病;该热不热,五谷不结。这句话,应该是对现今因环境污染,而导致气候异常的最好警示。姥姥这句凝聚民间智慧的俗语,现在又把我带回到童年冷到几乎冻掉人下巴、但又趣味十足凛冽寒冬来。  相似文献   

8.
文化与资讯     
《民主与法制》2014,(31):54-55
18日下午,9岁的张天乐在平顶山市河滨公园内游玩,在喂食黑熊时右胳膊被黑熊咬掉。术后醒来,他对守在跟前的姥姥说:“姥姥,别哭了,我右胳膊没了,但小命保住了,这就不赖了。我以后可以练左手,别告诉我奶,她身子不好。”他的遭遇和坚强令人不禁潸然。  相似文献   

9.
小保:宋某经营了一个饲料门市部,同时兼营饲料粉粹。2006年4周5日,我在宋某处购买饲料后,又在那儿粉碎玉米。宋某将粉碎机接通电源后,便离开了正在运行的粉碎机,进到了门市部里屋,期间未告知我有关安全事项。宋某长时间未从里屋出来,而玉米即将粉碎完,  相似文献   

10.
我小时候是在乡下姥姥家长大的。每次过年,姥姥都会给我穿上她一针一线缝制的新衣服。穿着新衣服在镜子前照来照去,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我总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就有新衣服穿,还有肉丸子吃。过年的时候,姥姥、姥爷会给我们每人分一份炒得香喷喷的花生、瓜子,还有甜甜的糖果。过年的那几天,是我们小孩子最幸福的日子。  相似文献   

11.
<正>我的童年大部分在姥姥家度过,我喜欢听姥姥讲姥爷的故事,直至长大后,依旧百听不厌。姥爷是我的榜样,那位如今已有85岁60年党龄的老人。听姥姥讲,大跃进时姥爷是生产队队长,就算是家里的小孩再饿,他也从未徇私情,拿公家的一粒米;当村长后,没占公家一分钱的便宜,倒是贴了家里不少钱,克服重重困难,带领村民们修了一条走出大山的路;退休后,做了一次大手术的他,仍不顾  相似文献   

12.
母女三代:1913──1995阿娇这里有一个智力测验:两位母亲和两位女儿分三个苹果,每人分几个?答案很简单──每人分一个,因为这是三个女人:外祖母、母亲和女儿。下面我要讲的就是一个关于三代女人的故事,她们是我姥姥、我妈和我。姥姥姥姥生在中国北方一个富...  相似文献   

13.
初冬时节,去了趟北欧五国,也许是久没出国的原因,我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样样都新鲜。走马观花中,看到一些小事颇感温馨,过目难忘。  相似文献   

14.
王淑合 《人民公安》2009,(10):62-63
民警来信: 我是一名非常敏感的警察.由于父母离异.我从小就跟姥姥在一起生活.但在我10岁那年姥姥因病去世了.我只好跟着舅舅和舅妈一起生活。为了得到大人的喜欢,我很听话.主动收拾房间、做家务,大人们都夸我是个懂事的孩子,我自己也很要强.在学校期间一直都担任学习委员.并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公安院校。工作后自我要求也很严格.非常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但在工作中我有个毛病总是折磨着我.那就是爱猜疑别人。只要领导对我的工作不满意.  相似文献   

15.
总是那月     
童年其实是不知愁滋味的,只知中秋的那颗月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特别的亮。故乡的街道房舍和树木仿佛都是月光的剪影。月光中的小小的我也是这剪影中的一部分,和我一般大小的小孩子彼此追逐着月光里各自的影子,就像一只只可爱的小狐狸追逐自己的尾巴。玩累了,就听各家的母亲站在月亮地里唤了各家的小孩子回家,我是最后一个由小脚的奶奶领着穿过月光走回家门的。那扇老木门发着吱吱嘎嘎的响声把童年的那轮满月关在了外面,伤感就是在那个瞬间青藤一般爬上童年的心壁……枕边的月饼飘着玫瑰和桂花的香气,我把它咬成半圆的月亮就自睡去…  相似文献   

16.
艾诚 《中国残疾人》2009,(10):36-36
照片上这个孩子叫李博谦,看上去也就六七岁的光景,可他已经实实在在有17岁了。由于疾病,他的身体不能分泌生长激素,十几年来始终是这个样子。因为身体机能不健全,他只享受了几天的学校生活就被姥姥领回了家。他总是对妈妈说:“妈妈,妈妈,你给我治病吧,治好了,我想长大。”  相似文献   

17.
“非非和姥姥又闹架了!”大姐给我打电话。我放下手头的事,急匆匆往父母家赶,心里又急又恼。  相似文献   

18.
榆钱又绿     
这个题目想了很多年。因为每年榆钱都如约而绿,每年都会吃到姥姥蒸的榆钱饭,每年都会想这饭——真是一次比一次金贵了。我的姥姥和姥爷,普通得就像两棵老榆树。越老,枝干越粗粝,而每年春来,姥爷总要像青壮年一样爬到屋顶上去捋榆钱,一袋又一袋。姥姥便整日坐在春风里,眯着眼,一片一片地拣。仿佛一个春天的成果,便是姥姥被春风春日吹晒得黝黑的脸,和全家每人一份的蒸榆钱。榆钱饭,应该算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珍惜无比的食物了。因为每吃一口,都深切地知道,这是姥姥姥爷的双手和全情的付出。拣榆钱,是相当费眼费神的一件  相似文献   

19.
凡人英雄     
最最向往英雄的时代,应该是在童年了。小的时候,对于英雄这个概念的理解是非常简单的,就像姐姐的一次挺身而出,为了我去与邻家的男孩打架,曾一度成为我心目中的英雄。也曾因为同桌的伙伴敢于在上课时用小石子袭击正在黑板上写字的老师,而使我很长一段时间追随其后,大生英雄之感。更有一次是我带着小伙伴们堵了邻家的烟囱的恶作剧,着实让我骄傲地以英雄自居了好一阵子。虽然事后换来的是父亲的一顿臭揍和一个一直用到我当兵复员才取消的小名“嘎子”。   童年对英雄的理解就是这样,虽然我的童年里并不缺少英雄的故事,然而在儿时…  相似文献   

20.
警察与便当     
前年这个时候我还在广州, 4月份,也是 4月份。阳光好得不得了,花花草草特别多。那时候的我看上去与其说像个打工仔不如说更像一个乞丐。那是桩臭事,我正因为找不着工作满街乱窜,就像一条身在外婆后花园(我对天堂的另一说法)的野犬。我正在遭难,遭难的意思就是姥姥不亲,舅舅不爱。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人要是倒霉喝凉水都塞牙,放个屁把脚后跟砸得疼上好半天。倒霉到极点我反而不在乎,因为物极必反,总有时来运转的时候,我就怕有更大的霉头等着我去触。就像踩雷,地雷也行,粉了身、碎了骨就什么都不知道,倒是一种长治久安的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