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千家万户组成的农产品生产为基础,以龙头载体为依托,形成农工商有机结合的产业链和利益共同体的经营组织和经营方式。本文分析了山东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发展,提出了加快四川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业的再度发展有赖于农业产业化经营,这已成为共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建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这应成为今后深化农村改革的主题。本文拟从微观的视角,对建立在血缘组织基础之上、具有产业关联性的非血缘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作以初步分析,展示农业经营组织的发展趋势。古今中外,农户经营是农业生力的经营形式。农户经营的组织载体就是农户,即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家庭。家庭是血缘组织,维系这种组织的基础是责任和义务。“在具有悠久自然经济的宗法制度历史的中国,血缘群体较之以利益为纽带的物缘群体更能驱使其成员以巨…  相似文献   

3.
九十年代以来 ,农业产业化一直是理论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 :“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 ,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农业产业化不仅作为农民群众自发创造的经营方式 ,更是作为世纪之交发展我国农村和农业经济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确定下来。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产业化经营格局。但是 ,与发达国家相比 ,差距还相当大。从整体水平看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还处在初级阶段。第一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已经初步形成。表现之一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多样化。①龙头企…  相似文献   

4.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当今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之一。所谓农业产业化,简单说就是依据本地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紧密结合,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的大力推进,必将大大加快我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发展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发展若干问题研究王学习农业产业化是涉及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经营制度改革的新生事物,涉及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方面,有许多理论和政策问题,亟需明确和规范。一、关于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什么是农业产业化,目前比较严谨的说法就是“农业产业系列化”。就...  相似文献   

6.
甘玉昆 《求知》2001,(8):26-28
思考之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村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选择首先,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推动力。搞好结构调整,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线。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这种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的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  相似文献   

7.
美国农业产业化开始于20世纪初期,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努力,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农业产业化大格局已全面形成.其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经验对于农业大省的河南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意义农业产业化是区别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的一种新机制。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从本地资源和基础条件出发,确立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通过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新格局。推进农业产业化,可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  相似文献   

9.
《理论视野》2021,254(4)
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中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主要矛盾,它包含着细碎化耕作与规模化经营、自给自足与市场化生产、低投入与机械化生产、低附加值与产业化运作等诸多矛盾。当前农业现代化中农业生产质量不高、产业化协作难、产业融合深度不足等突出问题亟待解决。新时代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以经营制度创新为基础,以农业机械化发展为核心,以绿色发展为方向,以现代农业体系为骨架,以乡村产业融合为拓展,以农业安全为保障,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农业产业化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  相似文献   

11.
农业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笔者认为,现实的选择是进行经营体制的创新,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就是以资源为条件,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龙头,以利益为纽带,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的内涵概念包括了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内外市场,二是立足当地资源优势,三是实行专业化分工,四是形成经济规模,五是组织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一体化,六是…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为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供了新的思路。它要求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精心培育富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作为直接与基层农村打交道的县级人民政府,更应充分认识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抓住关键,积极主动地为农业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创造条件。在此,本人结合襄垣县的实际,借鉴外地一些成功的探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要求我们在农业中建立起一种新型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管理体系和经营方式。按照一体化经营的原则组织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对涉及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相关产业部门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形成一个集农科教、产加销、贸工农为一体的产业实体或经济共同体,风险共担、利益均沾。这种方式,  相似文献   

14.
科学理解和准确把握农业现代化进程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价值和作用,这对于我们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农业现代化及其评判标准,阐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岳 《理论导刊》2000,(2):20-22
省委党校第二十期县委书记县长进修班学员,最近对陕西农业产业化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涵义与内容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产业系列化,是把一个农产品升格为一个系列,使农业成为包括加工、流通在内的完整产业系列。其基本内容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形式,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区域性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经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  相似文献   

16.
关于内陆地区农业产业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内陆地区农业产业化的思考况向东农业产业化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于九十年代初在山东省率先试验成功后,逐步推向全国。现在相当一部分省区推行农业产业化取得了显著成绩,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地位得到了确立。但从地...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这表明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农村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着重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几个基本观点,对农业产业化的产生、发展及作用,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现代农业不断发展的形势下,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依然滞后,究其原因,主要是技术相对落后、规模化经营程度低、人力资本缺乏、农业要素流通机制不健全。解决这些问题,要完善制度,合理规范农业产业化管理机制;开拓市场,大力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更新方式,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19.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金融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一次大规模的农业改革,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是主要的障碍之一,因此金融支持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认为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支持,就要完善农业金融体系的三元金融结构,重点发展证券化融资,担保体系,购并服务等几种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20.
对常宁市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常宁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基地建设滞后、规模效益不明显、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弱等问题。要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抓特色产业,扩大生产基地规模,完善组织体系和机制建设,加强扶持引导,强化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