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既然是“心无成数,法无定法”,就需要我们在对机遇的判断、对目标的把握、对方式的认识方面有一点模糊性,不能“我执”太重、钻牛角尖。有个农夫遇洪水的故事:大雨滂沱,洪水上涨一辆马车路过农夫的家门,想把这位农夫救走。农夫却不肯,说:“我相信上帝,他一定会来救我。”马车走了。洪水逼得农夫上了房顶,这时有一个人划船过来救他,他又拒绝了,说:“上帝会关照我,我会好的。”洪水把农夫逼得爬上了烟囱,一架直升飞机过来紧急救援,但农夫还是本着同样的信念,坚决地挥手让飞机走开。终于,农夫被淹死了,灵魂上了天堂。在那里…  相似文献   

2.
吴宓情事     
王凯 《各界》2011,(10):95-96
吴宓教授治学极为严谨而生活却相当散漫,是一个奇特而又矛盾的人。他的授业弟子季羡林在《(吴雨僧先生回忆录)序》中说:“他看似严肃、古板,但又颇有一些恋爱的浪漫史,所以矛盾。”对于吴宓的这些“恋爱的浪漫史”,其清华同学兼同事顾毓磅以“千古多情吴雨僧”一语概括,可谓神来之笔。  相似文献   

3.
王培元 《各界》2013,(6):29-32
1943年7月15日,在中央大礼堂召开的中央直属机关干部大会上,康生抛出了《抢救失足者》的报告。他称“特务如麻”,并要求共产党员去抢救那些自觉地或是不自觉地为敌人服务的人。他说:“一个小孩子失足河中,如果是平时可以从容去救,如果是涨大水的时候,就要抢救。”于是,“抢救运动”轰然而起,“全线进攻”,“日夜抢救”,  相似文献   

4.
对一般产业来说,几千万、几亿元的投资根本算不了什么。但若投在目前刚刚起步的文化产业,无疑称得上是“大手笔”了,能够引起巨大的波澜。在不少人视文化产业投资为畏途的今天,“独立策划人”阿樱策划的项目却屡屡成功,他的策划使严肃音乐和话剧产品从低谷时期的“供过于求”变成了“供不应求”。阿樱目前正与北京市东城区、朝阳区的领导商谈在两区交界处搞“剧场一条街”,以东华门为中心向东或向北扩展缔造“东方的百老汇”,预计总投资将超过百亿元。记者:你是怎样当上独立策划人的?阿樱:实际上,我在89年后就开始做市场策划了,…  相似文献   

5.
在民国历史上,陈其美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辛亥革命胜利以前,他的身份是同盟会会员、青帮大哥和反清战将:民国建立后,他贵为一方大员,却毅然投入反袁斗争。对于陈其美的一生,他墓前蔡元培的题词将其概括为:“轶事足证,可补游侠货殖两传:前贤不让,询是鲁连子房一流”。  相似文献   

6.
管仲举代     
管仲卧病,齐桓公前去探望,忧心忡忡地说:“先生病成这样了,这可怎么办呢!先生一旦不测,我该把国事托付给谁呢?”管仲问:“您打算托付给谁?”桓公答道:“只能是鲍叔牙。”管仲说:“这恐怕不行。鲍叔牙为人清雅,品格高尚,的确是一位贤良方正之士。但他有个不足,对于不如他和他所看不起的人,不怎么亲近;一旦听到别人的过错,长时间会记在心上,不大能容人之短。让他这样的人身居相位,处理起问题来,免不了上下都会得罪人。这样一来,他就干不长久了。”桓公问:“那么谁合适呢?”管仲说:“如果非要让我推荐的话,我看隰朋可…  相似文献   

7.
上小学时老师讲过一个故事,长久萦绕于心。李斯是协助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著名宰相。他才华横溢,文采灿然,他的文字与书法造诣为人称道,他的《谏逐客书》千古传诵。但这样一个既有权势又有才干的宰相,竟因贪恋权势、怕公子扶苏即位后失宠,便以个人为重,伪造遗诏,拥立糊涂虫秦二世,终于导致为阉官小人赵高所出卖,受五刑而身首异处。他小时候看到厕所中的老鼠吃脏物还要担惊受怕,而粮仓中的老鼠尽吃好东西却能饱食无忧,就立志长大作仓景而不作厕鼠。他从小立志作仓鼠与后来贪恋权势有没有必然联系呢?也许见仁见智。但可以肯定的是,…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故事:凤姐命人取来十个用黄杨木根雕成的酒杯。鸳鸯问刘姥姥:“这杯子是什么木的?”’刘姥姥看了看,回答道:“断乎不是杨木的,一定是黄松的。”惹得哄堂大笑。 刘姥姥自称“成日家和树林子作街坊”,对树木十分熟悉,为啥判断失误?由此,我想到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被熟人欺骗后,叹息:“我对他太熟了,但没有真正了解他。”也想到,一些领导干部号称“我当某某长多少多少年了,对辖区情况不能再熟了”,但问其腐败怎么根除,下岗职工怎么就业,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用什么措施解决,却往往答非所问,“熟悉…  相似文献   

9.
江苏在高等教育规模上堪称“大”省,但与其对经济及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相比,却还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强”的功能。以 1999年校办企业销售收入而言,全省高校竟不到北大方正一家的 1/3。这不能不使一向自信的江苏高校人,陷入一种深深的焦虑和反思中—— “块头大”却没有“实力强”   江苏是个出思路、出经验的地方,素以重视教育、英才辈出著称。如今,高等教育不仅在江苏的地位举足轻重,而且有几个规模指标居全国第一:普通高校 70所,在校生 48万人,去年共招收本专科生 18万人。   江苏高校现有研究与发展人员 2万人,两院院…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上的迷误: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是相背离的。正是在这样的认识迷误下,我国改革开放之初曾出现了道德的大滑坡,主要表现一是假冒伪劣产品盛行,二是经济合同失效现象普遍。那么,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诸如“诚实”、“守信”、“公平”、“助人为乐”等是否具有一致性呢? 先看“诚实”。假定一个市场中存在着弄虚作假的交易者,那么,与之进行交易的人就会上当受骗。一次两次或说短期内弄虚作假者可能会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久而久之,他就会再找不到人与其进行交易,最终会被迫退出该市场。而诚实者却…  相似文献   

11.
何谓“变味”?查辞书释义──《汉语大词典》云:请事物因变化而通达。台《三国志·魏志·吕布传》:“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辞海》云:谓灵活运用,不拘常规。如《易·系辞下》:“变通者,趣时者也。”趣时,即趋时;《现代汉语词典》云:谓依据不同情况作非原则性的变动。如唐代刘长卿《赠别于群投笔赴安西》诗:“且欲图变通,安能守拘束!”看来,凡事变通得有一个前提,即通过灵活运用,能使事物“通达”,却不能有原则性的变动,换言之,灵活而不拘常规,趋时而不变原则。时下,“变通”一词变味了,成了某些蜕化变质的党…  相似文献   

12.
为我所用     
华丁 《瞭望》1992,(39)
鲁迅说过:“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对于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他是赞成“拿来主义”的。不过,他主张的是,要用自己的脑髓和眼光,去拿,去挑选;而摒弃那些诸如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弹之类人家“送来”的东西。即使是鸦片,他也认为不必“摔在毛厕里”,而应“送到药房里,以供治病之用。”  相似文献   

13.
素以描绘“改革者”著称的作家蒋子龙,在世纪之交又为读者奉上了长篇力作《人气》,显示出了他的一贯风格:大器、苍桑、深刻而丰满。40多万字的小说《人气》,场面广阔,人物众多。作者纵横捭阖,凸现出一幅大都市中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动图景。而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犁城市”的“人心工程”——平房区的危房改造。由于作者对涌动的社会情绪的极度敏感,对社会矛盾和政治变幻的密切关注,因而在小说中借“人气”传导出一种价值指向,那就是正气所指,是社会民心所指。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城市的建设,而…  相似文献   

14.
位卑未敢忘国忧曹光晖提要:如今一些人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信条,他却乐当好管“闲事”的“太平洋警察”;有人挖空心思损公肥私,他却每年挤出一部分退休金为民解难、办法制墙报;有人对工作“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却不顾年老体衰日夜奔忙……他究竟图的是什...  相似文献   

15.
成熟与世故     
成熟是一个人经历过太多事情之后而练就的一种自我保护意识及合理处理事情的能力。而世故则是一种错误的“成熟”。成熟者能看到社会或人生的阴暗面,却能不被阴暗面所吓倒,表面上沉静内心却有一腔热血;世故者也看到社会的阴暗面,但他们分不清主流和支流、本质和现象。生活中,成熟与世故的具体区别表现为:  相似文献   

16.
林天宏 《各界》2010,(6):1-1
聂绀弩(1903—1986),湖北京山人,诗人,散文家。 聂绀弩现传于世的照片中,有一张和妻子的合影:他歪头咧嘴笑着,眼神中流露出几许狡黠,酷似一个“喜欢恶作剧的老顽童”。与聂绀弩相识的人都说,这是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相似文献   

17.
叶公好龙的故事,妇孺皆知。叶公“好龙而非龙”,与其说是兴趣爱好,毋宁说是别有所求。遗憾的是,龙却不辨真伪,为表面现象所迷惑,空受一场戏弄,这实在是一种教训。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精于叶公之道,惯用叶公之术,其“好龙”的表演往往引起人们的喝彩,其“非龙”的本能却又常常令人大失所望。你要深化改革吗?他一夜之间就能拿出改革方案,并伊然以改革家自居,排斥一切不同意见者。你要反对腐败吗?他又摇身为党风卫士,然其欣赏的却是权钱交易。你要选贤任能吗?他就以叫e乐”的身份相马,对人才百般挑剔,而对庸才委以重任。如今…  相似文献   

18.
一个村的党支部书记递了一份 辞职书。这事不大。中国那么 大,每天发生的事比这重要得多了。 但一个先进党支部的书记,“一向干得不错”,获得过多项工作的先进,现在一不是因为超龄,二不是因为引咎,三不是因为另谋出路,却几经考虑,要求辞职,其原因就值得推究。 原因何在?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因为“干了太多欺上瞒下的事”,而这些事又非他所愿。他本来是想做一个好官,为乡亲们办点实事的。但是环境与形势却迫使他违心地做了许多乡亲们不满意、不高兴,自己也问心有愧的事: 前几年,粮食还没收,“上面”就把产量“估计”好了。凭…  相似文献   

19.
一点比较     
王涵 《瞭望》1984,(10)
近代德国作家卡尔·艾特林格写过一个题为《利他主义》的独幕剧,写的是巴黎塞纳河畔,一个走投无路的乞丐,投河自杀了。于是,从四面八方汇集来一大群人,各人发表着各种见解: 一个美国资本家大声的说:我要赌二十块金元,他一定会淹死的。谁跟我打赌?二十金元。一个为妓女边画素描边调情的画家说,一个为理想而牺牲的人是一个英雄。一个为同胞牺牲的人是一个傻瓜。另一个青年一面发表“看着—个同胞淹死,却没有一个人跳下去救他”的感慨,一面又表示:“我正陪着一位小姐——这样做(按:指下去救  相似文献   

20.
浅议求职礼仪的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学家奥里·欧文斯说:“大多数人录用的是他们喜欢的人,而不是能干的人。”这种说法虽然有些片面,但却道出了求职礼仪的重要性。如何才能把握住每一次机会,以最快的速度求得理想之所呢?就此分析了求职礼仪的重要性及求职应聘时应如何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的礼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