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加强贵州省水利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贵州省有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而有一半以上的地区是典型的喀斯特高原山地,这些地区虽然降水量丰富但天上的降水很大一部分都流往地底下,地表存不住水,因而贵州的工程性缺水和部分居民的饮水问题一直是制约本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加快推进贵州水利建设的步伐,可以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贵州省的非公有制经济逐渐发展成长,并不断壮大,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影响日益加深。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推动贵州经济发展、繁荣市场和扩大就业的生力军,是贵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是贵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实现贵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前,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从贵州的实际来看,由于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等因素的影响,人口问题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着力解决好人口问题,已成为贵州经济可持续  相似文献   

4.
(一)所谓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确定和遵循的基本思路,是包括近、中、远期的发展规划或发展蓝图,它对一个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和长期性的指导意义。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重点、战略方针、战略步骤、战略举措等等。作为“体系”,经济和社会发展战  相似文献   

5.
曾令一 《当代贵州》2004,(23):30-31
文化产业是依托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行业,它不同于建立在传统小农经济基础的手工业的分散性、单一性、量小性,而是以市场为导向,社会分工为链接,满足社会多数人的精神消费为目的的,结构成一个产业链的现代产出模式。 而贵州文化产业的推进和发展必须将贵州的文化资源纳入文化产业链的体系,通过市场为导向的各资本要素的结合,将贵州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转换提升为满足省内外,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价值的再创造。 贵州的文化资源大致可分为二大类,一是独特的喀斯特自然生态;  相似文献   

6.
任玉梅 《当代贵州》2013,(27):50-51
施秉白云岩喀斯特的唯一性:3月6日,施秉白云岩喀斯特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捆绑申报项目之一,获得世界遗产中心正式受理,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贵州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织金洞、格凸河等都具有一定典型性和知名度,为什么最终施秉获得了提名?王云:"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是一个系列申报项目。第一期申报的云南石林剑状、柱状和塔状喀斯特,贵州荔波森林喀斯特,重庆武隆立体喀斯特3个提名地捆绑项目,于2007年6月27日在第31届  相似文献   

7.
贵州喀斯特山区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整合的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生态环境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产业发展的合理与否影响着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优化。贵州喀斯特山区是典型脆弱生态区,环境容量有限,人地矛盾尖锐。长期以来,该区产业发展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产业宏、微观结构不合理。因此.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工业和旅游业以及生态产,_lk4L等途径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整合,促进三大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和生态化发展,对于推动贵州喀斯特山区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优化乌江流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推动乌江经济走廊高质量发展,是贵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要,是贵州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西南喀斯特山区内河流域山地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
一、贵州是我国最大的喀斯特省,生态形势十分严峻。 贵州是我国碳酸盐岩分布面积最广、喀斯特强烈发育的省区。喀斯特面积达1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3%;有喀斯特分布的县市达83个,占全省总县市的95%;喀斯特成为贵州最重要的省情之一。由于喀斯特广布,山高坡陡,加上成土速度缓慢,形成了风土层瘠薄而不易存留的“先天性缺陷”,加上后天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人口增长过快、森林乱砍滥伐、土地不合理利用等,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据统计,全省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总面积的43.5%,石化面积已达1.33万平方公里,而且每年还在以933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中低产田土占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其中40%的耕地耕层不足15厘米。人口的贫困与生态环境的恶化互为因果,并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  相似文献   

10.
正遵义是贵州"一个重要的地方",是黔中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圈的重要经济走廊,在贵州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布局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枢纽和通道优势。"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奋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2月19日,贵州省委常委会专题听取遵义市工作汇报,研究指导遵义市经济社会发展,为思考和谋划遵义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新主题。作为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城",地处贵州西北部的遵义,因"遵义会议"名扬天下;作为贵州经济重镇,遵义在新时期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与当代》2005,(6):20-20
交通,是贵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过去.贵州丰富的能源、原材料、生物、旅游、民族文化等资源,苦于交通滞后的制约,深藏于高山深谷中难以开发。加快以公路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足摆脱落后困境,创造大发展条件,实现全省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发展,进而达到全方位迈进的当务之急:为了贵州交通的发展,胡锦涛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2.
解渴贵州     
<正>走进贵州,走进"三大会战"主战场,到处都是水利人忙碌的身影,到处都是工程建设带来的民生画卷。贵州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加上历史欠账,水利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是典型的工程性缺水省份。贵州省长陈敏尔指出:"像解决交通问题一样解决好水利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制约贵州发展的工程性缺水难题,2013年10月,省委、省政府全面启动实施骨干水源工程、引提灌工程和地下水(机井)利用工程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力争用8年左右时间,举全省之力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小康进程提供安全的水利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一、研究内容所谓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是以自治区在未来一定时期中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对象,研究它的发展过程、发展规律、影响和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以及为了保证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顺利  相似文献   

14.
一、经济信息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所谓经济信息化,是指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指在电子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网络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所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并逐渐主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贵州是一座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矿”。喀斯特自然地理环境所孕育和养成的特殊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形象独特、内涵丰富、魅力无穷、相对保存较好。当人类意识到“人定胜天”、“战胜大自然”的愚昧所带来的环境、资源危机正日益严重地威胁着自己的生存状况时;当我们环顾世代相传,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许多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现代化的潮流冲击下遭到破坏、忽视,甚至濒于灭绝时,人们方从迷梦中警醒。在我们认识到文化力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资源也是发展资本的时候,我们开始反思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傅舒安 《当代贵州》2005,(10):26-27
科教兴黔战略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新的内涵。用制度整合资源是科学发展观的中心任务,科技资源效率高低在于制度安排,科技创新重在培育文化氛围。本文以科技自生能力突破为前提,从制度、技术、文化三方面,探讨科技要素投入对贵州经济增长的作用。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方面,探索、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依靠科技支撑和引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模式和途经。以人才第一资源,拉动经济资源与行政资源互动,阐明科教兴黔战略是贵州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喀斯特洞穴是一种旅游价值很高的资源,也是喀斯特地区一种遍在性资源,是贵州喀斯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在开发前科学调查与研究不足,缺乏整体规划与开发设计,缺乏文化内涵,缺乏科学性与艺术性,所以大部分在开放不久后很快便进入衰落阶段,使得洞穴旅游资源的资源优势始终无法向经济优势转换,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本文在对贵州洞穴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喀斯特洞穴文化的特征,并对其旅游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栗战书 《当代贵州》2012,(17):14-15
以构筑"精神高地"助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洼地崛起",以冲出"经济洼地"、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成效,为消除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奠定社会基础,实现构筑"精神高地"和冲出"经济洼地"的良性互动。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是地理海拔的相对"高地"。由于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在发展上长期处于相对"洼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都处在全国靠后位置。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贵州和在2010年8月谈到贵州工作时,都明确指示我们要有志气、  相似文献   

19.
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原因,贵州省大部分地区农村人畜饮水十分困难。在缺水地方,大量农村劳力耗费在挑水上,有的已经危及农户生存。缺水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贵州农民脱贫致富的最大制约因素。对解决贵州农村人畜饮水困难,两届政府总理李鹏同志、朱镕基同志都非常关注,先后指示国家  相似文献   

20.
王忠民 《实践》2005,(2):46
文化对于人类发展来说,是作为一种资本、一种精神力量投入到社会发展中,影响和推动经济、政治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草原文化虽然是一种区域性、民族性的文化资本,但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资本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对内蒙古地区,而且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经济、政治、科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对草原文化资本的开发利用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