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郜璐 《法制博览》2013,(5):110-111
国际法作为适用于主权国家之间以及其他具有国际人格的实体之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自然国际法与实在国际法的结合。自然国际法和实在国际法构成了国际法的基本,二者是紧密相连的。自然国际法为实在国际法提供基本的指导,对其起着评价、指导和转化的作用。而作为自然国际法的正义原则,更是国际法体系的核心范畴。在国际关系中,实现国际正义是维持国际法律关系的重要手段。国际正义的价值应当成为指导实在国际法制定和实施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王扬扬 《法制博览》2013,(10):89+73
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是国际法渊源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文对国际法的渊源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并对每一个渊源都作了详细的阐述。对于其各家不同的观点也加以研究和分析,对于国际法的渊源问题的研究是对国际法的深刻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严阳 《国际展望》2016,(1):135-151
国家间投票交易是指一国通过为他国提供一定利益甚至使用威胁等方式,以换取他国在某一国际问题上对其立场的支持。国家间投票交易是当今国际社会中的一种普遍现象,由于现实的复杂性,很难确定其利弊。国家追求自身利益和国际立法空白,都是促使投票交易产生的原因。在现代国际法中,强行法和国家对国际社会的整体义务,加上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等国际法原则,尽管在现实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弊端,但也为规制国家间投票交易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完全禁止投票交易抑或将其合法化都不现实,这也需要各国际行为体特别是第三方的监督。从现实的角度看,以国际软法的方式达成规制不公平的投票交易的国际法文件,不失为一个合理的选择。就中国而言,既要坚决反对并积极应对不公正的投票交易,也要团结发展中国家积极推动规制投票交易的国际法治建设,在各类国际组织中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而努力。  相似文献   

4.
薛公博 《法制博览》2013,(11):99+95
行驶职能机构的国际组织身为国际法的主体,在国际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国际立法和长期的实践显示了国际组织具备国际法律人格,虽然此种人格是派生的、而且又比较特殊。另外,国际组织在一个国家的内部也有着国内法律人格,具备权利能力以及行为能力。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参加了多个国际组织,一些国际组织还在我国北上广等地设立了机构,不过我国法律对于这些国际组织还没有严格而明确的规定,因此亟需在立法与实践中完善相关条例和政策。  相似文献   

5.
张小宇 《法制博览》2015,(4):77-78,18
死刑问题一直是个热点问题,本文将从死刑的正当性、预防性、人道性、以及死刑问题的日趋国际化这四个方面来阐述死刑的价值和存在的必要性。尤其强调用废除死刑来预防贪官外逃是本末倒置,笔者认为"死刑犯不引渡"只是某些国家倡导的意欲使之成为国际法基本原则从而限制他国司法主权的提议而已,绝非国际强行法,因此也谈不上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与其老是研究如何把外逃贪官引渡回来,还不如探究如何阻止贪官外逃来的更有实际意义,建议我国应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预防贪官外逃。  相似文献   

6.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跨学科研究是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学研究的新尝试。近年来,相关研究取得了成就与积极进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项跨学科议程的发展脉络与基本状况如何?取得了哪些进展?目前主要存在哪些困难与不足?此项研究与学科发展前景如何?为此,本刊特约记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刘毅专访厦门大学法学院刘志云教授。刘教授长期从事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交叉研究及金融法研究,著有《现代国际关系理论视野下的国际法》《当代国际法的发展:一种从国际关系理论视角的分析》《国家利益视角下的国际法与中国的和平崛起》《国际经济法律自由化原理研究》,以及《法律视角下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原理研究与实证分析》等。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家承诺属性的差别,国际制度可以分为正式国际制度和非正式国际制度。非正式国际制度的成员国之间不存在国际法意义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东盟地区论坛(ARF)都属于非正式国际制度。本文以中国参与这两项非正式国际制度为案例,考察中国在这两项非正式国际制度中政策偏好和行为模式的延续与变化,分析导致这些延续与变化的原因。本文发现,中国在加入APEC和ARF后,始终保持着对非正式制度的政策偏好,但行为模式逐渐向积极、主动的方向转变。这一外交行为特点,是缘于维护和促进国际利益的需要以及在参与后对制度规则的适应和学习。  相似文献   

8.
碳关税的国际法与国际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由提出对未承诺减排国家的产品征收"碳关税",将"碳贸易限制措施"直接扩大为关税壁垒,明显违背了多边环境协定机制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国际法规则,凸显两者间的冲突。在应对策略上,我们必须认识到其实施程序的困难及在国际法规则中隐含的合理性,通过国内碳排放交易制度、国内碳税等制度的建设,应对中国未来可能发生的此类贸易与环境纠纷。同时要注意这一问题背后的国际机制乃至大国战略转型,把握未来中国参与国际机制的策略方向。  相似文献   

9.
赵琳 《法制博览》2024,(6):10-12
在全球数字化背景下,人工智能作为一项世界前沿的技术正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由于人工智能涉及国际数据隐私保护、著作权国际保护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完善对人工智能的国际法规制。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一系列相关的国际法规制问题逐渐凸显,例如国际法对人工智能的规制滞后、国际法更新周期长、参与立法的主体有分歧等,影响了人工智能的国际法规制完善的进程。基于此,本文首先论述了人工智能国际法规制的必要性;其次总结了人工智能对国际法的挑战;再次论述了人工智能国际法规制的优化路径,包括以国际法为基本原则制定人工智能的人权宣言、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国际法更新、促进国际法和其他国际治理方法协调统一;最后针对我国对人工智能国际法规制的应对提出了几点策略,以期推动人工智能的国际化发展,让全球社会能够共同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挑战,共创数字化时代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0.
前南斯拉夫总统米洛舍维奇是第一位受到国际刑事法庭审判的国家领导人.这一事件的发生是国际干预的直接结果.纵观后冷战时代日渐增多的国际干预,它一方面作为维护国际共同利益的需要,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但另一方面,它对传统国际法有关主权、引渡等问题的冲击显而易见.因此,应当规范和完善国际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11.
田永丰 《法制博览》2023,(5):157-159
当今世界航天事业发展迅速,人类加快了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的步伐,外层空间环境保护当中的空间碎片问题随之暴露在人们的视野当中。许多国家曾尝试化解这方面的难题,但在国际法层面上因为种种因素,仍然没有一份完备的国际公约对空间碎片进行一对一的规制,而形成一份新的国际公约对空间碎片加以规制又似乎需要很长的时间。为了应对眼下难题,国际社会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其他途径或是合作模式。因国际软法具备辅助性、灵活性等特点,对当前外层空间治理法律机制的空白能够表现出较好的反应。国际软法因其具备较强的灵活性,将其作为空间碎片的治理路径是当前阶段的不二之选。故此,本文将从国际法领域内国际软法的视角下探究该治理路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两位作者认为,不仅仅美国是一个"例外主义"国家,事实上,所有大国皆是"例外主义者",因为它们都对国际法采取反映其价值观和利益的独特态度。对此,作者分别以中国、欧盟和美国为例来加以阐明。文章主要内容如下。引言长期以来,国际法学者的普遍看法是:美国的行为与其他国家很不一样。在19世纪,它独善其身,拒绝参与欧洲国家所热衷的战争和结盟。而在20世纪,它却充任全球事务的领导者。二战之后,美国是推动创建所有重要国际组织的主要力量。然而,纵  相似文献   

13.
未成年非法移民的处置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国际法问题,即未成年非法移民遣返回国权利的国际法依据、遣返过程中未成年人正当权益的国际法保护、以及国际社会合作打击组织未成年人偷渡的国际法规范。现行的相关公约过于原则性,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国际社会应通过完善非法移民处置的国际法体系,并在这一体系中针对未成年人偷渡的特点做出特殊规定,从而为未成年非法移民处置提供一套完备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国际法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联合国的大力推动下,"保护的责任"作为一个重要概念,正进入国际社会成员针对集体行动的讨论之中。然而,这个新理念是否已经成为一项国际法规范则尚存争议。按照传统的国际法理论,"保护的责任"在法律效力、规范认同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缺陷。但是,依据国际法渊源的理论,"保护的责任"原则可以从人权公约中找到其法律效力来源,特别是《联合国宪章》以及《关于防止及惩治种族灭绝罪公约》等国际法文件;此外,由于"保护的责任"已经通过了联合国大会的审议,并且在重大国际决策中成为各个国家绕不开的议题,因此可以说,"保护的责任"包含在正处于发展中的国际社会的基本价值中。总之,"保护的责任"是一种国际政治话语策略,而不是一个无法律效力的、空洞的政治修辞。  相似文献   

15.
中国应通过何种具体的策略或方法有效地影响国际法规则制定,取决于所面临的不同国际制度环境,所提出造法倡议的内容是否具备吸引其他国家支持的特质,以及在不同领域参与规则制定的能力。中国应选择优势领域开展造法活动,为此,应考虑造法场所的法律化程度高低、话语权的分配方式和系统性偏好,以及中国在不同制度环境下积累的遵法信誉与规范领导力。中国倡议的规则最好旨在提供某种短缺的全球公共产品并符合该产品本身的特性,同时应具有执行性和普遍意义,内容清晰具体,而且顺应国际社会的某个发展趋势。为有效地影响国际法规则制定,中国应从国际法人才培养、专家参与和内部统筹等方面开展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6.
管辖权是国际投资者与国家发生纠纷时国际仲裁庭解决纠纷的基本依据,也因此有关管辖权方面的争议一直成为国际法理论界与实务界讨论的重点问题。随着我国参与国际投资仲裁的经验不断丰富,必须对有关管辖权问题作出回应加以防范。本文首先阐述了国际投资仲裁管辖权的概念,将管辖权作为整个文章的中心和主线,围绕管辖权探讨了属时管辖权、国际投资仲裁庭管辖权扩张,以及我国在面临管辖权扩张趋势下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与理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相比,建构主义更重视国际法的地位与作用。它为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为国际法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后冷战时期的国际法仍然具有"共处"性与"合作"性,但其主要特征是向"共进"发展。共进国际法对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人类共同繁荣以及构建和谐的国际法治社会具有基础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8.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的发展,我们的经济眼光也随之转向全球。目前,随着世界经济以及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发展的客观必然趋势。发展意味着变化,面对这样的变化,法律也必须随之而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势必会给国际经济法带来影响,从而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针对这样的现状,笔者将对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法的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9.
王新月 《法制博览》2023,(1):151-153
随着各个国家对北极的科考和研究,北极环境问题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逐步上升为全球性热点问题,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治理格局,现有北极国际环境法律体系主要由北极的国际环境条约和专门性的环境条约所组成,其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法律冲突,这些法律冲突体现了国际法不成体系的特性,而国际法不成体系性又提供了今后解决北极环境及其他法律冲突的新思路。目前我国也积极关注北极环境问题,为北极海洋环境保护提供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0.
一、国际政治伦理研究的问题 国际政治权力、国际法、国际政治伦理是组成当今国际关系理论的三大内容。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发展,国际政治伦理在国际舞台上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国际政治伦理学已开始作为政治学理论研究范畴下国际关系学与政治伦理学综合交叉的边缘分支学科而被世人公认和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