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福建省医疗卫生系统的发展情况进行面上收集资料和点上调研。结果表明,该省医疗资源总量增加显着,特别反映尖端医疗技术资源的指标发展快速,医疗服务成本增加,人均就医费用明显增加。现阶段医疗卫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有: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疗卫生机构趋利发展、资源分布不平衡、社会效率低下;群众看病贵、看病难,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率较低;公共卫生体系硬件框架基本建立,地区发展不平衡,基层组织资源缺乏;各类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建立,但覆盖面还很低。为此提出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群众医疗负担的建议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卫生工作采取必要的干预;界定政府在卫生方面的具体职责;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完善卫生服务体系;保证卫生事业的财政预算,体现政府的福利政策。  相似文献   

2.
尹力 《瞭望》1998,(43)
众所注目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正在启动,作为医疗服务供方的医疗机构在承受新的压力之时亟待同步改革。现行管理体制仍留有计划经济特征我国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仍保留着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些特征,实行条块结合的管理方式,即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举...  相似文献   

3.
《瞭望》1995,(Z1)
市场经济下卫生事业改革走向本刊特约记者我国卫生事业面临严峻挑战我国卫生事业在改革中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明显存在着一些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是:——卫生服务市场管理混乱,社会反映强烈。在社会生活中,卫生服务作为商品是人民群众的必...  相似文献   

4.
卫生改革是卫生事业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应对中国加入 WTO,确保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保健需要,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的重要举措。卫生改革的目的是合理调整和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引进市场机制、开发医疗市场、运用价格杠杆、实施医药分业,使医疗卫生事业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形成高效率、低消耗,富有活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获得方便、价廉和优  相似文献   

5.
过度医疗浪费卫生资源,不利于卫生事业的发展,损害医疗机构及卫生人员白衣天使形象,侵犯患者的合法权益,造成医患关系紧张、错位。我国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过度医疗的成因、表现形式建言如下:过度医疗防控机制应侧重社会管理层面建立行政-计划式的运行机制、指导-服务式的运行机制、监督-服务式的运行机制,借此打破过度医疗僵局,维护患者利益。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21,(1)
近年来,我国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呈现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对其改革应遵循多元的分析视角。本文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框架,通过整体性维度的视角,认为在对我国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进一步研究中,应以构建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协作与整合管理为研究的重点。具体来说,包括:实现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与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内部协作机制;医疗机构的资源整合与加强公私立医疗机构的合作;建立自上而下的责任感,树立医疗服务体系信任机制以及建设与优化以"互联网+"为支撑的医疗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瞭望》1996,(49)
(一) 中国卫生事业历经四十多年风雨坎坷取得了巨大成就,已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单纯依赖政府投资并包揽办医的做法,已暴露出一些弊端:卫生资源紧缺,普遍存在着“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现象;卫生机构内部的经营补偿不健全,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卫生服务过程中浪费较大;“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较低的工资标准,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卫生人员的积极性;覆盖面狭窄,社会化程度低,对费用缺乏有效制约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难以继续有效运转。  相似文献   

8.
医保支付是医疗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要充分发挥医保在医改中的基础性作用,要通过医保支付来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不同的医保支付方式有着不同的激励,因此需要让高效率的医保经办机构来进行医保支付管理。推进医保经办机构的市场化改革是提高其控制医疗费用支出、约束医疗机构行为的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在我国医保市场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共保联办"是更合适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由于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构想,我国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空前高涨,但是,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却在逐年减少,我国高校投融资问题不断凸显。完善高校多元化投融资途径有:建立完整的政府教育投资保障体系,增强立法,改善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结构;健全大学生资助体系,完善高等教育成本个人分担制度;建立健全教育融资体系,通过多渠道方式筹措办学经费;拓宽社会融资渠道,提升高校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96,(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卫生事业是一种机遇与挑战。怎样保证全体人民能够获得基本卫生服务,防止较大疫情的发生或蔓延,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为经济建设服务?如何逐步满足多种层次的卫生服务需要,使人民能够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和小康生活带来的实惠?适时调整和完善我国卫生经济政策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 弊病来自现行卫生经济政策 起过积极作用的我国现行卫生经济政策,近几年越来越不能适应人民对卫生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更难以适应建立新经济体制的需要。其导致的主要弊病有: ——全社会卫生资源不足,配置结构不合理,效益低下。据统计,1994年我国平均每万人口拥有24张医院病床、12.1名医师,而世界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