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刺创的检验中,常需对致伤工具的特点作出分析,如有无刃部,单刃或是双刃,我们在尸检中发现单刃刺器的刺创常出现变异的复杂形态,本文报告3例,并对如何排除干扰,正确推断刺器特征试作分析。案例资料例1 男,32岁。尸检发现背部一处刺创,创角呈双侧钝角,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其中一个创角呈“W”形,是两个小锐角融合形成。结合衣物刺破口,并检验肌层,肺脏刺创均为创角一钝一锐,确定为单刃刺器致伤,破案后证实推断正确。(照片1)  例2 女,41岁。尸体上检见多处刺创,仅其中一处创角呈双侧锐角。仔细核对衣服上对应刺破口为一角钝一角锐,相应软组…  相似文献   

2.
刺伤是法医学尸体检验中最常见的机械性损伤之一,多见于他刺,也见于自刺,根据刺伤的形态、部位等特点推定致伤物、致伤方式是法医学尸检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一般说来,依据刺伤的形态特征不难作出正确的判断,但是由于致伤过程的复杂性和不可逆性以及认知的局限性,常使我们在分析一些疑难案件时发生偏差和失误.作者试结合有关案例对刺伤案件定性中的疑难之处作一剖析,供同道参考.l案例例1史某男,25岁.某日晚酗酒后在一饭店内与他人斗殴,因左大腿中段内侧一单刃刺创致股动、静脉断裂,大出血死亡.初步调查:O)刺器在150米外的河…  相似文献   

3.
扩创后刺创的法医学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身伤亡的法医学检验中,经常会遇到经医院抢救。扩创后的刺创检验,因创口被延长,创道被破坏,改变了创伤的原始形态,极易将刺创误判为砍创从而影响对致伤工具的推断。为了避免发生上述差错,除了对经治医生的过细访问,了解原创口、创道的形态特征及救治经过,对经扩创后创伤的认真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外伤性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Traumatic Interhemispheric Subdural Haematoma,TISH的损伤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法医学鉴定要点,为法医学检验鉴定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6例TISH,对伤者基本信息、致伤方式、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材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6例TISH伤者年龄最大75岁,最小27岁,平均年龄58岁;男性4例,女性2例;致伤方式为跌倒2例,交通事故3例,打击伤1例;外力作用部位为枕部3例,前额2例,额顶1例;伤后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3例出现大脑镰综合征;CT影像片均可见大脑镰旁特征性高密度出血影;风险因素包括凝血功能障碍、抗凝治疗、酗酒、脑血管瘤、血管畸形等自发出血原因。结论 对TISH伤者进行鉴识时,应结合临床资料、致伤方式、外力作用部位、影像学资料等结果综合分析成伤机制,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在损伤鉴定中的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38例锄头致颅脑损伤的法医学尸体检验,分析和研究了锄头的致伤规律、损伤特征,提出了锄创的概念,并对致伤物的推断认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2004年至2012年间的118例眶壁骨折的法医学损伤鉴定资料进行分析,旨在阐述外伤性眶壁骨折的法医学损伤鉴定的观点。1案例资料118例眶壁骨折伤者,男性86例、女性32例;年龄12~68岁。所有伤者均为钝性外力致伤,其中拳脚致伤64例(54.2%),棍棒类致伤46例(39.0%),摔倒致伤3例(2.6%),车辆撞击1例(0.9%),致伤过程不明4例(3.4%)。全部行眶壁CT检查,发现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通过对2004年至2012年间的118例眶壁骨折的法医学损伤鉴定资料进行分析,旨在阐述外伤性眶壁骨折的法医学损伤鉴定的观点。1案例资料118例眶壁骨折伤者,男性86例、女性32例;年龄12~68岁。所有伤者均为钝性外力致伤,其中拳脚致伤64例(54.2%),棍棒类致伤46例(39.0%),摔倒致伤3例(2.6%),车辆撞击1例(0.9%),致伤过程不明4例(3.4%)。全部行眶壁CT检查,发现  相似文献   

8.
捅创论(附尸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尖无刃的细长钝器,沿其长轴戳入人体形成的创伤应命名为捅创。国内外现有的法医学书籍很少甚至没有描述过此创,个别作者将其归入锐器刺创。本文作者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不仅该创的致伤物为无刃无尖的棍棒类钝器(如木棍、木桩、手杖、擀面棍、铁锹把、竹竿、筷子、钢筋)而且成伤机制、形态学变化也与锐器刺创不同,应属于钝器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指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特点,探讨如何综合运用临床病历、影像学及法医检查资料对指骨骨折进行法医学鉴定。方法收集2009—2011年进行法医学鉴定的50例指骨骨折,对伤者一般情况、骨折部位分布、骨折形态、致伤物及鉴定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指骨骨折以男性中青年居多,骨折部位以食指和远节指骨为多见,左、右手指骨骨折数无差异。致伤物以刀械类、棍棒类为多见,其次为砖石类。结论致伤物及致伤方式与骨折形态、部位分布及损伤程度均有一定关系,综合分析对指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人体刺创的法医学鉴定分析张春洋刺创在法医临床检案中常常遇到。关于刺伤损害程度的法医学鉴定,在现行轻、重伤鉴定标准中没有特殊规定。本文收集80例刺伤案例,从其特点、并(继)发症与鉴定时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一般资料80例刺伤中,男52例,女28例;16到...  相似文献   

11.
啤酒瓶 ,其瓶颈与人手背的宽度相近 ,利于握持 ,挥动攻击人体 ,可形成钝器伤的特点 ;如瓶破碎 ,用其残端攻击人体 ,可形成刺创的特点。本文作者报道 2例用啤酒瓶致人损伤死亡案 ,并探讨其致伤特点。1 案例资料例 1 男 ,6 4岁 ,餐厅门卫 ,被人发现死于某餐厅大厅内。现场凌乱  相似文献   

12.
闭合性心脏瓣膜损伤的临床法医学鉴定较为少见,笔者自1 994年8月至2 0 0 2年1 0月受理此类鉴定4例,现报告如下:1 鉴定资料本组共4例,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2 6岁~4 7岁。致伤原因:货物惯性移位砸压押运人1例、货场机动车驾驶者故意撞挤人体1例,列车撞击1例,运行货物列车上抛下  相似文献   

13.
螺旋CT三维成像在肋骨骨折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肋骨骨折在法医学检案中比较常见,临床上一般经X线检查(拍片、胸透)结合临床症状即可确诊。但在少数情况下,X线检查却不能发现肋骨骨折征象或难以确诊骨折,以致造成漏诊,给法医学鉴定带来困难。螺旋CT的问世普及,以及三维重建技术被应用于临床,为肋骨骨折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客观检查手段。现就实践中的鉴定案例,结合文献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肋骨骨折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本文共收集10例肋骨骨折,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在22~67岁,平均年龄为35岁。致伤物均为钝器,全部为直接外力作用于胸、背部所致。采用美国Marcon…  相似文献   

14.
<正> 1 案例资料 48例肾损伤系1991年至1999年间的临床法医学鉴定案例。伤者受伤后出现血尿,经治疗,数日内血尿消失。经有关的影像学检查,临床诊断肾损伤。 本组资料,左肾伤者27例,右肾20例,双肾1例;男性34例,女性12例;年龄12~71岁,平均36岁;致伤原因包括刀刺(3例),交通事故(8例),击打(26例),意外摔倒(10例),爆炸(1例)等;所致肾损伤有肾挫伤及肾内血肿22例,肾包膜下及肾周血肿9例,肾裂伤6例,肾碎裂3例、  相似文献   

15.
瞳孔扩大是眼部外伤常见的症状表现之一,在临床法医学的鉴定中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就我院法医鉴定中心1993年1月至1996年12月间所遇到的11例外伤性瞳孔扩大的案例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外伤性瞳孔扩大法医学鉴定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供同行们参考。资料分析1.一般资料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7~66岁。其中10岁以下的2例;11~20岁1例;ZI~30岁2例;31~40岁三例;41~50岁2例;51~6O岁1例;6O岁以上的2例。农民3例;工人5例;学生1例;儿童2例。均为单眼受伤。其中左眼9例,右眼2例2.损伤类型及致伤物全部为眼部钝挫伤。其中拳击5…  相似文献   

16.
郑亚军 《证据科学》1999,6(4):179-179
刺创的检验中,常需对致伤工具的特点作出分析,如有无刃部,单刃或是双刃,我们在尸检中发现单刃刺器的刺创常出现变异的复杂形态,本文报告3例,并对如何排除干扰,正确推断刺器特征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国暴力性伤害损伤特征. 方法调查四川省8个市县1990~1997年公安局登记在案且经过法医学鉴定的所有暴力性伤害案件2 855 例,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伤者及侵害者均以青年男性为主, 20~39岁多见.文化程度在伤者以中专及中学多见,侵害者则以小学文化水平为主.致伤方式最常见的为钝器伤,其中拳打、脚踢最为多见(57.2%).损伤部位以头面部最为多见(37.3%).损伤类型多为挫裂创及刺、砍、切创(40.3%).损伤程度以轻伤多见(42.4%). 结论[ HT 根据暴力性伤害特征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对我国社会治安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2 855例暴力性伤害案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国暴力性伤害损伤特征. 方法调查四川省8个市县1990~1997年公安局登记在案且经过法医学鉴定的所有暴力性伤害案件2 855 例,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伤者及侵害者均以青年男性为主, 20~39岁多见.文化程度在伤者以中专及中学多见,侵害者则以小学文化水平为主.致伤方式最常见的为钝器伤,其中拳打、脚踢最为多见(57.2%).损伤部位以头面部最为多见(37.3%).损伤类型多为挫裂创及刺、砍、切创(40.3%).损伤程度以轻伤多见(42.4%). 结论[ HT 根据暴力性伤害特征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对我国社会治安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臀部刺创致死 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新华 《法医学杂志》2001,17(3):159-159
在法医学检案中,臀部刺创导致死亡的并不多见。笔者在检案中收集到以下 2个案例,现报道如下。 1 案 例   例 1:某男, 24岁。与他人争吵时被刺伤右侧臀部,当即到医院行臀部伤口缝合术, 2小时后,伤者感腹痛, 4小时后出现休克,继之死亡。尸表检验所见:头顶部见一 4cm长裂创,创缘整齐,创角锐,已缝合;右侧臀部见一 2.5cm长裂创,创缘整齐,创角锐,已缝合。解剖见:腹腔内积血及盆部腹膜后血肿,积血量约 2 000ml;右侧臀部刺创呈贯通性,通过坐骨大孔达盆腔内,右侧髂内动脉和髂内静脉均破裂,破口边缘整齐;头部解剖见头顶部…  相似文献   

20.
正伸展创(extension wound),是人体皮肤因过度伸展形成的浅表性皮肤裂创[1],也可被称为纹状表浅撕裂(striatelike superficial tear)[2]、伸展痕(stretch marks)[3]或细小平行损伤(small parallel injury)[4]。根据其形成机制、发生部位、损伤形态等特征进行认定,对案件性质和致伤过程的推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43例案件中的伸展创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法医学实践提供借鉴。1案例资料一般情况从2006至2012年检案中收集43例涉及伸展创检验的案件,其中交通事故37例,高坠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