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008年的第一个月,在青岛打工17年之后,来自山东沂南县农村的皮进军拿到了平生最高的一笔月薪:7378元。这超过他刚进城打工时月收入的20倍。 皮进军17年的工资收入“路线图”,反映了他从一名农民轮换工到合同制工人、再到获得城市户口的命运变迁,折射出城市对农民工从“经济上接纳、体制上排斥”到“政治上尊重、政策上扶持”的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2.
2017年3月24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发生在19年前的一起故意杀人案.当时17岁、如今已37岁并娶妻生子的被告人徐毅隐藏了19年的秘密终被揭开. 不堪回首的往事 徐毅原姓张,出生在河南,5岁时其父去世,母亲带着他改嫁,他便随继父姓改名为徐毅.1996年,北京市平谷区一家服装厂到河南招工,时年16岁的徐毅报了名,只身来到北京打工.打工期间,他认识了范天.服装厂放假期间,无处可去的徐毅便跟着范天到其朋友杨勇位于平谷区的一处租住房内生活.  相似文献   

3.
牛男 《检察风云》2004,(21):36-37
2004年8月5日,武汉市江汉区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打工律师”张双亮有期徒刑8年,并处以罚金2万元。曾经,张双亮在武汉还是一个名人,他免费为打工仔和打工妹打赢过很多官司,也为自己赢得了“打工律师”的美称,并被评为“武汉市首届十大杰出外来务工青年”。然而,张双亮的人生轨迹为何会发生这么大的起落呢?哭了,穷孩子辍学到武汉打工张双亮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至今,在他的记忆中母亲的身影很模糊,因为母亲由于患结核病无钱治疗而永远离开了人世。那年,他才二岁。时隔一年,父亲又得了一种眼病,也因没钱治疗,右眼失去了光明。接着…  相似文献   

4.
辍学打工帮朋友义气杀人 王中化于1971年春天出生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城关镇的一个农家.他是家中的长子,下面有一弟和-妹. 在家务农收入微薄的王家父母养育3个孩子已是不易,再同时供应3个孩子上学,生活更是艰难.王中化上学到高-下学期,因不忍心看到父母过度操劳早生华发,毅然决定辍学外出打工.  相似文献   

5.
打工路上流浪半个中国 水道宇的不幸是从他偷跑出家开始的。 水道宇是湖北省枣阳市太平镇秦岗村人.2006年3月6日夜12时左右,水道宇悄悄翻出自家院墙,背着妻子莘秀梅出去打工。水道宇患有间歇精神病。虽然不发病时他和正常人没有两样,但妻子还是怕他到外面打工会发病出意外,  相似文献   

6.
梧槐 《政府法制》2006,(10):42-44
2006年4月1日,一名二十多岁的男子来到位于郑州市花园路的新闻大厦17楼,找到河南商报社的记者,求助说,他大学毕业后被一位富姐包养,被迫签下一纸“出租协议”,即有偿为富姐“打工”5年,富姐分期付他100万巨款。不想该男子在“打工”两年后反悔,坚决和富姐中断关系。可富姐不依不饶,拿着“协议”劝他回头是岸,否则要将他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7.
据《中国青年报》9月16日报道,1987年从湖北到东北打工的农民工王晓桥.经过18年的艰苦磨难和体验,终于觉醒和认识到农民工只有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团结的集体力量.才能维护和保障自己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其他权益,而表现这种集体力量的最好形式就是“农民工工会”。他经过多年的自我学习和宣传鼓动,终于说服他的20多住农民工同伴同意筹建“农民工工会”。于是,他回到家乡所在地湖北省云梦县,向县总工会申请成立农民工工会、、很幸运,王的请求获得县总工会的批准,同意他将这一工会组织依附于该县沙河乡乡政府。因为王和他的20多位同伴都在东北打工,因此将此工会命名为“云梦县沙河乡农民工工会联合会东北办事处一分会”。随后,  相似文献   

8.
打工三年没挣钱,惨遭虐待手致残,生性懦弱老板欺,法官面前泪涟涟……这就是安徽打工汉李友胜在沈阳的一段不幸遭遇。 2001年4月,当这位被老板告到法院的打工汉得知二审法院终审判他胜诉的结果后,激动地泪如泉涌,便咽着向记者诉说了他如何惨遭私营老板黑心虐待被逼致残,如何拖着赢弱的残肢,艰辛度日,在富有正义感的律师和当地老乡的帮助下,如何与老板将这场官司进行到底的曲折经历…… 三年包身工,血汗被淘空 今年46岁的李友胜可以说是个命苦的人。他出生在安徽阜阳县邵营乡大李庄  相似文献   

9.
2014年8月的一天,一起离婚案在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法庭上审理未结,法庭外却出现意外情况,一位小伙子对着法庭大骂被告人.这位小伙子与这起案子有什么关系?他为什么要骂被告人呢?这事还得从他到北京打工说起. 受人恩惠 久思回报 从小爱看武侠小说的丁洋在朋友眼中是个豪爽义气的东北爷们儿.高中毕业后,他没考上大学,只身来到北京开始北漂生活.  相似文献   

10.
夏小冬,时年27岁,曾在北京当武警三年,复员后没有回原籍,而是留在京城打工.1992年,他与打工的同乡王芳结婚,婚后生有一男孩儿,一直在老家父母处寄养. 1995年1月,夏小冬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刑7年,于同年6月17日被送到北京市外地罪犯劳教人员遣送处,等待遣送回原籍服刑.  相似文献   

11.
韦良宽虽然只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年轻教师,但他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跟其他的年轻人一样,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晋升的机会,但是当理想遇上现实工作的平淡以及生活的挫折时,他选择赌马来调节自己低迷的心情,在走进看守所的时候,他才明白生活像是一条单行道,走到现在是回不去了。平淡生活梦想远去韦良宽2000年从广西柳州财经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来宾市兴宾区良塘乡中心小学。当时一般专业基本不再包分配,就连大学毕业都已是自谋职业,作为中专毕业的他能有机会分配到一份工作已是值得庆幸了。韦良宽在去到学校报到时,学校已经放假,直到年底才正式办理了相关手续。在此期间,韦良宽又到柳州的一家公司打工,在打工的半年里,  相似文献   

12.
朱成兴  吴姗怡 《方圆》2023,(15):44-45
<正>虽然隐约感觉到“不对劲”,但王超等6人还是心存侥幸,萌生了到柬埔寨“发财”的想法“不要相信什么境外‘高薪招聘’,那边不是天堂,是地狱。”差一点命丧国外的王超在向办案检察官回忆起他在柬埔寨“打工”的经历时,至今仍然浑身发抖,心有余悸。  相似文献   

13.
王猛 《法律与生活》2010,(19):18-19
第一份工作在广西 今年21岁的魏文通(音译),在短短2年时间里,就先后两次进人中国境内,从广西、广东到浙江,都留下了他打工的足迹。  相似文献   

14.
一位涉世不深的农家孩子,怀抱打工挣钱补贴家用的朴素愿望出门,岂料先后被不法工头欺骗,直至身陷孤岛1年零6个月,此间,他受到了难以想象的精神和肉体的磨折。从艰难挣扎到麻木认命,他的辛酸再次揭示了农民工打工路上的纷然血泪,也引发我们对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韩芳 《法庭内外》2013,(11):17-19
20年前,从四川到和田打工的农民工周福因工伤瘫痪在床。 20年来,为得到工伤补偿,在热心人的帮助下,他坚持司法维权。 20年后,法院判决他一次性获赔250万元,还可按月领取3900余元伤残津贴。  相似文献   

16.
当涂县丹阳镇无业青年钟某,为减轻处罚,自作聪明地隐瞒了两起重大盗窃案。可他的“聪明”却换来这样的结局:2月6日,这个再过4天就要入洞房的青年又一次被送进监牢。钟某是丹阳镇童城村人,2001年经老乡介绍到江苏省南京市东山镇一家工厂打工,可他嫌活累钱少,只做了几天便不干了。为找到来钱的“活儿”,他心里打起鬼主意。这年9月15日深夜,他先后窜到东山镇后勤饭店、全天来大酒店,砸碎停放在店门前的汽车玻璃,窃取车内现金、物品价值近6000元。2002年12月,钟某在浙江省临海县一居民区盗窃作案时被抓获。为让自己少坐几天牢,心存侥幸的钟某只  相似文献   

17.
泸家解忧     
我的困扰: 我和我的老公都是湖北人,2005年我们登记结婚,婚后,一起到东莞打工,直到2008年,后来,经过朋友的介绍,我到上海工作,我的老公还在东莞工作,现在,我和他提出离婚,但他不同意,我想要到法院起诉,在上海起诉可以吗?  相似文献   

18.
今年29岁的彭勇1976年出生在乐山市井研县一个极其偏僻落后的山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 1991年夏天,彭勇以出色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这时,他却选择了退学,因为哥哥还有一年就要参加高考,家里实在没有钱供兄弟俩同时上高中。“爸妈,我去打工吧,等我挣了钱再回来上学。”可他的话音刚落,就遭到哥哥的反对:“不行,你还小,我是哥哥,要打工也应该我去。”  相似文献   

19.
云日  兆雷 《检察风云》2006,(5):64-65
虽然他不是律师,但是他曾30余次受托于危难之中,为家乡在外务工农民依法索赔达60余万元;虽然他不是法官,但是在这个偏僻的山乡,从夫妻不和到邻里纠纷,大事小情都经常要先请他公断是非曲直。因为他的正义感和责任感,本县外出打工的许多农民工,遇到了困难也慕名找上门来,请求他伸出援助之手,而他从不计报酬倾力相助。2005年岁末,记者走近了这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现年55岁的江西铅山县虹桥乡江家村党支部书记、县人大代表刘国清。苦学法律赢得“农民律师”美誉1951年6月,刘国清出生于铅山县虹桥乡江家村一普通农民家庭。他在读初中时遭遇“…  相似文献   

20.
“硕士村官”缘何败走麦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晶 《政府法制》2008,(18):46-47
1992年,硕士研究生、28岁的杨本伦主动放弃了国家人事部的工作,回到家乡当了一名村支书,成为我国首位“硕士村官”。6年后,屡屡受挫的杨本伦伤心地离开农村南下打工。最近,已经弃政从商的杨本伦对笔者畅谈了自己当村官6年的收获与失误。“当村官,是我人生中的重要经历,至今没有后悔过。”他说,现在我国选聘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对于农村和大学生都是双赢之举,但愿他的经历能够对大学生村官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