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8,(5):42-43
一百年前,有识之士在《天津青年》杂志发表文章,提出三个期待: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枚金牌?中国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从1908年到2008年,历史的回声穿越了整整一个世纪。如今,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想已经化为一个让世界为之赞叹的现实。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无疑将铭刻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这场中华民族等待了一百年的盛会,不只是圆了一个体育梦,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遗产,也开启了走向现代化的一段新征程。  相似文献   

2.
《今日广西》2008,(16):16-17
一百年前,《天津青年》提出疑问:什么时候我们能派一名选手参加奥运会?什么时候我们能夺一枚奥运会金牌?什么时候我们能举办一届奥运会?  相似文献   

3.
南山 《今日海南》2008,(9):48-48
1908年,时任南开大学的校长张伯芩在《天津青年》上向全国人民提出了三个热门话题:1、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派一名选手参加奥运会?2、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3、中国什么时候才能举办奥运会?  相似文献   

4.
乌格 《中国减灾》2008,(8):26-27
北京奥运会胜利闭幕了。然而不久前。还曾有人抱怨北京的安保过严,“令奥运变得无趣”。 面对这些“杂音”.人们不禁要问:与我们实行的安保措施相比,以往历届奥运究竟实施了怎样的安保措施?  相似文献   

5.
罗世华 《今日广西》2008,(12):18-19
距离奥运会越来越近了,柳州有不少运动员在国家队集训角逐奥运入场券。近日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国家队集训的柳州籍运动员有篮球项目的朱芳雨、体操项目的江钰源、田径项目的温永毅及举重项目的陆永,共4人,他们均有希望进入奥运会。 这4项体育项目奥运入场券的角逐异常激烈,他们能否进入奥运“大名单”虽尚未有定论,但从近来一些消息分析来看,将有柳州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并非不可能。 历史上,柳州籍运动员在篮球、体操、田径与举重项目上最好的成绩是怎样的呢?通过了解这个问题,也许能对柳州籍运动员能否进入奥运窥知一二。  相似文献   

6.
肖军忠 《半月谈》2004,(19):5-65
雅典奥运会期间,年幼的儿子也成了一个“奥运迷”,每当中国队又有金牌“进账”的时候,他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一番。然而,儿子一天忽然发了一问:“我们中国的‘武林高手’都哪儿去了?如果让他们去跳高、跑步、踢足球不是很好吗?肯定能拿好多金牌!”  相似文献   

7.
后奥运时代的典藏和想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奥运会短短的16天相聚里,来自全世界的人们打破了语言和肤色的界限,犹如兄弟姐妹般共同庆祝、共同分享。当北京奥运会圣火熄灭的时候,作为中国人,我们又应当给世界留下怎样的身影和回忆呢?  相似文献   

8.
现在如果有人问:北京人都在干什么?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又是什么?人们肯定会说,那还用问吗?肯定都在做着与奥运有关的事情.谈论的也是与奥运相关的话题。可奥运之后,它能给北京留下哪些永远抹不去的“印迹”呢?  相似文献   

9.
1、第一位接到奥运会邀请书的中国人是清朝的光绪皇帝(1896年),但因慈禧太后及其幕僚不知“田径”为何物,未派人参加首届奥运会。 2、第一个支持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政界人物是张学良将军,他曾在第10届奥运会时资助了1600美元。 3、第一个传送奥运会圣火的中国人,是美国华侨苗蟾女士,她参加了第23届奥运会的火炬传递。 4、第一个赢取奥运会金牌的运动员是许海峰(自选手枪),第一位金牌女将则是吴小旋(小口径步枪),两人同时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创先河。 5、第一支获得奥运会金牌的球队是参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中国女排…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五千年,百年奥运情。当北京奥组委从雅典奥运会上接过奥运旗帜的那一刻起,每一个中国人都肩负起一份使命。如今,全国人民都翘首以待北京奥运会开幕的那一天。现在,正是我们首都建设者用双手和智慧,努力为中华民族圆梦的时刻。世界给我们惊喜,我们创世界奇迹。奥运场馆是运动员的赛场,更是首都建设者的舞台。2005年6月,我荣幸地成为奥运工程建设者中的一员。我们承建的国家会议中心工程,  相似文献   

11.
夏燕 《观察与思考》2008,(14):21-22
8月8日,北京奥运会将在“鸟巢”拉开帷幕。作为正在加快建设中的体育强省,浙江与奥运有着怎样的渊源?代表浙江征战的运动员又能否争得新的荣誉?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浙江省体育局局长李云林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2.
火什么时候出现的?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了,我们只能从神话故事中找到一些古远的痕迹:在东方有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在西方亦有普罗米修斯教会人类使用火的传说。可见,火对东西方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起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火带给人类的是光亮、是希望、是改造自然的武器,是人类精神的传承。当现代奥林匹克诞生之时,火成为了奥林匹克精神的象征,它传递的是希望、和平、友谊。奥林匹克运动会已不仅仅是一场运动的竞技,更是一种人类精神的盛宴!能够成功举办奥运会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证明,更是这个国家无尚的荣耀。  相似文献   

13.
《精神文明导刊》2007,(8):10-10
近百名青少年运动员体验奥运之旅 近百名香港青少年运动员4月5日前往北京,了解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筹备工作并将与内地运动员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4.
辣手     
学习好总是家长、老师、社会以及学生本人追求的重要目标,这本无可厚非,就像运动员都想在伦敦奥运会上拿金牌,警察都想擒住周克华这样的要犯,科研人员都想获得诺贝尔奖一样。可学习好又是为了什么?学生回答得也很有逻辑:学习好得高分——得高分进名校——进名校机会多——机会多赚大钱!这临门一脚,怎么就最终落到赚大钱上了?!难道我们教书育人让孩子形成的价值观真的只有“向钱看”了?!  相似文献   

15.
老师: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情都是十分激动的,我想到时候我们这些在北京的保安员不仅要为奥运安保做贡献,同时在我周围有一些朋友还非常想报名成为奥运会志愿者,为奥运会的顺利召开发挥一点作用,但不知道的是要当志愿者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报名?北京奥组委将为志愿者进行怎样的培训?志愿者的服务对象包括哪些?北京奥组委为外地来京、国外来京的志愿者提供怎样的工作条件和待遇?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我们迫切想知道的,请老师一定要给予解答。一名普通的北京保安:苏延平2006年8月12日苏延平:你好!首先要对你和你…  相似文献   

16.
秋闻 《今日广西》2008,(6):48-49
奥运会冠军、乒乓球大满贯得主王楠正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拼搏。作为一名29岁的“高龄”选手,作为中国乒乓球队惟一已经结婚的现役运动员。王楠付出的注定要比别人多得多。她说:“我就是要看看自己还有多少潜力可以挖掘。”王楠之所以能够以如此特殊的“身份”征战,当然少不了坚强的后盾——她的老公郭斌。幸福的爱情和婚姻,是王楠坚持下去的源泉。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浙江》2008,(15):21-23
在北京奥运会上,将有26名浙江籍选手参加10个大项的比赛。其中曾参加上届奥运会的运动员有10名,获得奥运会冠军4名,首次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为16名。与上届雅典奥运会的20人相比,浙江选手刷新了奥运会参赛选手的纪录。  相似文献   

18.
自从1896年,为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在又一次雅典奥运会的圣火熄灭时,整整经历了108年。非常令人遗憾的是:一百多年来,盛大的运动会从未在中国举行过。我曾经不止一次的梦想,什么时候奥运会将在我们中国举行呢?  相似文献   

19.
早期的奥运会没有太多的安全问题,完全是一个其乐融融的轻松气氛。现代奥运会从一开始甚至被赋予了消弭争端、缓解战争的神圣使命。1900年、1904年的第二、三届奥运会甚至跟着国际博览会一起轻松,轻松得连参加者都没意识到自己是在参加正宗的奥运会。第三届奥运会埋下种族歧视的后患现代奥运会遭到国际恐怖主义危害可追溯到1904年圣路易第三届奥运会上。圣路易城是历史上美洲皮毛交易的大市场,恰逢那一年世界博览会也在圣路易召开,于是博览会和奥运会同时举行。圣路易第三届奥运会于1904年7月1日至11月23日举行,历时四个多月,是奥运会…  相似文献   

20.
《时事资料手册》2008,(5):49-53
北京奥运会,群星闪耀。在这个光荣的舞台上,无论是老将,还是新秀;无论是运动员,还是教练员,他们创造奇迹,放飞梦想。限于篇幅,我们只选择了部分人物。让我们和读者一起,感受他们所体现出来的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