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蕊 《贵州民族研究》2016,(12):217-22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延续民族生命的血脉。朝鲜族语言是朝鲜族文化的重要依托,保护朝鲜族语言事关朝鲜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社会文化急剧转型的今天,作为少数民族语言的朝鲜族语曾陷入危机,为了朝鲜族文化的传承,学者们开始意识到保护民族语言和促进民族语言可持续发展的迫切性。在此回顾朝鲜族语言的历史发展历程,分析新经济形势对朝鲜族语言的冲击,从而提出如何保护和促进朝鲜族语言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目的是从朝鲜族语言的可持续发展中得出民族语言可持续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有中华民族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
安蒂娜 《前沿》2013,(12):134-135
近年来,赴日的中国维吾尔族数量虽不断增加,但对于日本社会而言,维吾尔族依然是一个比较生疏的存在.可以说,在由单一国民文化组成的日本社会里,维吾尔族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其文化的“特殊性”往往会受到特别的关注,而这种“特殊性”性又体现在在日维吾尔族的社会适应过程及方式中.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同样是维吾尔族,因出身地和所受教育模式的差异,其在日本社会中的适应过程及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主要从语言、文化、适应心理、家庭教育方式的选择等四方面,探讨在日维吾尔族的文化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3.
古朝鲜族源神话与古代朝中文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朝鲜族源神话与古代朝中文化关系陈蒲清古代朝鲜民族,是由很多部落联盟经过长期历史融合而形成的。中国古代把渤海沿岸直至日本列岛的广大地域,称为东夷区。古朝鲜属于东夷的范围之内。古朝鲜族大致可分南北两大支系。从辽河流域东北至朝鲜半岛大同江流域一带,属于北...  相似文献   

4.
延边州大力创新社会管理,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形成了许多具有本地特色的新亮点。一是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社会管理创新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延边是我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区,1994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移民的社会融入是少数民族与迁入地的社会交互、适应与调试过程,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移民、商品经济流动移民、跨族通婚移民三种主要类型,蕴含了移民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与社会关系融入的独特内涵,对此本文从哲学角度阐释了移民少数民族社会"先成人"与"生成人"的辩证关系,论述了少数民族移民基于原有历史文化抽离的分裂阵痛,通过反映少数民族社会疏离感与异质感的困惑,揭示民族性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根本哲学命题。  相似文献   

6.
彝语社会语言学研究概况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彝族社会语言学研究分为起步阶段和初步发展阶段。70年代以来,广大学者注重把族的历史文化与语言相结合,拓宽族语言研究领域,取得显著实绩,促进了社会语言学和民族语言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九一八事变后,聚居东北的朝鲜族同胞在中共满洲省委的领导下,与其他民族一起,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同日本侵略进行了十四年的殊死搏斗。每支抗日队伍的初创,无不有朝鲜族同志的积极参与;在师团两级领导中,朝鲜族同志占了很大比例;广大朝鲜族战士,构成了抗日队伍中坚力量的重要部分;而为数众多的朝鲜族群众,则更为抗战胜利付出了高昂代价。朝鲜族同胞以其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卓越表现,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坚持和抗战胜利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体现出这个民族的英雄品格和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8.
徽州社会及其凝聚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社会,除了客家社会,最著名的便是徽州社会。徽州社会不仅是个典型的移民社会,而且是个典型的中国文化传统的宗族社会。在徽州移民的宗族社会的形成与延续中,亲情与崇把祖先的宗教礼俗发挥了特有的凝聚作用。而由其“聚族而居”的宗族制与宗教生活的多元性,徽州社会不仅表现出稳定性与持久性,还表现出宽容性与开放性。这也正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性所在。俄州是一个移民的宗族社会徽州移民社会,形成于中原土族的举族迁入与聚族而居。徽州六县(敦、林宁、要源、祁门、绩溪、黔)处于万山丛中,原是古山越居地。三国时…  相似文献   

9.
东亚国家的历史伤痛“丝绸之路经济带”应当从亚洲东部开始,首先关注的应当是中、日、朝、韩的经济一体化。历史上,中国与朝鲜、日本的文化融合度最高,往来最多。然而,由于近代历史问题,中日友好邻邦这一伙伴关系现已不存在了。朝鲜也出于种种原因与中国保持距离,韩国与中国则暂时走到了一起。所以,“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0.
跨界民族的不平衡发展是一种重要而复杂的社会现象,主要体现在族群规模、经济发展、政治认同、社会适应与文化流变等方面.研究表明,跨界民族的政治认同倾向、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适应程度对族际关系的影响最为重要.同时,族群规模和文化流变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纪明国 《友声》2012,(4):31-31
<正>9月13日,以韩国庆山市住民生活支援局局长安相达为团长的韩国庆山市政府代表团抵达内蒙古扎兰屯市成吉思汗镇红光朝鲜族村,向扎兰屯市朝鲜族民族博物馆赠送了17件陈列品。此次是韩国庆山市政府第二次向扎兰屯市朝鲜族民族博物馆赠送陈列品,赠送的陈列品包括小饭桌、民俗画、传统刺绣、纸工艺品、斗笠等17件。这次赠送的陈列品填补了扎兰屯市朝鲜族民族博物馆生活用品和工艺品的空白。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出现以高中时髦女生为主流的时尚现象.人们追逐她们的时尚选择.这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低迷,人们购买力下降,中学女生能够以低消费创造出美感;大学女生面对工作压力,无暇参与引领时尚的竞争;日本人具有娇宠的社会心理."酷族"现象冲击了传统的时尚理论,表明以追求差异为旨趣的时尚观念正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特点."酷族"现象也反映出日本社会的审美视角的独特性.应承认,在现代社会多元文化共存的背景下,"酷族"的存在的确制造着流行现象.  相似文献   

13.
建设中国朝鲜文出版物公共服务体系和阅读平台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这是满足朝鲜族群众基本阅读需求和基本文化权益的需要。在文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和国外文化市场冲击的压力下,筹建以农  相似文献   

14.
江冶 《半月谈》2005,(1):85-86
日本政府20014年12月10日推出了确定未来十年日本安全保障和国防建设走向的新《防卫计划大纲》。新防卫大纲在“日本周边安全环境”一章中提到了两个国家的名字:一个是至今仍未与日本建交的朝鲜。以往在谈及周边威胁时.日本总是拿朝鲜说事,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伊拉克战争告一段落,朝鲜核问题再度突出,而且正在变得日趋复杂。美国和朝鲜相继采取一系列针锋相对的对抗措施,使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再度加剧。国际社会为此展开了紧张的斡旋。8月1日,韩国宣布,朝鲜已经同意举行由中、朝、美、韩、日、俄参加的有关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当天也通过其发言人发表声明,对就朝鲜核问题举行由朝鲜、美国、中国、日本、韩国和俄罗斯六国参加的多边会谈表示欢迎。  相似文献   

16.
<正>乘东学党起义设计出兵朝鲜1894年5月初。朝鲜东学党起义蓬勃发展,大败宫军。朝鲜鉴于局势危急,拟请中国派兵助剿。根据中日《天津条约》规定:"将来朝鲜国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中、日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文知照,及其事定,仍即撤回,不再留防。"中国派兵很可能促使日本也同时派兵,因此,清政府和朝鲜政府在派兵问题上均态度谨慎。日本却乘机怂恿中国出兵。日本驻朝代理公使杉村溶奉命多次向清政府驻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袁世凯表示,盼望中国"速代戡"。日  相似文献   

17.
日据初期台湾稻米输日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台米生产和输日问题是日据时期台湾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日本学者和台湾学者在这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战前日本学者川野重任在他的名著《日据时代台湾米谷经济论》中指出了日据时代台湾(和朝鲜)稻米问题的社会意义,即日本本土稻米供应不足时  相似文献   

18.
王东 《观察与思考》2009,(19):56-57
6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朝鲜进行第二次地下核试验通过决议,对朝鲜采取制裁措施,尔后朝鲜的一连串强烈反应导致朝核与朝鲜和美韩关系危机进一步升级。正值朝核与朝鲜同美韩关系危机不断升级之际,8月初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突然访问朝鲜,成功斡旋了美国记者被扣押问题;紧接着,韩国现代集团会长玄贞恩访问朝鲜,  相似文献   

19.
域外传真     
关系解冻?朝鲜要日本首先赔礼道歉并补偿捕鲸不得人心日本金钱买选票失败撤军,美国国会拒设时间表江河日下,工党人士多数希望布莱尔主动退位6月13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在平壤发表谈话强调,在解决朝鲜和日本的关系问题上,首要的是日本向朝鲜作出令人信服的赔礼道歉和补偿,而不是纠缠于早已解决了的“绑架问题”。这位发言人称两国关系的本质是被害者和加害者的关系。在历史上,日本曾强征了840多万朝鲜人,残杀了100多万朝鲜人,并强迫20万朝鲜妇女充当“慰安妇”。朝方认为,无论从程序上还是从道义上讲,日本都应该首先对过去的罪行赔礼道歉,并对…  相似文献   

20.
日本是一个岛国,有其独特的历史传统和社会习俗。赵军、沈洁赴日本学习研究已有10年。他们以社会学、历史学的审视观,对日本社会进行分析思考,撰写了《日本的社会与人》一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版)。该书以清新朴实的笔调,勾画了日本民族的特点。作者在书中写道,日本民族是个暧昧的民族,日本文化是多元的文化,日本政治是飘流的政治。总之,日本的社会矛盾与和谐并存。在日本,寺院星罗棋布,人们不时可听到远处传来的占刹钟声,这给人一种历史的凝重感、然而,当看到寺院的主人——现代的和尚们,携娇妻爱子,驾着豪华奔驰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