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孟婷 《淮海论坛》2007,(1):40-42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人才问题。中国历史上朝代兴衰更替的过程中均活跃着一批英姿勃发的英雄人物。具体到历史上的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繁荣时期,围绕在开明君主周围的智能超群的人才功不可没。反观任何一个行将就木风雨飘摇的王朝.可以发现,统治者对人才的忽略和贬抑构成积贫积弱的根源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讲,用人问题是造就“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周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唐朝是我国的盛世,李唐时代的李世民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我读过《李世民传》,深知李世民不仅具有雄才大略,而且非常开明。他和谏臣魏征的关系,是大家熟知的,和贤相房玄龄、杜如晦的合作也是非常成功的:一千多年来,人们一直盛赞李世民,同时也盛赞魏征,称赞房玄龄、杜如晦,李与魏,房、杜,在当时就是主明臣贤两相悦的。历史上这样的例子远不止一个,  相似文献   

3.
凡行大事业.必有呔人才。有作为的封建帝王无不懂得人才是事业之根本.选拔和使用人才事关兴国安邦。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以封建政治家少有的胸怀和气魄,将各种各样的人才收拢到自己身边,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群体.促进了唐王朝向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时代迈进.出现了有名的“贞观之治”。  相似文献   

4.
二十七岁时,李世民登基,这位完全是军人背景的皇帝,却奠定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文治盛世格局,道理何在呢?  相似文献   

5.
段骏 《当代广西》2013,(9):27-27
近年来,柳州市各企事业单位广泛实施"师带徒"制度,让企事业内部经验丰富、有良好管理技能的管理者或技术专家、技术能手,与青年技能人才以协议的方式确定师徒关系,通过"师承"的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学习计划,并达到要求具备的水平。这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十年磨一剑"式"学徒制"模式,探索出一条让青年技能人才快速成长的新模式。作为工业城市,柳州市的发展需要一大批高技能人才。近年来,柳州市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有关精神,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能力建设、推进培训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6.
史源 《政策瞭望》2007,(5):56-56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他在位的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封建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人口明显增长,社会生活比较稳定,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有名的“盛世”,因此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形成,显然与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李世民常以“亡隋为戒”,  相似文献   

7.
孙文友 《今日浙江》2010,(15):48-49
近年来,湖州市全面实施"增强‘三力’、奋力崛起"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经济转型升级,组织实施以"南太湖精英计划"为龙头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该计划自2008年启动实施以来,在湖州重点发展的生物医药、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累计引进海外创新创业型领军人才及其团队27个,注册企业24家,实施产业化项目19个,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人才是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加速器",更是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镇海区委、区政府深入实施省委"两富"战略,围绕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目标任务,不断健全人才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努力提升人才工作公共服务水平,为加快建成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强区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9.
康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康乾盛世”则是中国封建社会最著名的治世之一。究其国家大治的原由,不能不说与康熙的人才思想有着极大的关系。康熙深谙政无大小,得人为本的道理,他曾多次指出,“致治之道,首重人才”,“治国家者,在有治人不患无治法耳...  相似文献   

10.
浅谈少边穷地区的人才问题刘玄,蔡敏人口素质─-劳动力的知识存量、技能水平和健康状态─-已成为现代生产力生成的最关健因素,而人才则是整个人口中层次较高的一部分,主要指"专业技术人员"。人才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载体,是国家一切资源中最可宝贵的资源...  相似文献   

11.
有数据显示,工作锻炼对人才的成长起到70%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使用是最好的培养"。工作锻炼既包括在一个岗位上持续深入地体验,也包括在不同岗位、不同地域相同岗位之间的轮换,我们称之为"轮岗"。对于"求贤若渴"的成长型公司而言,能让轮岗发挥作用,无疑是让管理人才开阔视野、提升综合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可谓是人才发展的"高速路"。  相似文献   

12.
优化人才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施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和唯一纳入国家西部开发范围的地区.全州八个县市均为国家新一轮重点贫困县(市)。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经济发展滞后等原因,人才“引进难、发挥作用难、留住难”相当突出,人才缺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恩施州正视困难和问题,正确处理优化发展环境与优化人才环境的关系.从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人文环境、机制环境人手,着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有力地推进了人才的稳定、吸引和开发工作,人才成为“强州战略”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3.
企业用人之道:扬长避短吉先进用人有许多学问,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扬长避短”。企业领导者要想有效地识别和使用人才,获得事业的成功,必须把握用人的要诀──“扬长避短”。扬长避短的道理历来为有识的领导者所重视。唐大宗李世民即位不久,让宰相封德彝选拔人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江苏省江阴市以人为本,以才为先,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积极打造人才集聚地和科技创新高地.为经济转型、实现“弯道超越”赢得先机.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04亿元.实现预算内财政收入129.2亿元.江阴市实施“领军人才”战略、实现产业升级转型的做法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的肯定。近两年来.江阴市在连续3次被评为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研究,走出了具有江阴特色的人才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5.
晓费 《上海人大月刊》2004,(10):25-25,30
以党政机关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为主体.以制度体系建设、重点项目推进、服务平台构建为抓手。紧扣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上海将全面推行《上海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行动纲要》。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4,(10):58-58
前段时间,台"行政院院长"江宜桦出席"青年政策论坛"时,面对青年人提出"台湾凭什么留住人才"的疑问,言及岛内薪水虽无法比人强,但有更好的生活环境,盼人才综合考虑留在台湾。这样的答案令人失望,也凸显这些年岛内力推"育才、留才、揽才"政策效果十分有限。这几年,大陆启动进口替代政策,积极扶植本土产业,让两岸产业发展关系快速由互补走向竞合。台湾凭什么留住人才?理应是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最近,笔者带队先后深入湘潭钢铁公司、湘潭电机集团、江南机器厂、江麓机械厂、湘潭电化集团、湖南迅达集团、湘潭继蒙药材公司等20家企业,专门就企业人才环境作了一次调查,了解到了一些现状,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近两年来湘潭企业人才环境有改善这次所调查的20家企业,拥有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共计1.98万名.这些企业近两年来人才环境有较大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人才意识明显增强.20家企业先后共接收本科毕业生305名,引进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业务骨干89名.在接收和引进人才的过程中,涌…  相似文献   

18.
跨世纪青年领导人才初探董振峰(—)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跨世纪领导人才,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性根本大计,也是当前的紧迫性的现实任务。跨世纪领导人才的培养问题,是江泽民,总书记1990年6月12日在全国党校校长座谈会上首次提出来的。跨世纪领导人才,是指在21世纪初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其中包括现任的50岁以下的中青年干部,到21世纪上半叶,科学技术将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党将要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因此,现在就提出培养一代既能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形势,又能高举马列主义旗帜的跨世纪领导人才,无疑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战略思考。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和干部“四化”方针。已被实践反复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它仍然是今天培养跨世纪领导人才的总体素质要求。加强培养跨世纪领导人才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据有关方面调查,某地现有地市厅局级干部平均年龄50.5岁,县处级干部平均年龄50.1岁,据有关方面情况介绍,目前林区干部队伍的老化现象也十分严重,林管局党委常委的平均年龄55.1岁;林管局党政领导干部成员的平均年龄51.9岁;林区处级干部队伍的平均年龄50.79岁,5年内约有30%的同志陆续离开工作岗位等,一些单位和  相似文献   

19.
秦皇岛是个农业大市,农业在该市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来,秦皇岛市人事局积极拓宽服务领域,着力为农业农村经济服务,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取得显著成果。农村人才数量迅速增长。截止1998年底,全市农村专业技术人才达3271人,较1985年增加2.2倍;乡土拔尖人才达15600人。农村人才素质明显提高。全市农村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45人,中级899人,初级1494人,分别是1985年的41倍、3.9倍和2.4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名,跨世纪学术技…  相似文献   

20.
1.突出抓特色,积极推进海洋经济人才整体性开发。一是营造适合海洋经济人才集聚的政策环境、用人环境、舆论环境和服务环境,全市的人才总量、素质、结构有了进一步提高和改观。近五年来,全市共入选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7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6人,博士后工作站3家,引进国外智力16项;二是整合各种资金激励人才。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