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中国妇运》2008,(3):22-24
积极推动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江苏省妇联大力实施“百万妇女大学习”、“百万妇女大转移”、“百万妇女大创业”三大行动,坚持“一手抓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一手抓进城务工妇女文明程度的提高”,采取系列措施,扎实推进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运》2004,(12):12-13
2001年以来,江苏省各级妇联采取系列措施,扎实推进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去年以来,她们坚持“一手抓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一手抓进城务工妇女文明程度的提高”。据统计,目前已直接地有组织地转移农村妇女劳动力近50万人,帮助200多万进城务工妇女提高综合素质,推动了农村妇女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一、构建联动机制,促进农村妇女劳动力有序转移构建上下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妇联系统网络健全的组织优势。把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作为开展转移工作的重要环节。江苏省各级妇联将组织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强领导,集中力量推进。…  相似文献   

3.
湖北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农业大省,现有农村妇女劳动力860多万,占农业劳动力的60%以上。近年来,我们把做好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工作,努力探索组织化发动、市场化运作、一体化服务的路子,在减少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中发挥了妇联组织的作用。2005年以来,全省各级妇联共举办农村妇女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班1153期,培训农村妇女劳动力24.5万人,转移14.3万人。我们的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社会的好评。一、注重源头参与,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我们积极推动下,“万名巾帼家政服…  相似文献   

4.
《中国妇运》2008,(3):20-22
在全国开展“巾帼示范村”创建,是妇联组织顺应农村和妇女工作新发展的创新之举,是农村妇女工作实施品牌战略的积极措施,是深化“双学双比”活动的有效载体,也是彰显新农村建设妇女“生力军”魅力的重要途径。我省各级妇联根据《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精神,以提高农村妇女素质为重点,以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为目的,凝聚妇女力量,广泛开展“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妇联紧紧围绕“三农”问题,把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作为工作的重点,把“小额信贷促增收”活动作为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的有效载体,着力帮助广大农村妇女解决在发展中存在的资金短缺这一“瓶颈”问题,带动了一批又一批农村妇女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仅去年,全省共向农村妇女发放小额贷款2亿多元,使5万多农村妇女受益,回收率达到100%。今年第一季度向农村妇女发放小额贷款已突破2.3亿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使小额贷款活动能够扎实深入地开展,有效地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我们发动整合一切力量,全面推动“小额信贷促增收”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论点摘编     
●天津市静海县妇联紧扣经济建设主旋律,在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中实现推进生产力进步的功能。农村妇女是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提高妇女的科技致富能力,使其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推动者,是全县各级妇联开展农村妇女工作的首要任务。为改变农村妇女科技水平与经济发展以及所处地位不相适应的现状,县妇联先后推出了巾帼科技致富系列活动。一是“千万农家女,百项新技术”培训活动。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重点推广了“两高一优”农业开发项目,名特优新品种,种养加新技术技能。各类培训妇女所占比例占40%以…  相似文献   

7.
《中国妇运》2005,(2):48-48
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是新阶段帮助城乡妇女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妇女协调发展的现实要求,是开发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的重要渠道。围绕这一主题,浙江省各地在输送转移就业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大力宣传妇女外出务工致富典型,营造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运》2002,(4):10-11
去年以来,江苏省各级妇联把推动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作为新形势下深化“双学双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建立健全运作机制,积极引导农村妇女走出家门闯天下,离土离乡创新业,使全省8万多农村妇女劳动力有序转移,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妇女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运》2004,(12):14-15
湖南有500多万富余女性劳动力,省妇联提出了“百万妇女出三湘,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口号,下发了《关于组织广大农村妇女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通知》,将100万劳务输出任务分解到基层,要求各级妇联组织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促进城乡妇女协调发展的一件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全省各级妇联积极行动,把发展劳务经济列入工作考核目标,配合劳动、农业等部门狠抓落实。今年上半年,全省劳务输出妇女达430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0万人。为了帮助外出务工妇女树立自强自信、敢闯市场的信心,掌握一技之长,全省各级妇联积极开展了转移培训。一是“换脑子”,帮助…  相似文献   

10.
王颖 《中国妇运》2005,(1):37-38,33
一、总体设计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妇联紧紧围绕“三农”和市委农业“三分战略”(其中三分之一实现劳务输出),以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为目的,以宣传发动为先导,以教育培训为基础,以市场对接为前沿,以权益维护为保障,发挥妇联组织优势,强力推进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引领农村妇女走出家门,离土经营,走劳转致富之路。二、方案内容(一)强化宣传引导,树立劳转致富理念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先导作用,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展开舆论攻势,重点开展四项宣传活动。一是开展跟踪采访专题报道活动。春节前后,组成回访组带着记者四赴北京、三进大连跟踪采访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妇运》2008,(3):18-20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近年来,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妇女劳动力已占65%以上,成为推动河南农村发展的主体。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后,河南省妇联立足实际,整合资源,大力实施“巾帼科技星火工程”,在坚持以往常规培训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大规模培训农村妇女、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女农民的可行之路。自2005年“巾帼科技星火工程”启动以来,全省共举办培训班22700多期,累计培训妇女219万多人,帮助65万多名妇女上了致富项目或扩大了项目规模。  相似文献   

12.
《中国妇运》2011,(4):23-25
农村妇女占广东省农村劳动力70%以上,资金短缺是目前制约妇女创业和增收致富的“瓶颈”。据调查统计,目前广东省城乡有创业意愿的妇女近57万人,有小额担保贷款需求的妇女达40多万人。为帮助妇女解决这一需求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刘锦 《今日海南》2011,(11):26-27
农村妇女是农村改革和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她们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进程。如何帮扶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实现发展,是党委、政府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妇联组织关注的焦点和工作的重心。近期,海南省妇联对中部地区六市县的农村妇女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旨在摸清海南中部地区妇女的发展状况,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在加快海南中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同志们:在全党全社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我们召开全国省区市妇联主席工作会议,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妇女九大提出的目标与任务,以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促进城乡妇女创业与再就业为重点,深入研究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发展工作,激励广大妇女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作出新贡献。刚…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妇联把坚持用科技服务帮助农牧区妇女增收致富作为地区妇女工作的重点,从创新干部工作机制入手,积极主动地在妇联系统开展了聘任科技副主席工作。几年来,聘任的县、乡科技副主席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广泛开展系列科技服务,在增强农村妇女的科技意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牧区妇女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加快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妇运》2004,(8):27-27
2000年以来,长治市妇联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深化“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实施“科技致富工程”的实践中,紧紧围绕市委“创环境、调结构、全面建小康”的总体思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提高农村妇女素质为重点,以增加农村妇女收入为目标,转变观念,创新思路,上下联动,狠抓落实,全面实施“十万妇女出太行、十万农户达小康”的战略工程,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全市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达13万人,其中,通过各级妇联有组织的输出4.5万人;通过龙头企业、女企业家及项目发展等转移8.5万人。一、瞄准市场,输出带动转…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妇运》2004,(12):16-17
市各级妇联把大力推进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作为促进农村妇女发展的首要任务,以技能培训为切入点,努力提高妇女素质,积极拓展转移空间,切实搞好跟踪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共建立城乡妇女培训基地127个、巾帼中介服务机构114个;2001年以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已直接输出妇女劳动力8万人。一、健全工作机制,倾力打造妇女输出平台一是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市、县妇联都成立了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会人员一齐抓的工作局面并建立了定点联系制度。二是健全考核激励体系。在全省妇联系统率先建立了工作目…  相似文献   

18.
记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党全社会的事业。请问,妇联组织如何参与其中,有所作为?黄晴宜:妇联组织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和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承担着组织、宣传、教育、服务妇女的工作职责。妇联组织在长期的农村妇女工作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妇联组织责无旁贷、大有可为。记者:多年来,妇联组织在农村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取得了哪些成绩?黄晴宜: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建设。我们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大力提高妇女素…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07,(11):33-34
近年来,成都市各级妇联组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推进的城乡一体化中心工作,将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作为城乡妇女同发展、共进步的工作重点,积极探索发挥妇联组织在发展农村妇女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中的作用,通过妇联抓协会、协会带农户,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现有农村妇女3289万,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妇女劳动力已占65%以上,成为推动河南农村发展的主体。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后,省妇联立足实际,整合资源,大力实施“巾帼科技星火工程”,走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大规模培训农村妇女、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女农民的可行之路。一、创新培训新格局河南人口将近1亿,受资金和技术人员缺乏等因素制约,培训工作很难向全面、纵深发展。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后,各涉农部门工作重心进一步下移,为妇联开展科技培训创造了有利环境和条件。省妇联党组决定抓住契机,与省财政厅、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