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共性是政策的核心价值,是保证政策过程和谐的正确价值取向。政策过程和谐既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整体和谐的必要前提。公共性缺失是当前包括我国在内的所有国家政策常见的现象。所以,如何规范政策公共性,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更充分的要素,是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于一项公共政策而言,它的最显著特点就在于它的公共性。而如何实现这种公共性,则需要政策制定者在政策制定之时时刻秉承公平、正义等价值原则。为此,政策制定者们必须增强民主参与程度,建立、健全有效的政策合法化程序与机制。就我国目前而言,如何实现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已经成为我们完成"十一五"规划、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砝码。  相似文献   

3.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和社会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当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当前我国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非对抗性,即绝大部分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是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应被理解为一种固定的社会状态,而是一个不断发现矛盾并不断正确解决和化解矛盾的过程,这个过程永无止境,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享受和谐。  相似文献   

4.
简论政策公共性的价值及规范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性是政策的核心价值,是保证政策合法性、权威性的关键因素。公共性丧失是政策过程常见的现象。规范政策公共性应当从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的观念、完善规约政府行为的制度体系和加强公共政策参与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需要完善与和谐社会目标相适应的社会管理,这是保证社会和谐的制度和组织基础。如何完善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和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在完善社会管理之前,必须认真考虑我国社会管理的价值取向。换句话说,我们必须在观念上首先有所突破,以全新的观念来考虑和完善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6.
公共政策作为政府治理国家的主要形式和重要手段,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公共政策要确立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彰显社会正义基本价值,突出公共性本质特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7.
欧阳兵 《求实》2005,1(9):62-65
构建和谐社会与发展非政府组织两者间具有密切关联度,但在中国的国情下,当前两者并非呈现绝对的正相关关系。我国应确立何种发展非政府组织的政策指导思想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一是要明确政治和谐、经济和谐、文化和谐的功能,二是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市场机制培育、人本观念重塑的现状对非政府组织积极作用发挥的制约影响。基于这两个视角,较适宜的政策指导思想应是适度发展非政府组织。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必须对大量的价值现象作出思考,价值问题普遍存在。和谐社会中价值问题的核心是人的价值问题即人与其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得与失、义与利,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发展价值与稳定价值是和谐社会中重要的价值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用和谐文化建设引领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体现了我们党执政宗旨和执政使命的本质要求.和谐,是一种价值取向,是一种文化境界.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我们要深刻认识和谐社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坚持用和谐文化建设引领和谐社会建设,使构建和谐社会的整个过程都展现出应有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社会,其中内蕴着“整合——发展——公正”三位一体的建构原则,是差异和谐化与和谐差异化的逻辑互动。理性、客观地剖析这一“三位一体”的建构原则并为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建议,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虞云耀指出: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从这个角度看,“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全面小康”两者的现实起点一致,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一致。另一方面,和谐是一种社会状态,我们在实现“全面小康”的过程中,通过解决当前发展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促使全面小康的目标在和谐的状态中实现。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相似文献   

12.
陈晓虹 《唯实》2008,(7):38-41
公共政策以“公共性”为其逻辑起点,以公共利益为最终目标,因而,公共政策蕴含着伦理的诉求,影响着政策的目标和执行。公共政策伦理以追寻公共政策之善为旨归,寻求政策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但在实践中,存在着政策伦理的失范。通过确定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在政策过程中的和谐统一,重视公共政策主体的伦理素质建设,提倡公民对政策过程的参与等理路可以寻找到规范政策伦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建立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是当前大学教育中的重要课题。特别是高等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否和谐,是影响高校教育目标实现,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高校的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不仅能产生深远影响,也是建立和谐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是我们目前的重要任务。和谐社会建设与性别和谐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主要性别不和谐因素,提出了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实现性别和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利益格局的转变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社会充满发展活力的同时也面临价值冲突。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共识体系,就要高度重视和谐文化建设,确立社会主义和谐主导价值;始终坚持和谐文化建设,重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创新社会主义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构建中,公共政策的有效选择应该把和谐理念贯穿于公共政策的改革与创新全过程,确保公共政策的和谐性;追求合乎社会价值的公共政策取向标准,确保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提升公共政策设计、分析与执行能力,确保公共政策的科学性;畅通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执行与监督渠道,确保公共政策的公开性。  相似文献   

17.
公平和正义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从伦理学角度讲,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在现实诉求看,社会公正的缺失是我国当前存在的诸多不和谐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此,要通过多种路径选择,推进社会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和谐文化的建设应该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和谐文化建设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着精神支撑作用,和谐文化理念蕴含着时代内涵,建设和谐文化要倡导社会和谐的正确价值取向。培养和谐精神,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立足于现实的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创新和发展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基层政府的公共性仍然是传统"集权公共性"的延续,而所要构建的现代公共性一定是一种"分权公共性"。政府"集权公共性"的弊端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显露无遗。以苏州市X区政府为例,"大政府"大包大揽的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造成了公共服务低层次的均等化;财政经费短缺及人力不足;购买公共服务力度较低;以及即使财政投入不断加大,民众获得感仍然很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将政府传统"集权公共性"转变为现代"分权公共性"。构建基层政府现代"分权公共性"的具体路径包括: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强政府,大社会";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促进其承接政府职能和公共服务提供;公民参与公共服务的政策制定,提升民众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20.
和谐的党群关系,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党群关系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党在中央苏区时期执政的历史经验,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对营造和谐党群关系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