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扬州版图上三分之二是田园,打造美丽中国的扬州样板离不开美丽田园的支撑。省市部署的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263"专项行动、江淮生态经济区战略,对建设美丽田园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打造美丽田园,应让"生态+特色+富民"成为主基调。为此建议:一、认识为基,提升行动自觉。思想决定行动。建设美丽田园,行动自觉是前提是基础,只有内化于心,进而才能外化于行。怎么提升行动自觉,当前应力避"四化"。力避"口号化"。美丽田园建设  相似文献   

2.
特色小镇以特色产业为载体,引领乡村经济发展带动生活富裕,拉动乡村生态宜居环境建设。为促进乡村振兴,要以特色小镇优化空间结构,融合多元产业发展,挖掘文化资源,提升文化品位,改善人居环境,为返乡务工者提供创业平台,使特色小镇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样板。  相似文献   

3.
正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和生动实践。兴化市是省特色田园乡村"首提地",位于兴化西北部的缸顾乡东罗村更是叠加了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和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两个试点机遇。试点启动以来,兴化系统化推进东罗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努力打造村级乡村振兴试验田,引起了省内外各方的关注,初步探索了一条具有兴化特色的试点路子。呈现"碧水东罗"的别致模样东罗村地处兴化市缸顾乡南首,由原东罗、西罗两  相似文献   

4.
沈贵银 《群众》2020,(18):46-47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既是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的直观窗口,又是传承乡愁记忆和农耕文明的当代表达。2017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要求通过试点引领,全面部署实施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建设。2020年,《关于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正式出台,要求“到2025年建成1000个特色田园乡村”。  相似文献   

5.
任凤鸣 《群众》2023,(2):40-41
<正>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美丽江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乡村综合振兴的重要举措和抓手。2017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战略,提出要通过典型引路、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形成政策和资金的集聚效应,建成一批设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社会安定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示范区。2019年召开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进入从“试点示范”转入“试点深化”与“面上创建”。  相似文献   

6.
特色小镇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经济协调发展的"驿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打造特色小镇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应突出特色小镇建设的融合性,依托区域优势加强系统设计,提升特色小镇建设的科技含量,完善配套法律服务与保障,将特色小镇建设成为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6月,江苏省启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可谓是一个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抓手。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原则,2017-2018年为试点示范阶段,2018-2020年为试点深化和面上推动阶段。据悉,我省聘请了省内外33个知名设计师团队承担规划设计方案编制任务,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韩冬青教授率队在镇江市丹徒  相似文献   

8.
<正>"使重庆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是习总书记视察重庆的重要指示。在美丽山水城市建设中,乡村如何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田园综合体建设是一种可以探索的路径。2017年2月,"田园综合体"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成为继"特色小镇"之后又一市场关注的概念。财政部随之印发了《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17年起在河北、江苏、浙江、重庆等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7,(2)
<正>如何在中国农村实现小康目标?花山小镇洛场村,通过探索美丽新农村建设将文化创意与乡村改造、历史传统保护与古村落维护相结合,修缮旧房老宅、重塑农村基层生态,如今靠着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走上了小康发展的道路,这样的做法,也为地方发展带来了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0.
科学治理特色小镇能够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是中国城市管理体制下一步的改革重点。建设特色小镇需要从精细化治理入手,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优化特色小镇社会治理模式,健全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立足小镇产业和文化,不断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激发特色小镇活力。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视角下的特色小镇及其创建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使乡村与城市并驾齐驱,乡村作为独立的自变量,更加充分地立足于自身的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来激发发展的深层活力。这种决策思维的颠覆性转变,使乡村从昔日的被动接收反哺,转换到当今的主动释放活力,进而实现城乡关系重构。特色小镇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有力支撑点,需要在产业体系上布新局,在创新活力上谋新篇。  相似文献   

12.
我国推进特色小城镇发展建设的序幕已经拉开,辽宁省按照"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以特色小镇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举措,建设一批东北风情浓厚、满族文化鲜明的特色小镇,实现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建设特色田园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在村级微观层面的具体化,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乡村领域的有效抓手。2017年以来,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泰州市精心组织规划设计,快速展开建设布局,高标准、系统化、创新性推进,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试验田",探索可复制的"示范样本"。在统筹抓好1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5个首批省级试点、4个第二批省级试点的基础上,遴选10个市级试点,形成了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8,(16)
正近年来,江宁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深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四变强农、五新强村"工程,扎实推进金花村建设、千村整治和百村示范、四变工程和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和适度利用有机统一、产业发展和富民强村全面推进、乡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互融合、基层建设和治理创新同步提升的新路,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18,(3)
正特色小镇,是指在几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特色产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融合、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2014年10月,浙江提出"特色小镇"概念。此后三年,特色小镇大潮涌向全国,大干快上之下,文旅业、房地产业仿若重新找回春天。2017年8月,住建部公布第二批特色小镇名单,共276个。加上在2016年公布的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全国已确定的特色小镇已达403个。  相似文献   

16.
一些地方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而忽略了特色小镇的内涵和精髓;一些地方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并没有突出"特色"二字,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和伤害。  相似文献   

17.
建设具有乡土特色的乡村景观是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乡土文化是乡村景观建设的文化根脉和"软实力"。因此,在乡村景观的建设中强调乡土文化元素的运用,体现出乡土特色尤其重要,这也是实现乡村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西乡塘区"美丽南方"综合示范区成为首批10个国家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之一,横县入选全国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100个示范县(区、市)名单,全国首个攀岩特色体育小镇落户马山……近年来,南宁全面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全市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美丽南宁"特色鲜明、亮点纷呈。连片推进,打造乡村建设示范村大片大片的玫瑰花绽放,水塘边垂柳依依,青瓦房红灯笼交相辉映;游人在这里  相似文献   

19.
<正>浙江的龙泉青瓷小镇、天津的杨柳青小镇等集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模式,对疏解北京城区人口、缓解交通拥堵、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都有很强借鉴意义。当前北京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中主要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整体规划指导,存在布局与功能失衡问题。二是小镇建设特色不强,存在同业同态现象。三是资源配置渠道单一,发展动力不足。四是市场配置作用不足,存在政府推进式发展现象。为此,民革北京市委员会为北京特色小镇建设和  相似文献   

20.
特色小镇建设作为国家城镇化格局中一个重要战略对推进我国城镇化向高水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特色小镇建设需要营建自己的文化品牌,这不仅是解决特色小镇同质化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而且有利于增强特色小镇在城镇化建设中的效能,促进特色小镇产业的转型和协同发展,推进特色小镇走出"镇门""省门"和"国门"。营建特色小镇文化品牌是塑造特色小镇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灵魂。在特色小镇建设的实践中,需要提炼特色小镇的精神与价值,整合及创新特色小镇的文化资源,完善特色小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品牌化运营特色小镇的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