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知道,醋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醋城"阆中,像"桑椹醋""雄蚕蛾醋"等保健醋,早已成为人们几乎每日饮用的保健品.阆中人爱吃醋,从遍布阆中城、生意火红的"醋吧"就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
姚睿 《广东党史》2010,(6):43-44
<正>选用特型演员诠释历史剧首先会遇到长得"像"、"不像"的问题。本人认为,长得"像"是基础。每一段历史都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因此,与历史人物的相似是演好历史人物的前提。除拥有"像"的基础外,  相似文献   

3.
正邓小平1949年底到重庆,1952年上调北京,在重庆的时间前后只有两年多,但老人家在重庆的身影,至今还深深镌刻在重庆人民心中。如今回顾与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庆历史,一些"老重庆"首先提到的,必是"西南局"。他们滔滔不绝,像讲传奇故事一样讲述西南局的丰功伟绩,以及表象背后的精彩片断。他们是知情者,甚至是当事人,他们了解在当时艰难的条件下,西南局领导重庆所取得的成绩有多么来之不易。1949年11月30日,解放军进城了,重庆解放了,人民欢天喜地。国民党反动派虽然被打跑了,可丢下一个被严重破坏的烂摊子,人民对社会治安极度缺乏安全感,第一任重庆市委书记陈锡联曾两次遭遇暗杀。人民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需要安全的生活环境,需要繁荣的市场,更迫切希望发展经济,改善生活质量。就这  相似文献   

4.
正黄葛树,又被重庆人叫作"黄桷树"。由于在重庆方言中"角"与"葛"读音相同,加之重庆人认为树木名称应有"木"旁,像铜、锰、锌有"金"旁,鳝鱼、鲤鱼、鲫鱼有"鱼"旁一样,于是就有了"黄桷树"的写法。重庆叫"黄桷"的地名比比皆是,如黄桷坪、黄桷垭、黄桷峡、黄桷渡等,这些地名都与"黄桷树"分不开。5月的重庆,黄葛树一片新绿,街巷边跳橡皮筋的小女孩的清脆童音,仿佛又在耳旁回响:"黄桷  相似文献   

5.
把酒话古今     
老白干是江津白酒注册品种,北方人称之为"南方二锅头"。溯其历史,可从秦汉时期说起。秦汉时期,在今重庆江津地域僰溪沿岸生活着賨民。他们因刚勇朴质,被刘邦招募为前驱敢死部队。賨民敢死队带着酒坛上战场,江津原始咂酒自此亮相于历史舞台。咂酒的妙处在于酒糟贮在酒坛中,相当于一个移动的小槽坊,且酒精浓度不高,微醺有助战士冲锋陷阵。临战前,賨民敢死队按照小队席地坐成圆圈,轮流品尝咂酒。  相似文献   

6.
重庆第一次被炸 抗日战争爆发之初,群众不是一下就觉醒起来的。在重庆,有些人还认为中国很大,日军还很远,打不到这里来;就是飞机轰炸也飞不到重庆,而且重庆还有大雾保护,敌机在天上看不清楚,轰炸不了。在此种麻痹情绪之下,自然对防空不很重视。 最先在中央公园修建的防空壕,我仔细看过,就是一人深的  相似文献   

7.
历史是由一个个谜团组成的。有些谜团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永难破解,有些谜团在时间的冲刷下会逐渐显露真相。发生在80年前的"皇姑屯事件","东北王"张作霖乘坐的专列被炸,随即身亡。是谁制造了这一事件?这似乎不是一个问题,几十年来有人们认可的说法。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之受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影响,日军很快便将重庆锁定为其战略轰炸的主要目标。日军轰炸彼时的重庆,具有非常明确的战略意图,那就是"以炸迫降"、"以炸迫和"。对这一意图,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人过春节已有四千余年历史,真正把"迎接新年"与"迎接春天"统一起来并沿用至今的人,是阆中人落下闳。他也因此被后人称为"春节老人"。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为改变蜀中闭塞、落后的状况,设置学官,创建官学,修筑校舍,四川学风大兴,史称"文翁兴学"。此时,落下闳正值"十五而志于学"的年龄,他的家乡阆中直接受到"文翁兴学"的影响,创办学校,发展教育。进入学校后,落下闳不但系统  相似文献   

10.
任学丽 《党史文苑》2007,2(12):23-25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之受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影响,日军很快便将重庆锁定为其战略轰炸的主要目标.日军轰炸彼时的重庆,具有非常明确的战略意图,那就是"以炸迫降"、"以炸迫和".对这一意图,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11.
别了,柏溪     
正重庆柏溪,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重庆,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曾几何时,这里是人才的摇篮,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专家教授,其成就在自然科学方面尤为突出。如今,在互联网上查电子地图,却发现柏溪的位置上被标注为"白溪"。柏溪,大概已被今人遗忘,但历史为它记下了一笔。  相似文献   

12.
衡元庆 《红岩春秋》2014,(10):47-49
正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重庆作为战时首都、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要政治舞台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留下了众多的抗战历史文化遗迹。重庆《大公报》报社旧址位于渝中区李子坝正街102号(原李子坝建设新村),即是其中重要的文化遗址之一,记录了当时大后方新闻媒体一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往事。报馆3次被炸仍坚持出报《大公报》于1902年在天津由英敛之创办,是世界上现存历  相似文献   

13.
<正>在重庆直辖17周年之际,重庆日报、重庆晨报推出了"君从何处来——重走湖广填四川移民之路"大型采访活动,在重庆和湖北屡掀热潮,影响全国。在我看来,这一策划,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一段寻梦之旅。"君从何处来?"问得好。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本,要时时问问自己: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三千年巴渝历史波澜壮阔、起伏跌宕,几多英雄、几多先贤、几多战乱、几多悲歌!这些悠远的历史、曲折的故事、传奇的人物、悲壮的往事,渐渐被淹没在时空的烟尘中,遗忘在记忆的深处。这就形成了重庆人的历史人文断层。这个断层,应当填  相似文献   

14.
历史选择了重庆。在近代若干重大历史关头,重庆都成为历史漩涡的中心。在世纪之交,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回顾百年沧桑,你会有新的感触。  相似文献   

15.
正盛唐是中国人永远的回忆,也是中国历史不可超越的顶峰。那是中国人最自信、最放松、最自由的如同鲜花着锦的一段时光。唐代之雄风如此被今天的中国人推崇,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现代气质"。传统的中国女装像粽子,把手和脸之外的所有地方都严严实实地包裹住,似乎春光稍泄天就会塌下来。但是在盛唐的长安,居然出现了西方妇女那样袒胸露乳的"时装"。这种服装领子开得很低,不着  相似文献   

16.
历史是谁写的?尽管对此见仁见智,但我仍然坚信,历史是人民写的。由于种种原因,历史有时也会被肆意颠倒,但人民迟早会将这被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四五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后刘少奇冤案的昭雪平反,都有力地证明了刘少奇同志在情况最艰难时所说的那句名言:“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也正因为历史是人民写的,因此才不会由于一位伟人的扭转乾坤、再造神州之功,就否认他也曾犯过严重错误;更不会因为他犯过严重错误,就像有些人那样,  相似文献   

17.
抗战八年是在四川度过的,所以常说"四川是我的第二故乡",终生难忘四川这方热土与人民对我的养育之恩。但是去年4月到重庆寻访自己昔时曾经流浪与栖息的旧址,当地的朋友却纠正了我以前的说法。他们指出:"你当时的活动范围,如读中学时的江津,当兵时的铜梁,现今都属于重庆,所以重庆才是你的第二故乡。"好在历史是连续的,无论怎么变化,四川与重庆都是连接在一起的,都是我心中永远难以磨灭的乡土情结。  相似文献   

18.
正"不仅乘车时间短,而且方便得很。这次调休,我在重庆好好地陪了女儿,不再像以前一样急着赶路。"从重庆回到贵阳的赖忠惠笑着说。得益于渝贵铁路的开通,赖忠惠结束了10多年来贵阳到重庆往返的"双城"生活,这也让她的生活更加稳定。10多年前,在医院工作的赖忠惠在一次进修中结识了家住重庆的丈夫,最终步入婚姻的殿堂。刚开始亲朋好友都劝她好好考虑,"两地婚姻,太不现实了。"她义无反顾:"有什么  相似文献   

19.
正1938年8月,中国空军第4大队第21、22、23、24中队分批驻防四川的梁山(今重庆市梁平县)机场、重庆广阳坝机场和白市驿机场,担任中国战时首都——重庆的防空任务。1939年5月,苏联政府又派出两个战斗机大队进驻重庆地区周边机场,协助中国空军抵御日本空军的进攻。在1940年"9.13"璧山空战前,中国(苏)空军部队使用的作战飞机绝大部分都是苏联援华的战斗机(时称驱逐机)。"9.13"璧山空战后,苏联  相似文献   

20.
正德江县正月十四绚丽多姿、热闹欢乐的民俗文化沿街巡演和百龙腾舞,正月十五·悍粗犷、惊险刺激的追逐炸龙狂欢"盛宴",让来自重庆的罗琪女士一家三口大饱眼福,直呼不虚此行。今年元宵节期间,以"弘扬土家舞龙炸龙悠久文化、打造舞龙炸龙文化旅游品牌"为主题的德江元宵节舞龙炸龙系列文化活动分为出灯仪式、巡游、舞龙表演、炸龙狂欢,向来自省内外的16万游客奉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土家民间民俗文化"盛宴",吸引省内外20多家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