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由来在世界经济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一直共同或交替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尽管从亚当·斯密以来一直到近年出现的新贸易理论,都在试图证明自由贸易对各国国民福利的正面影响,但是,贸易保护的理论始终也没有退出流行的国际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的实践。当然,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中,通常的认识是发达国家偏好于自由贸易政策,而相对落后的国家则偏好于用贸易保护政策的  相似文献   

2.
一、改革支援和保护农业的方式。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了巩固这个基础,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支援和保护农业的政策。美国、欧盟、日本都给农业大量补贴,农产品国际贸易中还存在着严重的保护主义。因此,我国不能片面强调自由贸易,也要科学合理地支援与保护农业。不过,支援和保护的方式要改革。改  相似文献   

3.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为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提供了重要保障,为保税港区与自由贸易港区的合作提供了指导方针和制度基础。我国大陆的保税港区与台湾地区的自由贸易港区在国际贸易法定位、经济功能定位、税收优惠、海关监管、管理者权限等五方面基本相同,同时,自由贸易港区和保税港区的合作也为ECFA提供了有力补充,二者之间依法促进、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和自由贸易都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国际贸易的发展优化了全球的资源配置,增加了社会财富,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质量,但也给环境和生态带来了负面影响。循环经济理念的提出,无疑为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以保护环境促进贸易的发展、以贸易的发展推动环境保护,这样才能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一、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和谐的意义(一)发展循环经济,为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和谐提供思路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思路。循环经济理论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5.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巨型自由贸易协定兴起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新特征.当今全球范围内正处于谈判阶段的巨型自由贸易协定包括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及服务贸易协定等.全面理解巨型自由贸易产生的根源、内涵及其影响对于下一阶段中国的对外经济政策至关重要.在未来一个时期的国际贸易规则重构阶段,中国需要统筹考虑多边贸易体系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对贸易协定的谈判顺序和时机做出策略性安排,以达到最佳政策配置.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认为,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的自由贸易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全世界的福利,而一国的单边贸易自由化也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其自身的福利。但这种解释存在误区,因为在现实中,上述基于效率的原则并未成为引导政府进行贸易政策制定的既定方针,相反,在国际贸易发展史上,贸易保护主义的浪潮此起彼伏,贸易保护的手段层出不穷。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看,各国都有其国家整体利益,各国政府则是这种利益的保证。政府像理性的个人按自身利益行事一样,按国家利益行事。贸易政策是由政治和市场决定的,而非"仁慈的政府"为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产物。贸易政策实际上是不同利益集团与贸易政策制定者或立法者多重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对影响中国农业政策制定的若干理论的回顾与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新中国建立以来影响重大农业政策制定的农业基础论、农业规模经济理论、合作经济理论、所有制理论、分配理论、农业增长论、政策的阶段论等若干重大理论的演变与创新进行了分析,说明正是改革开放以来在若干重大理论和认识问题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为制定适宜的政策奠定了基础,才有今天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  相似文献   

8.
甄颖 《理论学刊》2008,(1):64-66
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世界流行的两种国际贸易理论,两种理论各有利弊.从我国国情出发需要综合借鉴两种贸易理论,巩固发展比较优势,培育创造国家竞争优势,立足于以质取胜,努力推动我国外贸增长向外贸发展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激进主义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理论从生产成本的差异来解释跨国公司的选址行为,两者都预测污染生产会发生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但是得出的政策结论却截然相反。生态经济学则认为国际劳动分工破坏了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提出了“经济生态化”的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10.
薛勇 《探索》2001,83(5):97-101
在传统的自由贸易和干预贸易理论的争论中,自由贸易理论占了上峰.因为,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自由贸易政策具有"帕累托效率";而任何形式国家干预,不管是闭关自守,还是以各种关税非关税手段阻碍或限制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都会损害本国和它国的福利,造成"帕累托无效率".但是新贸易理论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局面,它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证明了干预贸易的合理性,为国家干预贸易提供了新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