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高校英语教师所承担的教学工作不仅仅是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承担起西方文化的传递工作.他们应将英美文化融入到<英美概况>的教学中去,让学生在了解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质疑和探索精神.向他们传授应掌握的相应的学习策略,不断积累了解英语国家所必备的知识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中能够准确、得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2.
高校英语教师所承担的教学工作不仅仅是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承担起西方文化的传递工作.他们应将英美文化融入到<英美概况>的教学中去,让学生在了解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质疑和探索精神.向他们传授应掌握的相应的学习策略,不断积累了解英语国家所必备的知识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中能够准确、得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3.
张秋艳 《世纪桥》2011,(19):88-92
《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明确规定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强调要使学生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有效利英语口语及书面语进行信息交流。根据大学英语的教学实际,改革势在必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一定要采取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方法,尤其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提高学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的同时,要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英美文学及文化,以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从而满足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了解英美文学及文化更有助于学生英语口语、听力等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朱春梅 《世纪桥》2007,(10):129-130
英语谚语韵律优美,朗朗上口,易于记忆,语言生动活泼,使用了常见的英语句式,是语言教学的好材料。英语谚语反映了英语国家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是学生接触了解西方文化的一个窗口。同时,英语谚语集知识、思想、智慧和情感于一体,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很好的材料。将英语谚语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也能陶冶他们的情操,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骆晓玲 《世纪桥》2008,(10):115-116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给学生适时适量介绍英美国家文化、英语众多变体文化及合理处置本土与异域文化的关系,引起非英语专业工科学生对跨文化意识的注意,帮助学生在以英语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正确使用语言,从容应对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6.
英语的流行促进了各级英语教学的发展。在学校,除了培养和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几项基本技能外,人们更意识到要扩大知识面,必须了解英美化,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英语,能用英语深入、灵活、得体和有效地表达思想,进行交际,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合适的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7.
试论跨文化交际与工科大学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给学生适时适量介绍英美国家文化、英语众多变体文化及合理处置本土与异域文化的关系,引起非英语专业工科学生对跨文化意识的注意,帮助学生在以英语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正确使用语言,从容应对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8.
徐闻 《世纪桥》2008,(10):119-120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把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综合培养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必然要求相应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互动式讨论教学法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阅读英文报刊成为公务员和涉外人员以及具备初级英语阅读水平者学习英语、了解英美社会、获取外来信息的一般途径。但英文报刊中出现的大量特殊词汇给读者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缘于读者对英美报刊语言的特点不够了解,特别是对英语新闻中大量涌现的特殊词汇知之甚少。因此,了解英美报刊所使用的特殊词汇及其规律,是读懂英美报刊的关键因素之一。以下就英美报刊中一些特殊词汇的构成及应用规律进行分析。一、缩略词和短词的运用(一)缩略词(abbreviation)大量使用…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语言差异反映着本质上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首要教学任务和目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倾向,适时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本质,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灵活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蹇佳  汪辉 《学习月刊》2012,(12):91-93
目前,在高职院校里,英语教学"学生不学,老师难教"的尴尬情况比较多见。因此,教师应当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文化导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作用(一)掌握语言必须了解相应的文化文化(culture)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1]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同时语言也受到文化的制约。从某种意义上说,英语的教学过程是一种英语语言文化的诠释过程。  相似文献   

12.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把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综合培养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必然要求相应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互动式讨论教学法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高校是党的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推动科技文化进步的重要责任,负有“科教兴国”的历史使命,是“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源泉和推动力量,是科技文化人才荟萃、知识密集、创造和传播文化的重要和特殊场所。它不仅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创造基地和传播阵地,还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依托。高校培养出的许多学生,经过实践锻炼,将会成为治党、治国的骨干和经济、科技、文化工作的专家、学者,他们在高校学习期间受到的教育和熏陶,会直接影响他们为人之道、为政之道,影响着他…  相似文献   

14.
张晶  杨晶  王军 《世纪桥》2008,(10):114-114
语用预设理论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加强学生的语用预设知识,培养语用预设思雏,把语用预设理论广泛应用于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教学中,从而增强学生的语用推理能力、语篇连贯性和语言的适宜性,保证了学生语言综合技能和文化习得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才的流动和竞争日益加剧,知识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欢迎.经济全球化助长了英语旋风,英语已经成为国际商务、政治和外交的通用语言,几乎在哪里都可以感受到英语的存在.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想能说、能听懂、能够相互沟通、能过考试就行,因此他们在语言学习方面片面强调听力、口语的学习和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只强调英语日常用语或商务用语的学习,对语言背景文化及相关知识却没有重视.……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接受现代科学知识浸染的高校学子所担负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是崇高而厚重的。作为负有育人职责的高等学府,在向学生传授系统和前沿的科学知识、将他们铸造成知识精英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取向,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而了解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处的大环境、新挑战,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改革漫卷西风,开放云涌潮动,中国正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20年来,持续深刻的社会变革打破了传统的分配…  相似文献   

17.
顾秀玲 《世纪桥》2010,(3):121-122
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保障和关键。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思维断层,前后不能呼应,理解偏差或片面,很难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而语篇教学既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又注重对文章主题、结构及体裁的分析,对于提高学生文章整体理解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学生通过语篇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达到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正>侯巧玲是农十二师高级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十二师高级中学英语教研组长,高三(5)班班主任,承担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1985年从事中学英语教学工作,至今从教24年。在教学中,她努力追求知识,积极主动转变观念,丰实素养,认真学习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  相似文献   

19.
《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2):F0003-F0003
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对社会进步的关心,溢于言表。他们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他们贡献,贡献,贡献,贡献,实现文化为公,天下为公。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上海教师运动史》已经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该书从五四运动写起,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共30年。为了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解放,在各界人民团结起来进行斗争中,教师是一支重要的力量。教师在运动中不断进步,他们的进步,在诸多方面发挥作用:在教育教学方面,在发挥教师联系社会各界的特点方面,从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的需要而开…  相似文献   

20.
处于世纪之交的我国高校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邓小平同志曾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这一论断强调指出了教师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他们一方面通过教学活动传授知识,培养和教育学生;同时也通过自身的品德、言行举止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进步。教师还是学生的楷模。其示范作用既表现在认知方面,同时也表现在人格方面。基于这样一种特殊的职业特点,高校教师要完成好教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