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是我国执行了长达三、四十年的一项基本国策。1953年国家在农村全面贯彻实施粮食"统购统销"。但执行之初出现过不少矛盾和问题,造成了农村关系紧张的局面。为了改进和完善统购统销,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55年在粮食统购统销中实行"定产、定购、定销"措施,从而使粮食统购统销政策能得以长期坚持贯彻执行。粮食"三定"工作对于长期保证我国粮食的基本需要,具有一定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政之要,首在足食"。粮食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是发展中大国,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的不足10%,而人口却占世界的22%。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能否做到粮食供求基本平衡,避免粮食生产的过大波动,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一、从公平与效率角度解读粮食生产波动我国粮价已连续六年负增长,近期的粮价上涨是因为粮食短缺,还是属于正常的市场调节?众说纷纭。透过造成粮食生产波动的种种因素的表面现象,可以看出:如同"三农"问题的本质是"效率"和"公平"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样,造成粮食生产波动的因素归根到底也是公平与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征 《理论建设》2014,(1):73-75,112
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粮食的特殊性决定了国家在粮食安全上,必须牢牢掌控话语权。而处于粮食主产区一线的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是国家掌控粮源的有力抓手,保证国家粮食供应的关键所在。只有科学布局国有粮企收储网点,依托基层一线国有粮企"接地气"的特点,及"点多面广"的区位优势,才能把握粮食收购市场的话语权,发挥国有粮企主渠道作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4.
1960年是大跃进"左"倾错误造成的经济困难最严重的一年,这种困难更集中地体现为粮食的紧张和危急.党中央发出的关于紧急调运粮食的指示、批示、通知等文件多达十五、六次,中央有关领导在讲话中强调粮食调运更多.这一方面体现出党中央对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高度关切,另一方面折射出当年粮食问题的极端危急,也昭示出粮食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告诫我们在粮食问题上必须警钟长鸣,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5.
"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改革开放 30 余年来,国务院已进行了七次机构改革。梳理这几次改革中被撤并掉的部委,我们能从中看到一个不断进步的中国。朱镕基同志曾如此描述机构改革的阻力:1997年年底,他找几十位部长逐个谈话,没有一位部长主动表示自己的部门该撤。粮食部:最先被撤销粮食部成立于1952年。1953年,国家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农民生产的粮食全部卖给国家,全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部由国家供应。粮食的收购、仓储、划拨、调运等工作由粮食部来完成。在物资匮乏的建国  相似文献   

6.
黄俊毅 《求是》2012,(20):64
最近几年,国际粮价持续上涨,中国依靠自身力量解决了吃饭问题,实现了粮价基本平稳,对稳定世界粮食市场做出了贡献。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连年增产是后盾。我国粮食从2004年以来,连续8年增产,年均增产350亿斤。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四个首次":首次迈上1.1万亿斤新台阶;首次连续5年稳产1万亿斤以上;粮食人均占有量,首次达到850斤;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实现连续8年增产。连年增产,保障了粮食供求平衡。二是国家储备是利器。目前,我国粮食库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近日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虽然国家粮食产量九连增,但是粮食供求总量趋紧,而且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粮食自给率已经跌破90%。韩俊指出,近年来谷物进口可以用激增来表述,去年进口的谷物是7700多万吨,如果按一个人一年吃800斤粮食算,去年进口的粮食相当于养活了1.9亿中国人。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和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承担着建设"全国大粮仓"和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2012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再夺大丰收,为中国粮食总产增加、稳定国内粮食市场供应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探讨黑龙江省农业发展,对中国未来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粮食是维持人们生存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党和政府一直把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在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上,"确保粮食安全"被写进公报;2003年,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把"粮食安全"放置首要地位后,再次强调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更加注重粮食品质和质量安全,并且重新强化省长负责制。粮食安全问题事关重大。然而,随着  相似文献   

10.
一、粮食安全的概念与内涵粮食安全的概念被广泛接受,是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中对粮食安全所作的阐述:"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与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国家粮食安全不同于"世界粮食安全",它是在立足本国粮食资源基础上,既要充分利用国际粮食资源,分享国际分工和贸易的福利,又要充分估计可能  相似文献   

11.
从2000年到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四年大幅下降,粮食产需出现较大缺口.2004年,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政策,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各地也做了大量工作,再加上市场价格上涨,气候条件较好,粮食生产出现明显回升,但仍有近400亿斤的缺口.2005年,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粮食总产量在上年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又增产1454万吨,达到48401万吨.然而,粮食产需缺口却超过了上年.这使得我国的粮食安全尤其是主销区的粮食安全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因此,我国政府应在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米袋子"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粮食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粮食应急反应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粮食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19,(21)
正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大荒时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如果说当年北大荒人的初心是为前线交粮、为国家交粮,那么,"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赋予北大荒人的新使命。要圆满完成这一神圣使命,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抓牢抓实、融入日常。  相似文献   

13.
我国第一家正式挂牌的"易裕粮食银行"已经在江苏太仓运作一年了。自称"老粮食人"的周元勋是这家"粮食银行"的"行长",太仓市易裕粮油购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周元勋创办"粮食银行"的  相似文献   

14.
唐正芒 《党史博采》2007,(12):28-29
1960年是三年"大跃进"时期粮食最困难最紧张的时候。国家竭尽全力在全国范围内调剂粮食,甚至迫不得已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但饥饿、逃荒、浮肿病及人口的非正常死亡仍呈增加趋势。就在这个关口,陈云果断提出粮食进口的建议。这在当时是许多人不敢想的。因为中国自建国后每年都出口粮食,并早已宣布中国已解决了粮食问题,甚至说把全世界的人口都集中起来中国也能养活。那么陈云的建议提出后中央其他领导是何反应?结果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20,(9)
正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是国家的生命线。"六保"中提到的"保粮食能源安全"对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更要在做好"保粮食能源安全"工作中守职尽责,当  相似文献   

16.
全球疫情蔓延下的粮食安全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新冠疫情影响,先后有越南、俄罗斯、柬埔寨等国家紧急宣布实施粮食出口限制,不排除后续还会有更多国家跟进。综合判断分析,这些国家实施粮食出口限制,当下不会危及我国粮食安全,但我们也要重新审视我国保障粮食面临的问题,即粮食面积"三连降"、种粮收益持续下降、气候病虫害威胁大、长效机制不健全和供应链尚待巩固,这些问题值得高度关注与防范。为此,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建议"六稳"之前先"稳农业",把粮食区域保障上升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千方百计实现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的战略目标,构筑粮食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提升粮食流通供应保障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17.
兆康 《唯实》1995,(12)
最近几年,粮食问题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热门话题,人们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议论纷纷。究竟该怎样认识粮食流通领域的改革呢?今后改革的走势将如何?在此,我们发表一些浅见。 一、1993—1994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举步维艰 1985年国家开始对实行了32年的粮食统购统销制度进行改革:将粮食的统购制度改为合同定购制度,提高农村粮食销价;定购的部分国家按“倒三七”比例计价,定购外的粮食可以上市;统销制度仍  相似文献   

18.
正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0年,贵州全力做好粮食、蔬菜、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的保供工作,全省粮食播种面积4131万亩、产量1058万吨,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主要农产品产量实现两位数增长,黔货出山"七进"成果丰硕,通过"八个一批"措施稳定农民务工就业,农业增加值增长6.3%,增速继续保持全国前列。"三农"工作在大战大考之年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粮食局在五老峰风景区以修建粮食系统"培训中心"为名,挪用国家粮食储备库资金修建"云峰阁"宾馆,  相似文献   

20.
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负责‘米袋子’就是负责本省的粮食供给",深刻阐明了增加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上几个台阶,并在80年代中期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1994年,尽管我国农业遭受了特大自然灾害,农业生产仍然获得了大丰收。粮食总产达"8892亿斤"。但是绝不能因此就认为我国的粮食间题已经过关了。国际公认的标准是人均占有粮食500公斤才算过关,而且只将谷物类算作粮食。我国连大豆、薯类都加在一起尚不足400公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人均占有650公斤的水平。粮食生产形势是严峻的。首先是进入90年代以来。粮食生产一直呈低速增长趋势,年递增率只有0.4%;第二,我国"南方十四省、市、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直线下降,1989年占58.3%,1990年到1992年降为55%左右,1993年又跌到52.7%。短短四年下跌五个百分点以上"②;第三,粮食消费量迅速增加,一方面"我国每年新增人口1600万"③,对粮食需求产生了相当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工业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