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民族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政治问题。在党校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中必须讲清楚中国的民族关系、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特色 ;历史地、辩证地、全面地理解经典作家的思想 ;注意把握尺度 ;关注民族问题的发展趋势 ,追踪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发展变化 ,联系实际 ,有针对性地引导学员研究问题 ;对其他国家有代表性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是民族地区大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它是对民族地区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向民族地区大学生宣讲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窗口。文章结合教学实际,分析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升《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一宁夏的民族区域自治历程,充分证明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全符合我国国情,深受各族人民拥护,是正确处理我国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4.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特征,中国共产党自建党90年来,始终推进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发展与创新,走过了一条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确立、系统化和进一步完善的道路。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发展与创新,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民族问题的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5.
解放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审时度势,有效、科学地处理和应对国内民族问题,并完善发展了毛泽东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这些理论和政策丰富了马克思民族理论宝库,也实现了马克思民族理论的中国化。本文以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民族理论与实践为切入点,运用文献研究法,对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民族理论政策进行分析归纳,并对这一时期民族理论的规律性和有效性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苏联解体是其国内外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就解体本身来讲,苏联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无疑起了决定性作用。苏联解体与其民族政策及其基本制度架构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苏联的民族政策及其制度是在列宁民族理论的指导下,在斯大林的直接领导和参与下制定和建立的,总体而言,这一政策和制度基本上坚持了列宁关于民族平等的精神。但在苏联发展的70年的历史长河中,民族政策却没有根本改变,致使民族矛盾激化,把国家置于一种时刻面临解体的危险境地:双重主权的法律规定为联盟解体提供了合法性依据,以"族裔民族化"、"民族领土化"和"政治化"为特征的政策为苏联解体提供了强大的政治动力和便利条件等。  相似文献   

7.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和坚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民族理论与政策思想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新情况,特别是民族工作的新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积极地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新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进程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开辟了党的民族工作理论与政策的新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疏通民族关系,打破民族隔阂,加强与少数民族的联系作为民族工作的重点。中央、省、州各级政府曾派出大规模的访问团、慰问团到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访问,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增进民族团结,并对各民族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促进各民族间的交流和联系;为了实现民族政治平等,化解民族矛盾,黔东南地区党和政府作出大量努力,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按照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国家法律的规定,黔东南地区逐步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先后建立起区、县、州三级民族区域自治机关,各族人民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加强了各民族之间及各民族内部的团结,促进了黔东南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课的理论性、政策性、知识性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指导我们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性,对巩固各民族的大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稳定,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乃至促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发展政策和民族和谐政策是中国民族政策的三个重要发展阶段,是民族问题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诉求的反映,也反映出不同历史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主题不同。当然,不能把三者截然地分开,要用联系的、辩证的观点去分析。  相似文献   

11.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实际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民族理论:科学地规范了民族问题的概念和范畴;正确阐明当代中国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基本特点;深刻揭示了我国各民族亲密不可分割的关系;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在民族工作上的体现,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社会主义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和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本原理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中国共产党和我国政府关于处理中国民族问题的正确理论原则和民族工作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理论,是党制定民族政策、民族工作方针的理论基础,是做好新世纪我国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民族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民族问题事关党和国家命运;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加快发展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正确处理好民族和宗教的关系;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民族理论,对于深入贯彻实施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推进新时期的民族宗教工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对于我们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和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新疆这样一个民族地区的基层党校开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教育,对于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执行中国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以及热爱民族地区,投身边疆建设更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族认同机制是由民族认同主体、民族认同客体和民族认同内容构成的旨在实现民族认同的一个综合系统;它在维护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功能;要充分发挥民族认同机制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功能,就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民族国家认同,奠定民族认同的血缘基础;二是优化民族关系认同,建立健全民族平等机制,搭建民族认同桥梁;三是优化民族自身认同,提升各少数民族自身综合素质,强化民族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求是》2011,(12)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我们党成立90年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深刻把握民族问题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征,对解决民族问题的政治保证、目标任务、政策策略、制度保障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  相似文献   

17.
民族国家是两种原则和结构的融合:民族与国家,二者之间往往存在张力与冲突。民族主义、自由民族主义和宪法爱国主义提出了各自的民族认同建构理论:民族主义主张在族群传统基础上以政治方式构建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政治形态,并以此来规避或调和民族与族群冲突。自由民族主义主张以自由价值为基础的文化认同来调和民族与族群冲突。宪法爱国主义试图通过宪法、政治体系、民主程序和政治文化建构一种更为弱化的民族(公民)认同来调和二者冲突。  相似文献   

18.
杨玲 《党史博采》2005,(2):113-117
斯大林是个民族理论专家,他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有继承也有贡献.在他执政的30年中,其民族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广大少数民族摆脱了长期的物质和精神上的落后状态,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同时,他在民族政策方面也有许多严重的错误,表现出理论与实践的不一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成就与结构性矛盾并存,民族矛盾与阶级镇压手段并用,民族平等与大俄罗斯主义传统并存.这些错误为以后的联盟解体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19.
韦时福 《世纪桥》2005,(3):98-99
邓小平民族理论为我们做好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指明了方向,需要我们为其历史地位作出正确的评价:邓小平民族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民族理论,丰富和充实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邓小平民族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民族理论对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民族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判断和新政策。这些创新及贡献为新时期我国民族问题的顺利解决提供了保证 ,为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的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