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突出,1988年该地区的贸易额也已达7048亿美元,为1980年的2.2倍。从1980年到1988年期间,亚太地区区域内贸易额年平均增长10.6%,同期世界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仅4.6%,相比之下,亚太地区区域内贸易的增长率是相当高的。特别是1987年,1988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8.9%和21.7%,十分显著。结果,环太平洋地区区域内贸易额在世界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便从1980年的16.6%提高到1988年的26%。以下剖析一下该地区区域内贸易额扩大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
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作为经济增长重要推动力的对外贸易不仅在美国经济中占居重要地位,也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WTO的统计,2006年,美国对外贸易总额达36510亿美元,其商品、服务贸易额分别为29570亿美元和6940亿美元,分别占世界商品、服务贸易总额(238420亿美元、53300亿美元)的4.01%和12.02%。美国商品出口位居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3.
一、1995年菲律宾经济实绩及其动因分析1995年是菲律宾继续保持较高经济增长率的第二年。据菲官方初步统计,1995年菲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57%,高于1994年5.1%的增长率水平。进出口增长加快。1995年菲贸易总额为319.1亿美元,增长率达254%,其中进口191.6亿元,出口175亿美元。主要出口产品为电子产品、服装、棉制品、金属制品等。美国和日本仍是菲最大的贸易伙伴,占出口总额的一半。菲对欧盟和东盟的贸易额增长也较快,对欧盟出口比1994年增长35.5%,对东盟增长80%。农业部门的实际产值1995年比1994年增长1.8%。除了稻谷、玉米…  相似文献   

4.
引言 尽管近年来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在过去的20年期间还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增长,特别是东盟,它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在1985—1995年期间,东盟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是6%左右,而世界的年均增长率为2%,发达市场经济的增长率为3%。到1995年底,东盟占世界商品贸易额的比重高达6.7%,而在1985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 西方经济学家对中国和俄罗斯的经济改革给予很大关注,试图从中得出正反两方面的教训。从70年代末开始,中国便从事经济改革,当时在世界贸易和资本市场中它还是一个不重要的角色,但是到90年代初,中国总的贸易额超过1650亿美元,外国资本流入超过100亿美元。1980年和1993年间,年生产总值每年递增90%以上,1993年的全国总收入比1980年增长3倍。  相似文献   

6.
一、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其原因东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1960—1970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4%,1970—1980年为7.8%。1981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按1980年价格计算)达到1819.39亿美元,其中印尼占42.5%,菲律宾与泰国分别占19.1%和18.4%,马来西亚占13.2%,新加坡占6.8%。按人口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新加坡最高,为5045美元,马来西亚次之,为1167美元,菲律宾与泰国分别为703美元和694美元,人口最多的印度尼西亚也达到了514美元。  相似文献   

7.
1980年以后,东盟各国在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的增长率方面均取得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成绩(只有菲律宾的各项增长率指标和印度尼西亚的出口贸易额增长率指标分别低于世界平均增长率水平);为此,东盟整体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世界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便分别从1980年的1.5%、3.5%和3.5%增大到1991年的2.0%、4.5%(1992年数字)和4.8%(1992年数字),均趋于增大。 在整个80年代期间,东盟各国在这些经济指标中年所占的比重虽然均有所增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出口贸易额方面,除了菲律宾之外,其他东盟各国所占的比重均已接近于超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诞生40周年。在这40年中,联邦德国从战争废墟上恢复发展,跃居为今日西方世界仅亚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经济强国。据统计,1952年联邦德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365亿马克,1988年增长到16998亿马克(按1980年价格计算),近40年内增加12.4倍。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看,到1968年,联邦德国国内生产总值(1351亿美元)已居西方世界第三位,超过法国和英国,仅次于美国(1970年为13630亿)和日本(1438亿美元)。1948年联邦德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7.4亿美元,1988年增长到5739.27亿美元,低于美国(7811.7亿),而高于日本  相似文献   

9.
东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1961—1970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5%,1971—1980年为7.5%。1983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按1980年价格计标)达到1,597.87亿美元,其中印尼占36.3%,泰国占21.8%,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分别占16.7%和16.1%,新加坡占9%。按人口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1983年新加坡最高,为6,658美元,马来西亚次之,为1,956美元,泰国与菲律宾分别为815美元和660美元,人口最多的印度尼西亚也达到了510美元。 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新加坡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商港,第三大金融中心,第三大炼  相似文献   

10.
略论东盟在未来亚太格局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7月,东盟成功地接纳了越南,并决心在2000年前让所有的东南亚国家都加入这一组织,从发展的趋势看,东南亚一体化即将成为现实。随着东盟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和安全机制的确立,在21世纪初期,有可能成为亚太地区继美、中、日、俄之后的重要一极。 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是东盟成为亚太新一极的基础 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国际行为主体发挥作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实力强弱。以实力作后盾的东盟有希望在亚太地区发挥更大的作用。90年代以来,东盟各国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以GDP年均增长速度为例,从1991年至1995年,新、马、泰、印(尼)、菲、越的平均增长率超过了7%,预计今后几年东盟各国的平均增长率仍然保持这一水平,仍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1995年东盟7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达6867亿美元,人均约1560美元。争取加入东盟的老、柬、缅三国近两年的经济增长率也都超过了6%。目前东南亚10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所长约翰·翁在英国《太平洋评论》1995年第4季度撰文,详细地阐述了中国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关系,现摘编如下: 中国近期的经济成就 中国自1979开始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其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1978—1992年年均增长率为9.5%,1993年为13.4%。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所取得的成就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经济高速增长外,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取得了辉煌成果。1993年中国的出口总数为920亿美元,位于世界第11位。更重要的是,中国是一个可以吸收1040亿美元的巨大市场。中国也是外国投资者最好的去处,1993年,协议投资额为1100亿美元,实际到位26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 国际贸易和投资疲弱的背景下,2016年中国与东盟10国的贸易总额为4522.1亿美元,同比下降4.1%,中方顺差597.7亿美元,顺差额同比收缩27.8%.中国与越南和柬埔寨的贸易额持续保持增长态势,越南首次超越马来西亚,成为中国在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6个老成员国的贸易额有增有减,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贸易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而与泰国贸易呈小幅度的增长,中泰贸易额首次超过中新贸易额,中菲贸易稳步增长.数据检验分析显示,中国、日本、韩国、美国与东盟的贸易均保持稳定的协整及关联关系.预测2017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具有较大的增长势头和优化空间.  相似文献   

13.
一、经济保持中速增长在世界经济增长放慢的形势下,印尼经济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据世界银行估计,1992年印尼的经济增长率为5.2%,而印尼本国专家估计则为5.6%左右,虽低于1991年的6.7%,但整个经济形势看好:通货膨胀率控制在4.9%,为7年来最低;外汇储备1992年底为116亿美元,比上年多17亿美元,可比较从容地应付近5个月的进口费用;贸易额约600多亿美元,比1991年的546亿美元增长近10%,并略有顺差;1992年工业增长10%以上,工业产品出1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占全部非石油、天然气产品出口总值的85%。在出口的工业产品中,纺织品出口增长最快,达50亿美元,大部分输往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在亚太地区的贸易中,初级产品贸易占有重要的地位。农、矿产品在该地区总贸易额中一直占20%左右。由于这一地区各国自然禀赋的差异和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产业结构尚未得到根本的改造,战后初级产品贸易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矿产品贸易额从1965年的18.98亿美元上升至1983年的358.31亿美元;同期农产品出口贸易额从33.21亿美元增至190.69亿美元。这样快速的增长使得亚太地区的初级产品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国力的竞争日趋表现为经济实力的较量;而经济实力的较量又日趋表现为科学技术水平的较量。科学技术实际上已成为现代经济成长的最强有力的杠杆。 90年代全世界的高技术产业将得到迅速发展,步入“黄金时代”。据美国新近发表的调查报告指出,90年代全世界高技术产业市场的增长率将是其他产业的两倍。1990至 1995年间其收入将翻一番。以信息处理、通讯设备、便携式计算机、医疗器械、工业及民用电子产品为先导,包括软件和其他技术产业在内的全世界高技术产业,到1995年平均增长率为11%—12%,届时高技术产业收入达2000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一倍。 就地区来说,北美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市场增长速度较慢,年平均增长率约为7%至 8%,但由于市场较大,所以总收入从1990年的450亿美元增至1995年的640亿美元。欧洲高技术产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3%,其产品从1990年的370亿美元增至1995年的640亿美元。太平洋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势头最为猛烈,增长约为15%至16%,是世界上增长  相似文献   

16.
刘稚 《东南亚》2002,(4):15-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越睦邻友好与全面合作的加强,云南省同越南的贸易保持了年均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00年双边贸易额超过1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101倍。2001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7%。在与云南省有经贸往来的95个国家和地区中,越南已成为第三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17.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统计数字,老挝的经济增长率从1984—87年期的年平均3.2%提高到1987—90年期间的6.5%;而同期制造业部门的产值年平均增长率则从2.2%跃增到13.6%。 1990年期间,老挝的经济增长为9.1%,各产业部门的产值增长率分别为:农业部门6.3%、制造业部门19.2%、服务业部门8.8%。物价上涨率从1989年的68.1%下降到1990年的仅有18.6%。 1990年出口贸易额增长15%,达62.7百万美元,进口贸易额则增长10.4%,达185.1百万美元,该年的贸易收支逆差额为122.4百万美元。  相似文献   

18.
序言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字,1981—84年期间发展中国家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只有1.1%,低于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2%,也低于发展中国国家的人口增长率。根据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字,发展中国家同期的外贸下降率(按美元计算)大大高于工业发达国家的外贸下降率(出口贸易额下降率为0.3%、进口贸易额的下降率为3.4%),无论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的下降率均高达13%,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从而下降了。尽管是在世界经济、世界贸易有所好转的1984年,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增  相似文献   

19.
合作现状 中苏两国80年代中期的军事、政治对抗的缓和及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政治关系的正常化,给两国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和合作提供了可能性。在1985—1991年期间,在前苏联的对外贸易中,同中国与亚太地区各国的贸易额从16.5%上升到30.1%。在边境贸易中,中国的贸易伙伴主要是俄罗斯。在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仍继续扩大与邻国的经济贸易关系。1992年,中俄两国的贸易额为38.47亿美元(超过俄罗斯对外贸易额的5%),比1991年增长了27%。1992年期间,俄中之间的贸易额(按俄罗斯驻中国商务代表处专家的估算约为90%)主要来自俄中两国之间建立的直接联系的经贸合作,其中包括边境贸易。俄中两国建立起来的直接合作及边境贸易合作经贸业务方面的主要伙伴是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各省。贸易额稳定在易货总额的80%以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的外贸事业发展迅速,成绩显著。1978年进出口贸易额仅为206亿美元,而单是1998年1至10月,全国进出口总值就已达2591亿美元,19年增长了142倍多,年均增长率156%。这不仅高于同期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而且比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