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国务院刚刚批准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明确了大连在区域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龙头作用.并提出了大连要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区国际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抓住历史机遇.大连应努力争取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真正把大连建设成区域性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2.
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金融集聚区不断涌现,许多城市提出要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本文运用2009-2019年的中国金融中心指数,分析了我国31个金融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发展趋势,从产业绩效、机构实力、市场规模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阐明了武汉市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的优势与短板,并分析指出:武汉市要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性金融中心,还需要进行差异化定位,以科技金融为突破口,整合科技金融资源、培育科技金融新业、完善产融结合金融支撑体系、培育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打造金融中心"武汉品牌"。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许多大城市先后提出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武汉作为全国特大城市之一,已经具备区域性金融中心发展的条件和基础。武汉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用5—10年把武汉建成华中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这是一  相似文献   

4.
一、科技进步与国际金融业多元化发展趋势现代通讯技术和微电子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加强以及资本流动的全球化趋势,使一个崭新的全球性大金融格局逐渐清晰地凸现在人们面前。金融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国际性、区域性金融中心呈多元化发展趋势,金融业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从世界公认的金融中心纽约、伦敦和东京来看,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与它  相似文献   

5.
武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波 《长江论坛》2004,(4):21-24
在武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有历史的渊源,有现实的基础,符合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局.比照构建金融中心所需的各类条件来看,武汉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如何按照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发挥金融中心功能的作用,促进武汉的各种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武汉当前金融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是湖北省和武汉市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高起点、全方位地设计武汉金融中心的模式定位、发展目标,积极推行各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国务院通过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确定大连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城市.明确要求大连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开放中充分发挥核心地位和龙头作用.努力建设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成为现代产业集聚区。我们必须科学地理解国家战略。清醒地认识大连发展水平.理智规划设计大连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走上一条既符合国家战略要求。又符合大连发展实际.更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周边地区发展客观需要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一些城市如上海、重庆、深圳等纷纷将金融中心建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武汉要实现新世纪的发展目标,加快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显得尤为关键和紧迫。  相似文献   

8.
<正>大连,位于辽东半岛南端,地处黄渤海之滨,是中国东北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有"东北之窗"之誉,是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城市。大连是中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和旅游热点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优越,2011年,大连被定位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龙  相似文献   

9.
总体思路。紧紧围绕"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坚持金融改革、开放和创新,着力健全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改善金融发展环境,加强金融创新,积极发展金融结算业务,不断增强金融业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快提升金融业的区域集聚力和辐射力。到2017年,基本建成以金融结算为特征的长江上游区域性金融中心。发展目标。到2017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金融发展规模、质量、环境等方面达到西部领先水平。主要任务。一是积极落实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不断加大金融业改革创新力度。二是推动产业与金融协调发展,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三是健全金融机构体系,做大金融产业规模。四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五是发展金融结算业务,强化离岸结算服务。六是加强要素市场建设,发挥资源配置功能。七是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推进国际金融合作。八是加强金融集聚区建设,打造西部金融后服基地。九是强化金融业协同监管,创建金融安全区。十是整合金融业智力资源,加快金融人才培养步伐。  相似文献   

10.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人才是关键。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除了要有国际通用的法律和制度环境、开放和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及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外,还要有一支有相当规模、能适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高素质高效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人才队伍。如何打造一支这样的队伍,我认为提升文化对金融人才的影响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