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论健全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障和促进残疾人就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要实现残疾人充分就业,必须健全和完善残疾人劳动就业保障体系。实施残疾人劳动保障型就业,关键是建立和完善特别保护就业与市场竞争就业的平衡机制;重点是抓住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努力增加就业岗位;根本是大力发展残疾人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残疾人素质和就业能力;基础是尽快完善残疾人就业的法律政策保障体系、援助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残疾人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是一个社会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引起高度重视,制定相应对策切实解决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对安定社会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残疾人就业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相关的数据资料的分析,分析了残疾人就业现状并提出了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张华 《学理论》2009,(23):57-59
“体面劳动”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政府责任。它的宗旨在于维护劳工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在中国,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就业环境较差,实现他们的“体面劳动”还有很多困境,主要有:就业岗位不足、强资本弱劳动矛盾突出、社会保障滞后、组织化程度低。因此,对于非正规就业群体政府应从就业机会、社会保障,监督管理以及组织机制四个方面加强服务和引导,从而为其实现体面就业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就业政策是促进残疾人全面融入社会的关键措施。目前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存在一系列主客观障碍,急需从培育社会文化氛围、提升残疾人自身素养、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强化法治和发动社会力量等多角度促进残疾人就业政策的优化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姜岩  张天维 《侨园》2012,(12):20-20
辽宁省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一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个人创业为主,公益岗位为辅,截至今年10月,全省已累计实名制安置9000余名残疾人就业。残疾人就业主要以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个人创业为主要模式,以公益岗位为辅助模式。残疾人就业工作一直是辽宁省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不断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全面推动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个人创业和公益岗位工作,残疾人就业工作和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政策是政府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政策执行情况如何?通过对兰州市城关区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分析,以期透视甘肃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执行情况,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巴志鹏  袁婷婷 《学理论》2013,(22):99-101
中共指导思想之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强调重视和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而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残疾人口有8千多万,但近些年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残疾人的就业率却不尽如人意。教育水平低、法律制度不健全及落实不到位、就业观念的落后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当下残疾人低就业率的局面。完善残疾人教育体制、实现残疾人就业由"救助型"到"发展型"转变、加强有关残疾人就业保护的法制建设和促使残疾人向"独立人"转变等则是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7,(Z1)
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残疾人就业条例(草案)》。会议指出,残疾人是全社会最需要关心和帮助的特殊困难群体,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保障和促进残疾人就业,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提高社会地位、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前提和重要途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拟订的《残疾人就业条例(草案)》,对保障和  相似文献   

9.
侣传振 《党政论坛》2013,(23):38-40
农民工就业公正问题一直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焦点。大量的.理论研究认为,对农民工就业进行有别于其他劳动群体的二元政策保护,是消除农民工就业歧视,促进就业公正的必然路径。但是从实践上看,这种二元政策保护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有效地改变当前农民工就业现状。因此,我们不禁产生疑问:为解决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民工就业公正问题而设计的二元政策保护,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日渐突出,随之在高校中出现了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这个群体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个性差异等导致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以南京理工大学2010届未就业本科毕业生为调查样本,对高校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以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就业指导与帮扶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贾鲁音 《学理论》2012,(8):163-164
劳动观是人们对劳动的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它是指导大学生行为的一个依据。它包括人们的劳动态度,对劳动价值、目的、意义等各方面的认识。加强劳动观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对大学生和农民工两大群体就业质量的影响。产业链中产品设计、仓储运输、原料采购、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六大软环节的发育不足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加工制造的分工环节给农民工提供了大量岗位,但成本上涨压力和国内国外的激烈竞争降低了农民工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3.
充分就业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青年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其就业程度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影响青年就业的原因很多,既有社会经济环境、城乡差距等客观原因,也有青年自身技能欠缺、就业观念陈旧等主观原因。为此,需要政府、社会、家庭以及青年个体等多方共同努力,采取多种行之有效措施,以解决好青年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论述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并对该专业学生实习与就业基地建设状况加以介绍,通过分析该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前景,为指导学生今后就业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5.
In Harris v. Quinn (2014), the United States Supreme Court used disability rights rhetoric of independence and control to argue that disabled people—not the State—are the real employers of in-home care workers. Consequently, the State cannot force care workers to pay labor union fees. Justice Alito’s majority decision interprets the employment contract as a capacity contract: a device that uses the recognition of equal cognitive capacity to obscure domination. Alito ignored the vulnerability of disabled people and in-home care workers to legitimize neoliberal cutbacks. In her dissent, Justice Kagan argued that disabled people, care workers, and the State forge multiple and iterative contracts. Using Kagan’s dissent, Charles Mills’s critique of ideal theory, and Susan Burgess and Christine Keating’s participatory social contract, I argue that an emancipatory contract must replace cognitive capacity as the condition of membership with the recognition of shared human vulnerability amid oppressiv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6.
李德正 《学理论》2012,(7):91-93
就劳务派遣性质、特点、形式、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大学生对劳务派遣型就业的重视,消除对劳务派遣型就业的偏见和认识误区,阐述劳务派遣是大学生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郭友琪 《学理论》2011,(11):271-274,310
中国新式学校教育开始于清末,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使它随即成为国家主要制度性教育,毕业生逐渐增多,此系中国教育的重大变革。然而到了民国时期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都遇到了严重的就业困难,表现为毕业生的低就业率和已就业者的职业困境,构成了一个新的教育和社会问题。而这与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中国教育转型有极大的关系,这种转型是受外部因素影响的急剧变革,该变革使社会的受教育者就业模式快速解体,短时间内天然地导致了学生就业困难。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把中国的学生就业问题,放在一百年来中国社会改革的过程中来看待,将有助于我们更为客观地理解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瑞  张宏 《学理论》2012,(22):201-203
我国的青年志愿者于1993年起步至今已有近20年,青年志愿者尚处于非专业阶段。传统意义上的志愿者服务随意性大,专业技能低。这些不足不仅仅造成志愿服务效果差、服务持续性低,更降低了青年志愿者从志愿服务中所获得的就业能力提升的可能。试通过对青年志愿者现状及青年志愿者专业化概念的论述,探讨青年志愿者专业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基于工作搜寻理论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工作搜寻途径、就业信息获取评价、就业歧视等问题,最后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In recent years, many have debated adopting work requirements in the public housing program, and a limited number of public housing agencies (PHA) have implemented these policies through the flexibility provided by the Moving to Work program. One such agency—the Charlotte Housing Authority (CHA)—has implemented a work requirement across five (of 15) public housing developments that mandates households to work 15 hr weekly or face sanctions. This article evaluates this policy and presents the first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outcomes of a work requirement on employment and evictions. We find that, following work requirement enforcement, the percentage of impacted households paying minimum rent (a proxy for nonemployment) decreased versus a comparison group. Analysis of additional data on both employment and hours worked indicates similar results regarding employment gains, but no increase in average hours worked. We find no evidence that work requirement sanctions increased evictions, and very modest evidence that enforcement increased the rate of positive move-outs such as moves to unsubsidized hous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