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牛腹腔丝虫微丝蚴分布于牛外周血液中,经蚊虫传播能引起马、绵羊和山羊的脑脊髓丝虫病。为了查明牛腹腔丝虫微丝蚴体外存活的条件,我们做了微丝蚴体外保存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带微丝蚴牛(简称带虫牛):为从福建省漳州地区购买的小黄牛,耳静脉血微丝蚴密度为131条/60mm~3。 2.微丝蚴的浓集:以3.8%枸橼酸钠抗凝,无菌采取带虫牛颈静脉血,2000rpm离心20分钟,分离血浆备用。沉淀部分加灭菌蒸馏水至原血量,混合均匀,使其溶血,2000rpm离心10分钟,弃上清,如此反复2~3次,最后加生理盐水离心一次,沉淀物和下部液体即为微丝蚴浓集液。浓集液内加青、链霉素,使每  相似文献   

2.
《兽医科技杂志》1984年第2期第24~27页刊载的《羊脑脊髓丝状虫病变态反应的研究》一文中,有几处提到从羊的血液中发现微丝蚴作为羊脑脊髓丝状虫病显症前的早期诊断,并由此将在血液中发现微丝蚴的羊作为变态反应的未显症试验动物。对此,提出几点不同看法。 首先,引起羊发生脑脊髓丝状虫病的不是微丝蚴,而是牛腹腔丝状虫童虫。根据其生活史,牛腹腔丝状虫的成虫(包括指状丝状虫和唇乳突丝状虫)寄生于牛的腹腔,其产生的微丝蚴(大小为0.202~0.2575×0.0075~0.008毫米,外被鞘膜)进入血液,当蚊虫吸血时(主要为雷氏按蚊和中华按蚊),微丝蚴随血  相似文献   

3.
1983~1985年,我们在调查贵州鸡住白虫的过程中,在血涂片中见有一种体态弯曲柔和、着色深的大型线状虫体,经鉴定为鸡丝虫微丝蚴。国内关于鸡丝虫的报道不多,杉本(1935)在台湾家鸡血液中首次查到微丝蚴,陈国清等(1960)曾报道了福建的鸡丝虫成虫及微丝蚴,刘国章等(1984)在广州对鸡丝虫微丝蚴进行了描述。 (一)材料和方法 鸡来自市场、专业户和养鸡场,品种有本地鸡和贵农黄鸡。取血部位为鸡冠和翅下小静脉,消毒后用小针刺破,取血推制成薄血膜涂片。血片干燥后,用甲醇固定,姬姆萨染色20~30分钟。随机取各地微丝蚴10条,测量其大小。  相似文献   

4.
有关喉瘤盘尾丝虫(Onchocerca guttursa)的研究,有Chauhan(1978)、Eichler(1971)、Hussin(1988)和Paira(1984)等的报道,Ferenc(1989)还报道了该微丝蚴在牛体皮肤中的分布。由于喉瘤盘尾丝虫存在着宿主和地区的变异,为了探明湖南省黄牛牛体该丝虫微丝蚴的分布特点,我们对自然感染喉瘤盘尾丝虫的黄牛进行了不同部位皮肤和淋巴结中微丝蚴分布情况的研究。(一)材料和方法 从屠宰场选择有活喉瘤盘尾丝虫寄生的黄牛7头,每头牛在耳、面颊、颈垂、肩峰、胸侧、腹侧、臀部、腹中线、脐部等9个部位剃毛消毒,各采取皮肤500mg,分别置生理  相似文献   

5.
羊脑脊髓丝虫病是牛腹腔丝虫产生的微丝蚴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微丝蚴随血液流到牛体表毛细血管,当中间宿主按蚊、伊蚊等吸血昆虫叮咬牛时,将微丝蚴吸入蚊体,在蚊体内蜕化发育成幼虫后到达蚊的吻突部,若蚊虫再叮咬绵羊或山羊(马骡等其它家畜)时,便将侵袭性幼虫传播给羊。幼虫在羊体内进入脑脊髓,损伤脑神经组织,而引起运动机能障碍。临床表现以麻痹为特征。本病发病率较高,约占12~60%,过去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屠宰公牛的阴囊及其内含物进行病理检查时,于一头公牛发现有盘尾丝虫。根据虫体在阴囊的特殊位置和微丝蚴形体的细小(平均长度153.2±35.4微米)程度,初步鉴定为阴囊盘尾丝虫,是其成虫而不是微丝蚴引起严重的组织反应。 有数种盘尾丝虫可侵袭人及动物,大多数种的成虫在感染宿主中均有特定的寄生部位,侵袭牛的盘尾丝  相似文献   

7.
笔者1988年冬在阿拉尔地区捕获1只塔里木野兔(Le-pus yarkandensis,Günth-er),在其体内发现5条丝虫,其中雌虫4条,雄虫1条。成虫寄生于肠系膜血管内,微丝蚴寄生于血液、淋巴液中。形态描述 成虫乳白色,丝状,表皮光滑,头端圆形与虫体其余部分难以分开。口孔没有唇状结构,口腔不明显。食道分腺体部和肌质部。  相似文献   

8.
牛腹腔丝虫(Setaria digitata)是马、山羊、绵羊脑脊髓丝虫病的致病原,中华按蚊是牛腹腔丝虫的中间宿主。对中华按蚊的自然感染率、为害程度、以及作为野蚊控制饲养的成活率和成活因素等,我们捕取自然感染牛腹腔丝虫微丝蚴的中华按蚊230笼,计24334只,作了多年的实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马脑脊髓丝虫病发病机理研究过程中,需对实验动物静脉大量放血作血液微丝蚴和其感染性三期蚴检查。起先用薄膜过滤法、直接溶血离心法和厚血膜检查,效果均不理想。后来,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脱纤维蛋白集虫检查法,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试验马2匹,恒河猴10只,绵羊15只。 2.方法:根据被检溶血量的不同,分别采用离心法和自然沉淀法。 (1)离心法:常用于检查500毫升以下的抗凝血液。每次将从实验动物采集的抗凝血(每100毫升血液加3.8%枸橼酸钠液10毫升,放入下口瓶内或分装于离心管内,用蒸馏水或自来水(25~35℃)溶血。用吸管反复吸挤被检血或用玻棒反复搅之,使其充分溶血,静置  相似文献   

10.
脑多头蚴(Coenurus cerebralis)是多头绦虫(Multiceps multiceps)的幼虫阶段,可引起牛羊等动物和人的脑多头蚴病。1988年,笔者对锡林浩特郊区8个养羊户进行了羊脑多头蚴病调查,在1072只羊中检查出39只病羊,发病率为3.6%。1985年以来,笔者用穿颅抽液注药的方法,治疗脑多头蚴病患羊49只,另有本校兽医院王建军同志也应用本法治疗患羊10只,共治愈51只。  相似文献   

11.
慈利县郝家山牛场位于我省西北部,武陵山系的东部边缘,牧场内水源充足,饲草丰茂。 但黄牛圈形盘尾丝虫病对牛场危害严重,1984年抽检63头黄牛,其中阳性牛45头,感染率高达71.428%。为了掌握黄牛圈形盘尾丝虫病微丝蚴的活动和消长规律,以利该病的防制,对其进行了年周期的试验观察。 (一)方法 1.试验牛:从1984年抽检的阳性牛中,选择感染严重的34、54、100号黄牛逐月定时进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于1988年8月至1989年2月,在棘球蚴病的高发区皇城羊场,用X光胸透和超声波检查肝脏,从400只绵羊中筛选出55只包囊直径大于3cm未钙化的棘球蚴病羊,分为8组,用吡喹酮和丙硫苯咪唑进行了治疗,一个月后进行剖杀。疗效判定标准采用:原头蚴感染小白鼠试验、原头蚴活体染色试验、原头蚴和包囊的电镜和光镜的病理学观察、体重测定、临床观察、间凝和酶标的血清学检测。结果,以原头蚴感染小白鼠这一主要疗效判定标准衡量,8个组的疗效从优到劣排列次序为:①吡喹酮,100mg/kg,肌注3次组,疗效100%;②吡喹酮,100mg/kg,口服3次组,疗效71.05%;③丙硫苯咪唑脂质体注射液,50mg/kg,肌注2次组,疗效58.67%;其余各组疗效皆不显著。临床观察除吡喹酮,100mg/kg,肌注3次组,注射后大部分羊表现一时性跛行,有的尿液呈浅紫褐色,少数羊精神食欲差,9只试验羊前后死亡2只,其他各组均未见大的异常。综合判定治疗效果,首选吡喹酮口服组。  相似文献   

13.
犬恶丝虫病常伴有微丝蚴结节性皮肤病 ,其感染后的早期幼虫所致皮肤病的报道极少 ,近期在临床诊治中偶见 1例。1 临床症状2 0 0 1年 9月 3日 ,犬主张某携 1条 3月龄沙皮犬前来就诊。主诉 :近日发现犬的背部、腹部皮肤表面有许多凸出硬结块 ,病犬无痛 ,发痒 ,饮食、排便均正常。该犬从市场购进 ,来源不清。经临床检查 ,病犬体温 3 9.2℃ ,心率 12 0次 /min ,呼吸频率 3 6次 /min ,可视黏膜色泽正常 ,鼻端微湿 ,营养状况一般 ,在体表处尤其背部、腹壁等处有较多凸出体表的绿豆大小的硬结节 ,挤压无明显疼痛。2 诊断用刀片刮去结节凸出…  相似文献   

14.
猪浆膜丝虫(Serofilaria suis)通称“猪心丝虫”。近年来国内不少地方先后报告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其成虫寄生于心脏等器官的淋巴管中,常在心外膜形成丝虫性内芽肿结节。某地为猪浆膜丝虫病的高发地区,发病率在40%以上。笔者在该地的屠宰检验中于腹腔淋巴结中发现了猪浆膜丝虫的微丝蚴及由该虫引起的淋巴结病变,前人没有报道。特将发现经过、病理变化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采用剖检法检查西藏五县147只山羊、118只绵羊、114头牦牛、88头黄牛内脏器官、网膜、肠系膜、脑等组织器官,采集寄生虫幼虫,调查西藏家畜主要带科中绦期幼虫(细颈囊尾蚴、棘球蚴、脑多头蚴)的感染情况和危害程度。结果显示,山羊细颈囊尾蚴、棘球蚴、脑多头蚴的总体感染率分别为46.94%、4.08%、0,绵羊分别为62.77%、13.83%、4.26%;牦牛棘球蚴、脑多头蚴的感染率分别为15.79%、2.63%,黄牛的感染率分别为4.55%、0,说明绵羊更易感脑多头蚴;截至目前暂未在西藏发现山羊感染脑多头蚴;牦牛感染率幼畜与成年畜间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幼畜更易感。结果表明,西藏家畜这三种绦虫蚴病感染强度仍很高,需开展深入研究,加强寄生虫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羊脑多头蚴的超微结构,寻找自然感染羊脑多头蚴的病羊,采集多头带绦虫续绦期幼虫,固定于25mL/L戊二醛中,分别取其头节、囊壁、颈部区,超薄切片后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羊脑多头蚴的囊壁结构具有微毛,远离头节的囊壁微毛与头节附近颈部区囊壁的微毛分布情况不同;囊壁可明显分为皮层、间质层、实质区;在实质区可观察到皮层细胞、实质细胞、成石灰小体细胞、焰细胞、成肌细胞以及排泄系统结构;头节中可观察到很发达的肌纤维结构,头节内部有类似于囊壁的皮层结构,并可见粗大微毛,细胞种类明显少于囊壁实质区,含颗粒的囊泡结构明显增多。证明羊脑多头蚴囊壁的结构和细胞种类与其他绦虫相似,但有比较发达的排泄系统;头节外表面无皮层结构,仅有呈环状围绕的纤维和囊泡结构。  相似文献   

17.
受农牧渔业部、中国农科院派谴,中国棘球蚴病考察组于1988年2月27日至3月12日对澳大利亚进行了两周考察。先后访问了国家和一个州的农业主管部门、四所大学的有关实验室、三个州的兽医研究推广机构、一个农场、三个屠宰场、及其脏器销毁装置、一个棘球蚴病展览中心和一些野猪捕杀设施。 (一)棘球蚴病流行情况 澳大利亚绵羊约1亿6千余万只。每一农户饲养牧羊狗6~10只。绵羊和狗共处造成棘球蚴病在其人、畜集中的东南部严重流行,主要是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塔斯马尼亚三个州和堪培拉特区。  相似文献   

18.
亚洲象(Elephans maximus)属世界珍稀濒危物种,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石家庄市动物园于1984年、1985年两次从云南某边区引进亚洲象4只、根据临床表现和寄生虫病学调查材料分析,确诊该象患有寄生虫病。在引进这批亚洲象的同时,原有的2只死于本病。笔者在剖检中发现死亡的亚洲象肝脏、胆管、大肠、胃内寄生有大量线虫、吸虫、胃蝇蚴。1985年10月、1986年6月我们对4只亚洲象进行驱虫试验,驱除的虫体与以前剖检所获标本一致。经鉴定共获14种寄生虫(线虫8种,吸虫4种,胃蝇蚴2种)。其中吸虫4种,在我国亚洲象体内均是首次发现,为国内新纪录。现将其形态特征描述于后。  相似文献   

19.
脑多头蚴细胞系细胞超低温冻存与复苏试验谭蓉芳郭中敏玛丽亚木谭立新努苏甫·艾力王光雷郭固(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0)脑多头蚴病对新疆养羊业危害很大,每年因该病死亡羊十万余只。我所于1993年成功地培育出脑多头蚴细胞系(26N),对其...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部 ,平均海拔 30 0 0m。全省面积72万km2 ,有天然草地 30 0 0万hm2 。 2 0 0 0年底全省各类家畜存栏 2 2 0 0万只 (头、匹 ) ,其中青海藏羊 15 0 0万只 ,牦牛 45 0万头。棘球蚴病是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呈世界性分布。青海省是棘球蚴病高发区之一 ,棘球蚴病的流行直接威胁着畜牧业的发展和人体的健康。1 棘球蚴病流行状况目前 ,在青海省发现的棘球蚴病有细粒棘球绦虫幼虫引起的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绦虫幼虫引起的多房棘球蚴病 ,其中细粒棘球绦虫分布较广 ,为优势虫种 ,犬羊型和犬牛型同时存在。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