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五州运动中的陈独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陈独秀在五卅运动前夕,大力宣传反帝斗争 1925年在上海发生的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反对帝国主义的伟大爱国运动。五卅运动前夕,党领导下的上海工人组织已初步建立。党决定使工人运动和民族革命运动结合起来,以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这时,陈独秀着力于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并和当时党内的其他领导干部一起发动工人运动和民族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2.
一、陈独秀在五卅运动前夕,大力宣传反帝斗争 1925年在上海发生的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反对帝国主义的伟大爱国运动.五卅运动前夕,党领导下的上海工人组织已初步建立.党决定使工人运动和民族革命运动结合起来,以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这时,陈独秀着力于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并和当时党内的其他领导干部一起发动工人运动和民族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3.
一、共产国际放弃了中共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共产国际重视国民党,轻视共产党。对中国资产阶级、国民党和蒋介石、汪精卫、冯玉祥等的革命性估计过高,而对中国工人阶级、农民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作用估计不足,实质是反对中共对革命的领导。 共产国际要求中共帮助国民党“成功一个民众党”。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来华向孙中山建议:改组国民党,联合社会各阶级,尤其是工农大众;创办军官学校,为建立革命武装打基础;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他还说:“中国的真正革命者的首要职务,就是实现国民革命”,因此必须宣传、引导农民、  相似文献   

4.
纵览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工人运动,长辛店工人运动在时间上不是最早的,在规模上也不是最大的,却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起点与典范。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为实践革命理论,寻找革命基础,选定长辛店作为突破点,派遣组织成员深入到这一北京产业工人的主要聚集区,通过创办工人补习学校、组建工会等方式,开展各种形式的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启发了工人群体的阶级认同,培养输送了一批有思想、有能力、有热情的革命干部,夯实了革命基础。长辛店因此成为北方工人运动的重要摇篮,是党的组织在北京的重要孕育之地。  相似文献   

5.
张浩1896年生于湖北省黄岗县一个手工业工人家庭,饱尝了阶级压迫、阶级剥削的痛苦。他连小学没读完就在家织布。1920年夏天,恽代英同志到张浩家乡进行革命活动,他俩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张浩接受了恽代英同志的革命思想教育,参加了恽代英同志组织的革命团体“利群书社”和“共存社”。为了追求革命真理和接受革命风暴的锻炼,不久,张浩来到了上海。在那里,张浩一边做工,一边从事革命工作。从此,他的一生就同中国工人运动联系在一起了。 1922年初,经林育南、恽代英介绍,张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5年,他担任了沪西区委书记,领导沪西工人参加了“五卅”大罢工的斗争。他在青云路召开群众大会,领导群众游行示威。这次集会遭到反动军警的镇压,张浩不顾个人安危,赤手空拳地带领群众与敌人搏斗。他头部被刺受伤,满脸是血,但仍在号召群众坚持斗争。他振臂向周围群众高喊:“我们反对屠杀中国人,我们反对  相似文献   

6.
谭平山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有建树、有影响的民主革命家。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广东共产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也是我国工人运动最早的践行者和主要领袖之一。他重视工人教育,创办工人夜校并亲自教授课程;他着手组建各种行业的工会,领导工人与资本家斗争。同时他在报刊上发表大量文章,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工人阶级意识,指导工人斗争;他担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南方部主任,支持香港海员大罢工。作为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主席团成员,他实际参与了对全国工人运动的领导,在全国工人运动中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革命形势迅速高涨,但在统一战线内部却出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斗争。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8月,国民党右派在广州暗杀了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此后,国民党内新老右派的活动更加猖狂起来。国民党二大后,蒋介石利用已经窃取的重要权力,加紧了篡夺革命领导权的活动,先后发动了“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武器,捕杀工人和共产党员。随后,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也相继发生反革命大屠杀。同时,奉系军阀也在北京捕杀共产党  相似文献   

8.
陈嘉祐,湖南湘阴人,湘军将领,国民革命军师长、军长,追随和拥护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多次率部队驻防韶关。1927年,上海、广州反革命政变期间,他联合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右派,被国民党右派谴责为“叛将”。他同情共产党,支持共产党人,为我党领导的革命运动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工人为了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资本家的剥削而发起的抗争运动此起彼伏,其中则以上海罢工为典范。在早期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开展工人运动时,采取了同帮会合作的工作策略,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从相互利用到互相竞争,从携手合作到既斗争又合作。在波澜壮阔的上海工人运动中不同时期共产党人对待帮会势力采取不同策略体现了灵活高超的政治智慧。在推翻国民党统治的斗争中,共产党不断消解了帮会势力插手工运对工人施加的影响,使得帮会势力逐渐式微,并在新中国建立后成功扫除了旧上海的帮会势力。  相似文献   

10.
中共党团是党组的前身,其产生具有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内外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苏联因素,中共党团在俄国共产党制度输出与早期共产党人对俄共(布)进行制度模仿的双重动力下产生;二是革命语境,在中国革命建国的语境下,建立党团是加强党对工会和工人运动领导,进一步掌握革命领导权的需要;三是制度竞争,国民党党团对中共党团在革命领导权的争夺和两党合作斗争等方面形成的竞争态势,成为中共党团不断强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陈嘉祜,湖南湘阴人,湘军将领,国民革命军师长、军长,追随和拥护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多次率部队驻防韶关。1927年,上海、广州反革命政变期间.他联合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右派,被国民党右派谴责为“叛将”。他同情共产党,支持共产党人,为我党领导的革命运动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刘少奇与中东路工人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阳 《世纪桥》2009,(5):19-20
刘少奇在担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期间,正值中东路事件发生,并由此引发了中东路工人运动。刘少奇根据中共中央的精神,下发了一系列文件,作出了许多重要指示,并两次亲临哈尔滨直接领导工人的斗争,在中国革命和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荷兰共产党     
1918年11月17日成立。次年加入共产党国际。三十年代积极领导工人运动,进行反法西斯斗争和支持印度尼西亚争取独立的斗争,党的影响逐步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占领荷兰期间坚持地下斗争,曾于1941年2月领导30万工人大罢工。1946年大选中获10.57%的选票,在阿姆斯特丹市成为影响最大的党,党报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此后影响逐渐下降。1952年制订的纲领草案提出“争取和平、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14.
李立三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者,他在领导工人运动的实际斗争中,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对工人中的帮会势力实行又斗争又团结的策略,表现出高超的统战艺术,为中国工运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921年底,李立三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到安源开展工人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发现矿上红帮势力很大,很多工人参加红帮,不少工  相似文献   

15.
高度重视理论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更是年轻干部的政治使命。 一、科学的理论是前进的旗帜 发生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著名的三大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运动、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运动,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就是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因此,创立科学的革命理论来武装无产阶级,就成为亟待解决的历史任务。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的诞生使工人运动由自发斗争变为自觉的斗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1917年10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还大大地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使其变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巴西的共产党创建于1922年。创建者是从无政府主义运动分裂出来的为数不多的共产主义者。它是巴西无产阶级形成及其斗争发展的结果,也是国际上工人阶级斗争,尤其是俄国革命影响的结果。它产生于巴西工人运动处于危机的历史条件下。当时掌握着无产阶级先锋队领导权的无政府主义者和社会党人,已经没有能力去克服和解决历史现实给工人运动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被誉为中国的"小莫斯科""无产阶级的大本营"。1922年9月爆发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是党在领导中国第一个工人运动高潮中创造的"绝无而仅有"的成功范例。自1921年起,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具有全国意义的组织和斗争历时  相似文献   

18.
1923年以后,中国革命形势迅速发展。中共确定了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主张。同年,孙中山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共产党帮助下,改组国民党。1924年创办了共产党参与领导的黄埔军校,建立了革命军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形势迅速发展,国共双方深感革命干部力量不足,要求苏联在原东方大学培训干部的基础上增加培训人数。在这种要求下,苏联于1925年建立了“中山劳动大学”,专门招收中国学生。其目的在于,用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共产主义群众运动的干部,培养中国革命的布尔什维克干部”。第一批学生118人于1925年10…  相似文献   

19.
霞飞 《党史文苑》2004,(7):10-15
毛泽东与蒋介石生前是对立的国、共两党领袖,他们都反对“台独”,主张祖国统一。但是,他们对于祖国统一的认识有根本区别。毛泽东主张中国统一于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则主张用所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换言之,就是统一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毛泽东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认为美国的干涉是产生“台独”的根本原因,蒋介石则依赖美国“反攻大陆”守台湾。尽管如此,由于他们在反对“台独”问题上有共同性,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反对“台独”的问题上,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初,蒋介石把自己与美国捆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李桂华  朱腾飞 《前线》2023,(2):90-91
<正>工人运动的滔天巨浪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当年8月,中共中央成立了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并先后领导了香港海员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等工人运动,发动工人为捍卫自身劳动权益而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