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德 《党史文汇》2006,(2):48-50
斗智斗勇,彭总巧斗冈村 百团大战使华北日军领教了八路军异常顽强的抗日决心,也看清了要想在短时间内摧毁抗日根据地,歼灭八路军主力是不可能的.1941年1月16日,日本大本营陆军部制定出<对华长期作战指导计划>,改变过去急于结束战争的方针,转取长期战的战略,规定"以维持治安、肃正占领区为主,不要进行大规模进攻战",强调打击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为主,进行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总力战".根据新的方针,日军调整了在华兵力部署,增强了华北兵力,使华北方面军的兵力增加到11个师团又12个独立混成旅团和1个骑兵集团,主要对八路军作战.为实施这一方针,日本大本营将使日军在百团大战中遭到重创的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多田骏调回国内,派中国通、反共老手冈村宁茨任司令官.  相似文献   

2.
王飞 《世纪风采》2013,(5):32-37
1940年,正当日军凭借优势装备在中国大地上猖狂攻城略地、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大“扫荡”之时,在古都开封,突然爆出让日军心惊胆战的特大刺杀事件:日本侵华特务机关的重要人物、“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吉川贞佐少将和数名日军头目于5月17日被人刺杀于该特务机关驻处的山陕甘会馆!  相似文献   

3.
“外交必须在秘密中进行。”这是澳大利亚前总理、现外长陆克文曾经的一句名言。但不想在2010年12月初,“秘密”之一被维基揭秘网披露。其中,时任澳大利亚总理的陆克文最耐人寻味的一句话,便是告诫美国:应准备好必要时对华动武。  相似文献   

4.
从1868年明治维新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70多年侵华史和德富苏峰近一个世纪的生命证明,日本军国主义称霸之梦不但在亚洲走行不通,在世界也难于前行。德富苏峰辈针对中国制定的“脱亚入欧论”“大日本膨胀论”“大东亚共荣论”,都是基于武力扩张、军事侵略、占领邻国乃至称霸世界来维持日本生存的极端狭隘血腥的国策,最终将日本引入了死胡同。正如野村浩一在《近代日本的中国认识》中所说:“近代日本的历史,是一部在对华认识上失败的历史。”这是一句由衷的心声,也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一、日军发动“福州战役”的战略意图 1941年2月上旬,日军大本营策划攻占福建沿海的福州、连江、长乐等县市,并把进攻的代号定为“福州战役”①,其战略意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封锁美英援华的海上通道,迫使蒋介石政府屈膝投降。1940年9月,日本军国主义者想趁英美忙于欧洲战局无暇东顾之机,迅速侵占法属印度支那北部地区,迈出  相似文献   

6.
1935年12月9日,北平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九”运动.这场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动和进行的.时任中共河北省委特派员兼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书记的李常青是这一伟大爱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日本帝国主义很快占领了东北三省.至此,“国家将亡”的阴影笼罩着中华大地。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又制造了华北事变,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准备进而吞并全中国.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继续奉行妥协退让的政策,同日本侵略者签订了“秦立协定”、“何…  相似文献   

7.
1937年11月12日,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以中国军队失败而告结束。中国军队从上海撤退,日军占领了上海四郊和南市、沪西及苏州河以北地区,只有英美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未被占领,形同“孤岛”。英美法租界里的事务,是由租界当局处理,日本侵略者和汉奸伪政权不能直接干预。这种状况就给留在租界里的进步文化人提供了一种有利的活动条件,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或间接领导下,采取各种方式,开展抗日活动,直到1941年12月8日太  相似文献   

8.
1936年夏,北平上空乌云翻滚,空气中夹杂着火药味.已将铁蹄踏入平津地区的日本侵略军,正在加紧实施吞并华北、侵占全中国的阴谋.然而,日本侵略者在华北的扩张,遭到了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广大爱国官兵的有力抵抗.为了拔掉二十九军这颗眼中钉,日本侵略者使用软硬两手,对二十九军官兵实行武力压迫和拉拢软化.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秉承国民党最高当局旨意,以多种形式与日本方面周旋,以期避免战争,维持华北现状.在这个背景下,中日两军将官上演了一出"鸿门宴".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1,(8):17-18
由于美国广播理事会在2012年财政年度预算报告中将“美国之音”对华短波广播列为削减预算的对象,曾被美国视为“民主利器”的“美国之音”近日传出停止对华广播的消息。  相似文献   

10.
1941年,日本帝国主义者的铁蹄踩入福州地区,烧杀奸淫,无恶不作。福建人民英勇抵抗,演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壮烈诗篇。这是一段难忘的岁月—— 1940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在政治上加紧了对国民党政府的诱降,在军事上则以切断第三国援蒋通道为主要手段,企图逼国民党政府屈服。接连发动了“香(港)韶(关)路切断作战”、“雷州方面切断作战”、“汕尾方面切断作战”、“浙东作战”和“福州作战”。  相似文献   

11.
袭击“老集团”是东北抗日联军一路军在桦甸境内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一次重大战斗。这次战斗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给日伪军一次沉重的打击。 老集团的由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为了巩固在东北的统治,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实行一系列野蛮政策。 1934年,日本侵略军在桦甸地区实行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成立所谓“清乡委员会”,以“治安肃正”为  相似文献   

12.
1941年,是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地区统治最严酷的一年。为巩固日本国内的统治,奠定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基础,他们疯狂地对抚顺煤矿进行掠夺性开采。日军把在侵华战场上所俘虏的我八路军抗日战士、国民党中的抗日官兵和一些民众抗日自卫军的土兵集中起来,押送到抚顺煤矿做“特殊工人”,强令开采煤炭。  相似文献   

13.
日本对蒋介石的“和平工作”,也就是劝降、诱降工作,是抗日战争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史学界开始注意这一问题,但大多着重于对“和平工作”具体过程的叙述,而有关日本统治集团内部开展对蒋“和平工作”的战略构想、企图和策略,却很少涉及。这就不利于深刻揭示日本对华“和平运动”的实质及其失败的必然性。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作些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一丁 《党建文汇》2010,(3):39-39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这天凌晨,日军出兵占领上海租界。当时暨南大学正在租界办学,接此消息,学校负责人立即举行简短而悲壮的会议,并决议“当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时,立即停课,将这所大学关闭”。  相似文献   

15.
1937年10月至38年1月,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奉本国政府之命,斡旋于中日战争,是为“陶德曼调停”。蔡德金、杨立宪在《研究·资料与译文》上发表了题为《浅析抗战初期陶德曼“调停”及其失败》的论文,就这一事件的原因、经过及结果作了分析。文章指出,日本之所以在中日战争正在激烈进行时要求德国出面“调停”,是有其深刻的国际和国内原因的。首先,从国际形势上看,日本扩大对华侵略,直接损害了英美等帝国  相似文献   

16.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为了变华北为其后方基地,在日军华北驻屯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指挥下,纠集了5万多日伪军,从1942年5月1日至5月27日,对我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了空前的大“扫荡”和连续“清剿”。5月27日,日军第五十九师团第五十三旅团少将旅团长上坂胜,亲率2000多名日伪军包围了定县北瞳村,实行了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制造了残杀我军民800多人的骇人听闻的大惨案。作为当年青年抗日先锋队的一名干部,我本人是这桩大  相似文献   

17.
居之芬、张利民主编的新著《日本在华北经济统制掠夺史》一书,已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全书30余万字,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所提供的档案资料和数字,多为第一手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该书在研究方法上也有独到之处,作者综合运用历史学、经济学、统计学等科学理论和方法,并结合当年日本统治下几块较大沦陷区进行比较研究,使华北沦陷区殖民经济史的研究更有深度。深刻剖析和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开发”华北的本质和罪行,是该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该书作者在这方面作了可贵的努力。首先,作者以大量档案史料为据,揭露日本“开发”华…  相似文献   

18.
隆鸿昊 《前线》2017,(9):49-52
日本"华北驻屯军"成立于1901年。从1911年至1936年,日本"华北驻屯军"共有三次增兵,实力、编制等也随之不断升级,不断增强日本在华的侵略势力。本文试以"华北驻屯军"三次增兵为例,探讨日本扩大对华北的侵略与列强如何应对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30年代中期,日本为确保“满洲国”的军事安全,防止蒋介石突然收复东四省,便要求在华北建立“非军事缓冲区”,日军北撤,国民革命军南撤,所有驻防退出华北:经过艰苦的谈判,双方协议,华北只留驻一支军队,这就是宋哲元中将驻守京津的第二十九军,其中第三十八师师长便是张自忠。  相似文献   

20.
1940年的夏秋,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第四个年头.为粉碎华北日军的全面进攻,打破其“囚笼政策”,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决定集中八路军第120师、第129师和晋察冀军区部队,以破坏华北敌占交通线和据点为重点发起大规模进攻战役。战役发起后,我军参战兵力迅速增至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