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重庆地标性建筑解放碑的前身,是抗战胜利后在"精神堡垒"旧址上修建的"抗战胜利纪功碑",当时建于国民政府战时首都重庆市区中心,是中国境内唯一一座抗战胜利纪功碑,以纪念中华民族和重庆人民为抗日战争全面胜利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相似文献   

2.
重庆抗战     
正今年是抗战胜利75周年。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并于1945年取得胜利。重庆是那段历史的重要当事者与见证者。抗战时期,重庆是中国战时首都,是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3.
罗尚义 《探索》2005,(4):33-36
重庆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战时首都,是国民政府指挥抗战的中心,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远东的指挥中心。同时,重庆还是中国共产党在大后方的领导中心,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要场所和舞台。重庆的名字和中华民族浴血抗战的辉煌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辉煌胜利一起载入史册。抗战,在重庆历史上谱写了最光辉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4.
简奕 《红岩春秋》2015,(4):10-13
抗战爆发后,面对空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再度携手,共克时坚。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各派政治力量相继汇集重庆。从抗战相持阶段至抗战胜利结束,重庆不仅是中国的战时首都,也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象征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历史风云际会于此,而重庆,适逢其时,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样一个日子里回忆抗战岁月,是十分有意义的。特别是重庆,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全国抗日和指挥远东战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重任,成为名副其实的战时首都。虽弥经血腥轰炸,却始终巍然屹立。70多年前,随着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很快聚集了一大批中国知识精英。为宣传抗战救国,他们拿起笔做刀枪,留下不少有关抗战的诗词歌赋及对联谜语,它们见证了重庆的抗战岁月,也为重庆文化史册留下了厚重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宋庆龄在重庆艰苦的岁月里,以她极大的爱国热情领导“保卫中国同盟”,克服重重困难,排除种种障碍,致力于战时医药救济和儿童福利工作,为支援抗战募集大量的资金、物资援助八路军、新四军及广大民众,以各种方式向国外报道中国人民抗战的真实情况:为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回顾历史,77年前,1938年2月18日的黎明,9架日军飞机成"品"字阵形从湖北巴东穿越三峡,经奉节过忠县,于9时30分突破防线直指重庆,空袭市区近郊巴县广阳坝(今南岸区广阳坝)。这是日军飞机在抗战期间第一次轰炸中国战时首都重庆。卢沟桥事变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日战争阶段,为持续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以争取抗战最后胜利,1937年10月30日,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11月20  相似文献   

8.
<正>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选定重庆作为战时首都,重庆一跃成为当时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成为中国抗日战争大后方的中心。随之,一大批的文化机构、文化名人、文化青年纷纷奔赴重庆,或创办期刊,或迁渝出版,或在渝复刊,重庆成为战时中国出版期刊最多的地区之一,其中较为出名的有《抗战文艺》《文艺阵地》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学期刊,为抗战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这一时期,一些重庆本地出  相似文献   

9.
1945年,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在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期间,重庆毅然担负起了中国战时首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治舞台的历史重任,为赢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值此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本刊开启新栏“抗战风云”,以反映中华民族暨重庆人民在那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建立的伟大功勋。“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相似文献   

10.
重庆,因其曾经作为中国战时首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舞台和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在抗战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共重庆市委和中国中共党史学会,8月28至29日在渝联合召开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抗日战争胜利学术研讨会”。为了指导好会议的召开,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孙英提前来到重庆。孙英对重庆的党史资源和党史工作非常重视,在2001至2005年7月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期间,曾四次到重庆考察指导工作、出席会议和进行调研。这次…  相似文献   

11.
蒋介石别墅 重庆南郊黄山主峰云岫楼,原系一私人别墅,三层砖木结构,三面开窗,可眺望山城景色。抗战爆发后,重庆成为战时首都与陪都,该楼遂成为蒋介石官邸。楼侧有一木柱穿斗平房,是蒋作基督教礼拜的小礼堂。此处为蒋在渝的最重要一处办公和寓居之所,是当时中国时政要务的决策地之一。抗战胜利还都南京后此楼移交福利院,新中国建立后为黄山干部疗养院使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七·七事变后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冶金工业发展概况、繁荣原因及时代特征作了考察和论述。战时后方冶金工业不仅企业数量增多,经营规模扩大,而且产品种类繁多,技术有所创新,生产水平较战前有了大幅度提高,成为后方工业体系中的支柱产业,广大员工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正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为了抵御外侵,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斗争并取得伟大胜利,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格局与进程。抗战时期,重庆作为中国的战时首都,为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牺牲。那么,抗战爆发  相似文献   

14.
“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与建设工程”写入重庆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决定;市委宣传部与中国国民党党史馆就渝台两地抗战历史文化研究的交流合作签署会谈备忘录;在重庆召开高级别国际性学术会议,共同研究抗战历史文化;《重庆抗战遗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获得通过;特别是今年6月,《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在重庆签署……自2008年5月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与建设工作启动以来,说起中国的抗战文化,说起战时首都重庆和大后方抗战,话题渐渐多了起来……  相似文献   

15.
《红岩春秋》2013,(1):16-17
2012年10月20日,圆满完成了本次考察之旅的“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海外资料搜集考察团”回到重庆召开了交流会。会上,团长周勇表示,“在当今中美两国的国际关系中,唯一能坐下来‘谈感情’的,只有在战时首都重庆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二战历史。”“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重庆抗战工程”),  相似文献   

16.
简讯十则     
《湘潮》1985,(12)
原“汉口基督教女青年会战时服务团”团史座谈会在长沙召开在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之际,原“汉口基督教女青年会战时服务团”的十四位老大姐,会聚长沙,回忆总结当年的革命斗争历史。  相似文献   

17.
正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国务院于9月3日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重庆的特园、张自忠烈士陵园入选。至此,重庆已有八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和遗址。  相似文献   

18.
抗战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从一座内陆城市一跃成为中国战时首都,成为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各党各派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活动舞台;从一座古老的军事要塞,一跃成为中国抗战大后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外交中心,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战区指挥中枢。  相似文献   

19.
红岩书笺     
正全面抗战爆发后,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一群共产党人抖落黄土高坡的尘土,带着楚天江水的烽烟,进驻重庆,结庐红岩,为维护国共合作抗战局面,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历时八年的工作生活中,周恩来、董必武等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人留下了大量的书信、题词、演讲稿、便笺、赠言、诗文、电文等"红岩书  相似文献   

20.
正我出生于1 9 2 9年,9岁学戏,从艺70年。对于70年前那场令人深恶痛绝的侵略战争,那些将山城陷入枪林火海的大轰炸往事,特别是8年抗战中重庆川剧人为宣传抗战救国所作出的无私奉献,至今历历在目,刻骨铭心。抗战救国心系团结抗战全面爆发后,重庆成为战时首都,各类文化团体和知识精英云集山城,外地曲艺剧团也纷纷来渝,一时名家荟萃,重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