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十月革命道路与二十世纪的现代化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人类正经历其发展进程中的第二次现代化浪潮,十月革命的爆发,使俄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同时,推动了它自身的现代化历程。 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及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向世界展现了一种新型的现代化类型——社会主义现代化,它成为一批欧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走向现代化过程中所仿效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1997年9—10月)前苏联东欧读‘苏联解体亲历记》摘记(续) 钟 民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市场发展状况与私商——兼论二十年代市场的特点 胡舟白关于列宁“直接过渡”思想的再探讨——与俞良早同志商榷 陈波俄学者罗伊·麦德维杰夫谈新大林与语言学问题 邢艳琦十月革命与列宁战略思想的两次转变 俞良早重评斯大林的“一国建成”论 李心华斯大林的“一国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左凤荣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国的反响 刘志清关于十月革命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张建华千秋功过,谁人曾予评论 ’——近年来俄学术界有关十月革命的评论 聂锦芳试论意识形态在苏联解…  相似文献   

3.
(1997年11—12月)前苏联东欧一座耸立于人类历史长河的不朽丰碑——纪念十月革命八十周年 常青 真理的追求《“十月”的选择一90年代国外学者论十月革命》前言列宁与十月革命苏联学者人道主义观的变化前苏联学者提出的几个值得重视的伦理学问题苏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及其教训苏维埃时期的中亚民族宗教问题十月革命道路与二十世纪的现代化历程冷战与苏联解体关系论析基本理论与基本路线在苏联演变中的作用前苏联社会逆变经济根源探析苏联剧变的经济体制因素独联体依然似联非联俄经济专家撰文谈独联体国家经济状况和预测独联体国家政党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苏联《戏剧》杂志1984年第11期发表苏联著名演员邦达尔丘克与普里亚什尼科夫合作的剧本《拖延就是死亡》。该剧描写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布尔什维克准备武装起义时在党内外展开的尖锐而又复杂的斗争。引人注目的是,剧本对斯大林在十月革命时的活动十分肯定,他坚定地站在列宁一边,支持列宁的主张,并为“革命军事中心”的成员之一。同时,舞台上出现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等反面人物的印象也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5.
(1997年7一8月)前苏联东欧近年来国外学者关于俄国十月革命观点的综述刘淑春美国学者塞·法伯谈列宁思想的现实意义与西方左翼刘金始编写苏联剧变深层原因初探王金存如何评价建国初期学习苏联经验李利俄国关于十月革命的研究概况及若干争论孙凌齐中国与苏联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对比研究骆美玲新的世界大战?—评斯大林对战后战争形势的认识张祥云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与代资本主义肖枫和谐地结合:列宁怎样处理非对抗性矛盾何小平俄学者雷巴科夫论苏联及俄罗斯改革时期的“官僚资产阶级”现象门姗姗编写近年来国外学者关于俄国1月革命的观点综述(…  相似文献   

6.
一、主流派的路线转换自1989年下半年苏联改革危机不断、险象环生的局面形成之后,1990年初春,苏联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中又出现了一次重要的转折:无论戈尔巴乔夫本人是否承认,一个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是,在此以前,戈氏奉行所谓“先政治、后经济”的“改革”路线,也即戈氏的一切努  相似文献   

7.
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和1991年苏共丧权、苏联瓦解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两件大事。这两件大事又正好应了我们中国的两句俗话:“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俄国无产阶级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夺得了政权,70年后却在没有一枪一炮的情况下和平地拱手交出了政权。这一得一失从历史到现状,从理论到实践,国内国外自然是说来话长,值得加以认真总结的。而苏共领导的所作所为逐渐丧失人心则是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一、前苏联的退休制度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先后颁布了《劳动者社会保障条件》(1918年)、《退休金条例》(1928)等社会保障法规。苏联宪法明文规定:苏联公民在年老、患病、全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失去赡养者的情况下,享受物质保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外学术界,特别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在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发表了许多观点不同的文章,有褒有贬有肯定有否定;有的出发点是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有的则企图从根本上加以否定。为供有关方面研究参考,本刊自本期起选载部分译文或观点。数十年来我们坚持认为,人与其劳动成果,与参与社会管理进程、与政权分离即异化是  相似文献   

10.
东欧的政治制度实质上就是苏联的政治制度,它是二战以后即十月革命三十余年之后通过苏联的军队、苏联的代理人、或苏联政治制度的副产品移植过来的。东欧第一代领导人就是副产品。他们中许多人在莫斯科度过了若干年甚至几十年,而某些人,如季米特洛夫,甚至成为苏联政治工具的一部分。东欧党派政治制度的所有特征都源于苏联并被成功地移植到  相似文献   

11.
苏联实行“议行合一”原则。它是由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提出的:“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关”(《法兰西内战》)。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制,虽然分设立法和行政机关,但以行政机关从属立法机关来体现“议行合一”原则。因此,苏联地方政府包含立法和行政两个机构。在苏联最高苏维埃、15个加盟共和国和20个自治共和国的最高苏维埃之下的所有苏维埃统称地方苏维埃,即地方政府。根据地区大小、人口多寡和民族聚居情况,地方政府划分为边疆  相似文献   

12.
如同伟大的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苏联红旗落地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历史的进程。帝国主义和各种反动势力在为莫斯科上空的易帜欣喜若狂之时,世界共产党和进步力量也在为之惋惜并苦苦地思索:无数共产党人用鲜血染红的旗帜,成千上万的劳动者用汗水和生命保卫的旗帜,在经历了七十余年的风风雨雨之后,为什么会悄然落地?世界社会主义者和共产党人应该从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以便积聚力量,早日振兴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前苏联东欧关于托洛茨基研究的国际讨论会在俄罗斯召开莫斯科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国际研讨会综述斯大林论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论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中苏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吗? ——兼谈《避免了一场核战争>冷战开始后苏联加强集团内部统一的举措勃列涅夫时期苏联的主要问题和历史教训从苏联哲学的演变看苏联东欧剧变的深层原因 ——<苏联哲学的演变(1919—1953"一1991>一书概述苏联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富农政策的转变及其影响语言改革与苏联的解体剧变前夕苏共基层组织的涣散论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独联体各国共产党对社…  相似文献   

14.
源于东西文明结合下的文化特征,俄罗斯的变革凝结着多种悲剧意识:自负的民族精神、受威胁感、先验的哲学思维方式等等。因此,俄罗斯变革常常湮没在成功与失败之间,每次表面看起来突兀,似乎一夜之间完成的,如彼得大帝改革、十月革命和苏联解体等,其实不然。每一变革均与其文化底蕴密切相关,始终着附于俄罗斯的数次变革进程并使之展  相似文献   

15.
(1998年1—2月)前苏联东欧苏联转移艺术珍品大行动勃列日涅夫年代:苏联走向衰亡的关键性转折时期吸取苏联剧变教训的若干重要问题的思考关于马克思俄国社会思想的几点讨论国外学者关于十月革命的争论从战后初期英国工党的对苏政策看冷战的起源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对苏东关系的影响十月革命与俄国现代化从联邦制国家形式析苏联解体原因就《戈尔巴乔夫沉浮录》一书访李永全博士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学界“苏联模式”研究述要季米特洛夫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的研究前捷共领导干部谈世界资本主义及欧洲社会主义前景前苏联与俄罗斯的东南亚政策及其影响我…  相似文献   

16.
去年年底,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了由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签署的《国家银行法》,这是苏联在迈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出台的又一项重要法令。一、《国家银行法》出台的历史背景在苏联历史上,执政党对银行在国民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是有充分认识的。列宁牢记梯也尔匪帮当年如何借助法兰西银行的经济力量,最终将巴黎公社扼杀于摇篮之中的教训。因此,十月革命刚一胜利,布尔什维克就占领了俄国中央银行。1917年12月,全俄中央执委会就颁布了《关于银行国有化》的法令。在20~30年代苏联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历史进  相似文献   

17.
(1997年5一6月)前苏联东欧东欧难效塑前苏联学不来中国改革模式齐鲁摘俄学者沃洛布耶夫等谈十月革命研究中的新观点孙凌齐编写德学者谈苏东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原因郑异凡苏联知识分子问题与布哈林的“奇谈怪论”郑异凡经济研究资料国外理论动态国外理论动态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东欧中亚研究东欧中亚研究东欧中亚研究97 .5期97 .17期97 .17期97 .2期原苏联东欧国家社会制度剧变的原因探析田春生苏联剧变原因研究之进展情况陆南泉苏联时期俄罗斯民族的特殊地位与“俄罗斯中心论”张建华、李朋97 .3期97 .3期97 .3期独联体俄罗斯同独联体国家…  相似文献   

18.
1917年十月革命后诞生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二十世纪90年代初宣告解体,这不仅是1991年,也是一件世纪性的大事。苏联的解体无疑是在苏联内外部各种矛盾和因素相互作用的合力下发生的。但是其中民族问题是导致解体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深刻分析戈尔巴乔夫时期民族矛盾激化的原因,总结戈尔巴乔夫时期民族政策上的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俄罗斯各界对苏联和叶利钦政权的评价争论不休。对此普京提出自己的看法:“谁要是不为苏联的解体感到遗憾,他就是没有良心,而谁要是希望恢复苏联,他就是没有头脑。”普京对苏联所作的某种肯定并不意味着要走回头路,而对叶利钦时代的某种批评也不意味着对叶利钦8年改革的否定。肯定苏联是出于争取和团结大多数俄罗斯人的需要,以利局面的稳定,而批评叶利钦则是为了纠正过去的不足,继续叶利钦开创的事业。  相似文献   

20.
“花朵工程”内幕 ——美苏太空争霸的一段往事关于宣布解散后的共产国际的新资料俄罗斯学者谈列宁主义在俄罗斯的命运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历史考察探讨十月革命的社会内容是认识前苏联社会主义历程的“入口”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历史的辩证的演化 ——有关苏联剧变根源的几点思考浅议苏共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训从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分析苏联解体原因(1998年3—4月)前苏联东欧聂云编译李兴耕编译高晓惠编写曹佃杭姜长斌马龙闪陈伟红孙午生独联体乌克兰实行生态环境鉴定标准俄罗斯和中亚中国家经济出现好兆头 于国政俄乌关系的新进展 訾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