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张丽 《世纪桥》2014,(6):81-82
增强社会组织活力是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只有通过推进政社分开,切实保障社会组织的独立性;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拓展社会组织空间;创新管理理念,增进政府与社会组织的政治互信;增强社会组织内生活力等几个举措才能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充分发挥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应当遵循法治原则。在法治轨道上进行。法治原则的要义是:依法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外特权。按法治原则进行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应当注重三个方面:一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构建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二是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培育社会组织,构建公民社会;三是加快社会法律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城市社区社会组织作为创新社区治理、推动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建构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联系政府与基层群众的桥梁枢纽,国家对于社区社会组织的建设愈加重视,然而,由于历时短、基础不足、内外条件制约等因素的影响,社区社会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亟须完善社区社会组织的路径建设,以构建现代化的社区社会组织体制,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4.
黄承伟 《新视野》2023,(3):67-7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方略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战略任务;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走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道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视野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逻辑需要从理论维度、推进路径、要素保障等多个方面理解和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守住“两条底线”,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三个乡村”,扎实推进“三个现代化”,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相似文献   

5.
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安全供给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环节,关系到我国发展的总体安全。当前,农业现代化面临发展困境,不仅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高质量推进,也对高水平构建新发展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要通过切实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增强农业科技供给、提高现代生产要素供给水平、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开放等举措推进农业现代化,促使农业生产供给更高水平地适应需求体系的动态变化,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拓展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6.
试析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浙江文化大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它要求文化艺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解放思想、积极发展文化生产力。建设文化大省是浙江面向新世纪、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宏大系统工程,是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大战略举措;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范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的两个关键环节,也是构建浙江和谐社会、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的全方位保障。  相似文献   

7.
蒋小芳 《唯实》2015,(2):71-72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管理完善、秩序良好、安定团结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管理体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条件和组织基础。和谐社会应当是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当前,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在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关注社会困难群体,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  相似文献   

8.
宋贵伦 《前线》2023,(1):18-21
党的二十大对社会建设作出一系列部署。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努力实现社会服务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我国社会服务现代化的关键。完善“七位一体”的社会治理运行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200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宁夏各级党政组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考察宁夏的重要讲话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切实改善人民生活,努力构建和谐宁夏,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加快、活力增强、效益提升的良好势头。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城乡面貌变化明显;社会事业全面推进;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相似文献   

10.
社会治理是社会管理理念和方式的重要升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有助于激发社会主体内生活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面临以下困境:多元社会治理主体结构优势未充分发挥;各社会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有待提高;社会组织发展不顺畅;基层社会治理存在动力不足风险;社会治理机制运作滞后、效果欠佳。鉴于此,我们必须在现代化的社会治理理念引领下,建立和完善社会治理机制、构建社会治理法治体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化、加大力度运用社会治理专业化方式。惟有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才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保持社会稳定和有序发展;建立健全社会预警系统,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全党上下倍加重视党内民主建设,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迈出了重要步伐,但进一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仍面临着思想认识、组织管理和制度、体制方面的困境。为此,一要加强民主思想教育,增强民主意识;二要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三要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创新推进党内民主的发展;四要创新监督机制,以有效的监督保障党内民主建设的推进。  相似文献   

13.
陈理 《党的文献》2012,(3):83-90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和实践,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十六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和谐"概念,并明确把"社会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之后,中央先后通过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研讨班、召开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和谐社会建设贯彻落实到"十一五"规划、召开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和谐社会建设问题并通过相关决定等几个关键环节,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逐步展开;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作了系统阐述,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从而为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正确方向和工作的着力点,将和谐社会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十七大以后,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同时,中央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一重大战略任务,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心系制度定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逐步实现;江泽民提出了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以及现代化建设"三位一体"的目标和新"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胡锦涛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筑了"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有了新推进。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制度建设与现代化的历史演进脉络来看,可以发现制度的创新与现代化的推进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通过制度建设推进现代化是历代领导集体重要的治国理政理念,制度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在社会治理中面临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治理体制尚待完善、治理方式落后、治理人才匮乏等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对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予以深化:应加强公共服务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构建全新治理模式;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打造公共安全体系,维护社会安定有序;培养专业人才队伍,为社会治理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创新道路,也是新时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抓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城乡社区治理不断发展的基础保障。文章运用社会学的微观分析视角对当前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发展治理进行实证研究,以此揭示新时代党与社会组织在实践中互动的深层逻辑。研究发现,党不仅能够增强社会组织的政治合法性、扩展其资源渠道,而且还能够通过政党统合赋予社会组织负责人政治身份,凭借更高的政治平台可以进一步增强合法性和整合资源,从而使社会组织获得更好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组织的角度提出了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邵睿瑶 《世纪桥》2008,(4):34-35
当前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存在许多不完善方面,不利于加快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必须探讨深化改革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措施,为推进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保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必须深化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建设,探索政府发挥社会管理职能新的模式,为推进和谐社会构建创建坚实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战略主线是联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这"三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三化"联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形成,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形成又会保障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三化"同步实现中农业现代化是重点,发展县域经济是纽带。关键环节是着力破解城乡"二元"制度,需要破解城乡土地利用与规划实施上、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上、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上、城乡社会管理上的二元制度。根本保障是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网络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新疆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加强网络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大数据时代,为有效推进网络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加强网络立法、执法和国际司法协作,实施网络社会法治化治理;健全网络治理制度体系,实现网络社会制度化治理;加强网络技术研发利用,推进网络社会技术化治理;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促进网络行为主体自律性管理,从而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技术保障、网民自律有机结合的网络社会协同治理体系,推进网络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20.
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重大课题。社会建设和管理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社会建设主要是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功能,构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