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逐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自由兑换是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1996年12月1日中国政府接受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八条款,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入世后,随着国际贸易的频繁往来、国际资金流动的迅速增加,进一步开放资本项目、逐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成为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着眼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进程,探讨逐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现实意义和条件,对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做出路径选择以及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对外开放、参与世界经济程度的加深,人民币逐渐被亚洲各国所接受并成为可流通的货币。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也日益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和焦点问题。但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我国经济既有积极的影响也存在负面的效应。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需要尽可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正确选择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强势经济造就强势货币,人民币的"低调"无法隐藏人民币正在成为新兴国际货币的事实.货币国际化由多种因素决定,目前,人民币已具备了国际化的条件.人民币国际化应遵循人民币周边国际化-人民币亚洲化-人民币全球国际化的渐进路径,中国目前应选择以人民币"区域化"为过渡期,走欧元国际化和日元国际化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国际化不是一个纯粹的单边政策行为,而需要得到其他国家政府的支持和配合。因此,人民币崛起为国际货币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事件,同时也是一个外交事件。自2009年掀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大幕以来,中国政府一方面通过国内政策调整,释放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力量,另一方面也通过积极的货币外交,争取更多的货币合作伙伴,以夯实人民币国际化的政治基础。中国与货币伙伴的合作包括进行货币互换、推动本币结算、促进货币直接交易、建立货币清算机制等多项内容。国内政策调整与国际货币外交,共同构成了驱动中国货币崛起的双轮。目前中国已经初步搭建起一个包括47个国家的多层次货币合作伙伴网络。而其中五个国家因其在能力和意愿上都能对人民币的国际使用提供重要而关键的支持作用,需要中国将其作为人民币崛起进程中的战略支点国予以特殊对待。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以来,在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和国内因素的交互影响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人民币升值将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深远影响,这一趋势将推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并使其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进一步增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能增强我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有利于维护我国的贸易平衡和汇率稳定。但国际化进程还需要很长的时期,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进一步完善金融体制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以来,在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和国内因素的交互影响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人民币升值将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深远影响,这一趋势将推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并使其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进一步增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能增强我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有利于维护我国的贸易平衡和汇率稳定.但国际化进程还需要很长的时期,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进一步完善金融体制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离岸金融业务经营监管是指离岸金融市场所在国有关主管部门依据本国法律的规定对离岸金融从业者的经营活动所进行的管理,通常涉及离岸金融运作的资本金、交易对象、经营范围、交易货币等问题。在构建中国离岸金融业务经营监管法制的过程中,对于离岸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可以参照国际上的通常做法,采取间接控制的方式;对于离岸金融的业务范围应当采取一个适中的标准;对于离岸金融业务的交易对象应明确其主要为非居民,但一定条件下居民也可以参与交易;关于何种货币可以在离岸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的问题,应在明确可自由兑换货币的交易货币地位的同时,为人民币成为交易货币留下空间。  相似文献   

8.
欧元的诞生和东亚经济、货币合作加强,中国的经济、政治和国际地位不断加强,人们纷纷预言人民币加入组建亚元区;本文从几方面入手分析得出结论:人民币应走单一国际化之路,并得出人民币国际化之路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创造条件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是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创造一系列的条件。就外汇管理体制来说,要通过建立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相结合、以间接宏观调控为主的外汇调控体系、发达的外汇市场体系、健全的法规体系和配套的服务体系,来改善对外汇的管理,逐步增强外汇实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国际化的模式选择与国家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是人民币国际货币职能演进、时间阶段推进和流通范围扩展的三维动态统一,其实质是货币国际化的一般规律与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人民币国际化将兼容美元、欧元和日元的国际化路径,以一种非均匀的方式推进,它的成功将创造一种全新的货币国际化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2003年人民币升值论产生的国际、国内背景,指出美元大幅度贬值、美国贸易逆差居高不下、日本经济深陷通货紧缩以及中国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共同催生了人民币升值论。作者认为“升值论”夸大了人民币汇率和中国的出口对美、日等国经济的消极作用,却忽略了人民币升值将对中国的外贸、外资、就业、物价和经济稳定发展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逼迫中国在目前的局势下调整人民币汇率、放松外汇干预是不合理的。中国可以也能够采取扩大进口、消化外汇储备、放宽购汇条件、抑制投机资本流入等政策措施,减少国际收支顺差,有效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相似文献   

12.
经常项目下的贸易项目顺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下的外商直接投资导致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使得中国的外汇储备急速增长,并产生诸多负面影响,而且这种趋势仍将继续。扩大内部消费需求,发展亚洲债券,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才能缓解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目前,则应采取多种措施,管理好高额外汇储备。  相似文献   

13.
改革汇率制度的可行方案是允许人民币汇率在一定区间内波动,而国家卖出外汇的汇率仍锁定在现有水平.汇率制度改革后,其他相关制度也应进行必要调整.该方案可以化解升值预期引起的风险,避免国际游资对我国经济的重大冲击,增强调控汇率的主动权,实现外汇风险的分散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出现巨大的顺差以及外汇储备的增加,西方把目光集中到我国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对人民币汇率安排提出了多项法律指控。近年来,为了突破先前指控的法律困境,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对人民币汇率的指控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面对这些新变化,我国应找出维护我国合法权益和保障我国主动、可控和渐进地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法律方案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自推出以来,随着相关监管政策和制度的不断完善,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参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外贸企业从中有效地规避了汇率风险,节约了结算的成本。然而,要更好地推广该业务在外贸企业中的应用,须加强我国外贸企业自身实力、提升人民币国际影响力,简化该业务的手续。  相似文献   

16.
现行人民币汇率稳定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日趋市场化。由于汇率在我国具有较强的"桑顿效应"和较高的"穿越效应",人民币汇率的剧烈波动将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许多不利影响。为完善现行人民币汇率稳定机制,我国需要在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各领域进行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马歇尔勒纳条件认为,若一国的出口弹性与进口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则本币贬值可改善本国国际收支。自1995年以来,无论是按照CPI还是EPI计算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人民币币值一直被低估,升值压力确实存在;中国出口和进口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前提条件。但对2000年SAM冲击分析的计算结果表明,不能得到按照实际有效汇率计算的人民币贬值有助于中国贸易平衡项得到改善的结论,即马歇尔勒纳条件在中国不适用。研究结论:第一,应该慎重对待人民币升值问题,通过温和、缓慢的升值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较小;第二,人民币升值将有利于改善中国贸易平衡项;最后,人民币升值所产生的国内就业压力将有可能对资本形成、个人所得税和政府对企业的转移支付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自2002年以来,各类有关人民币升值的言论此起彼伏。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与保持币值稳定之间的矛盾,其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选择一个既适合本国经济发展又能被国际社会所接受的汇率制度。基于对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来源的分析,结合国外经验与中国实际情况,目前人民币汇率制度在近期应引入边际性措施平衡国际收支,远期应采取钉住一揽子货币,并逐步扩大人民币波动区间。  相似文献   

19.
论IMF与WTO在国际收支平衡问题上的分工合作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外汇措施和贸易措施具有交叉性质,IMF与WTO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技术方法来确定IMF在国际收支平衡问题上管辖权的传统。在外汇问题上,WTO必须向IMF磋商,IMF对于国际收支平衡例外的磋商具有评估的性质,而对于外汇措施是否符合IMF协定所做出的决定则构成法律裁决。印度国际收支平衡案专家组将与IMF磋商看作可以自由裁量的内容值得商榷。西方国家因国际收支逆差而欲抛开IMF而取WTO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人民币汇率问题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20.
在审理有关国际贸易的损害赔偿案件中,法院面临选择何种货币形式判予损害赔偿金的现实问题。以不同的货币形式判决对当事人的实际利益将可能产生较大影响。法院不能随意地选择本国货币或外国货币进行判决,而是选择能够完全赔偿受损害方的货币进行判决。不管选择何种货币判决,法院都须确定不同货币间的兑换时间标准:违约之日、裁决之日或支付之日。由于任何单一的兑换日标准不可能在所有案件中得出公正合理的结果,法院应该采用综合性的兑换日标准。在确定兑换时间标准后,如果在同一兑换日存在多种版本的汇率,法院还面临选择何种版本汇率的问题。为了尊重权威和避免争议,法院应尽可能使用本国的官方汇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