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沉语 《党课》2010,(11):91-94
世博会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世博会的历史,又堪称一部科技创新的演绎史,世博会本身也被誉为世界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  相似文献   

2.
词义     
世界博览会;世界博览会是由一国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提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和寻求解决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世博会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是最具影响的大型综合性国际博览活动之一。它以其规模宏大和影响深远而被誉为“经济、文化和科技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世博会从一开始就是政府行为,规格和意义超出一般意义的国际贸易博览会。第一届世博会于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此后150年间,经济发达国家轮流举  相似文献   

3.
孟红 《党史纵览》2010,(5):7-12
世界博览会是展示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盛会和大型舞台。自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举办至今,已经历了近160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已先后数次参加世博会,并主办了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2006年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  相似文献   

4.
《前线》2010,(5)
<正>什么是世界博览会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其特  相似文献   

5.
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多个国家和地区或国际组织参加的国际性大型博览会。目前,世博会和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并列为世界三大盛会。  相似文献   

6.
2010年4月30日晚,举世瞩目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宣布上海世博会开幕。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国际盛会,也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界博览会。本届世博会共有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国际参展方数量创造了世博会的历史纪录。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方将通过展示、论坛、表演等形式,共同探讨城市未来发展理念,尽情畅想人类进步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7.
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办。这将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次盛典。自1851年英国首开世界博览会以来,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使世界博览会这一国际经济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日益显得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8.
走进上海世博会,让你如此大开眼界:开放、热情、文明、文化。世博会在上海开展,这个东方大都会第一次如此密集地迎来众多的世界宾客。中国从这里了解世界,世界从这里读懂中国。上海世博会5.28平方公里的面积宛如一个地球村,不仅因为这里聚集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展位,聚  相似文献   

9.
高层声音     
7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北京参观“走进世博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暨世博会历史回顾展览”时指出,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个世界盛会。  相似文献   

10.
艾琳 《共产党人》2010,(17):52-53
美丽的西班牙展馆热情的西班牙人民由于世博会是由一个国家政府主办、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的国际性大型博览会,所以是至今为止世界上最高级别的展览活动。世博会又是一个展示人类文明进步的大舞台,它展现了人类在各个领域的奋斗进程,启示大家思考未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也是世博会历  相似文献   

11.
何琼 《理论与当代》2002,(11):16-17
新的世纪,是一个极富挑战的世纪,人类社会即将进入一个所谓“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首先是指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跨国资本的运作已经进入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跨国公司遍布全球。同时全球化也涉及到文化领域,尤其是由于现代大众传媒带来的信息全球化有力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感知、文化想象、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全面论述了人类普遍交往活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扩张、人类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实现等内容。“世界历史观”在“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过程中逐渐生成,其包括霸权政治、普世价值、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等主要内容,这种“旧世界历史观”给整个人类社会都带来深重的灾难,已背离当今人类历史发展的价值诉求,现实呼唤“新世界历史观”的出现。习近平总书记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代表的“新世界历史观”,继承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精华,凸显世界各国人民的价值诉求。这种“新世界历史观”在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战略构思,必将在重建世界秩序的过程中逐步取代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旧世界历史观”。  相似文献   

13.
正记者:记者:张司长,您好!科技进步曾造就了中国古代社会辉煌文明;科技落后也留下了中国近代痛楚的记忆。在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人们对科技的关注程度大大提高,能否请您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经济、国家竞争力的问题?张先恩:张先恩:在过去500年当中前300年,全球仍然处在农耕经济时期,GDP增长极其缓慢,这是科学孕育期,科技对社会经济影响不十分明显。经典物理学框架下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第二次产业革命,导致世界财富迅速积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电气化时期,凸显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10月31日晚,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闭幕式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闭幕式并宣布上海世博会闭幕。国际展览局主席蓝峰,来自世界各地的领导人和贵宾出席闭幕式,共同庆祝上海世博会取得圆满成功。上海世博会是一届规模空前的人类盛会,创造了世博会历史上的多个纪录: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  相似文献   

15.
周峰 《学习导报》2011,(10):56-56
西班牙皇家埃尔卡诺研究所日前发布了"埃尔卡诺指数",该指数包括经济、军事、科技、社会和文化等14个指标,旨在反映每个国家在当代国际关系不同领域里的影响力。根据该指数,当前美国仍处于全球影响力排行榜之首,而且是紧随其后的德国、法国、英国和中国等国影响力的三倍左右,约是排在第六位的日本和第七位的俄罗斯的四倍。研究者据此指出,在军事力量、文化传播和科学技术方面,世界仍是单极世界,而在经济、人力资源与合作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蔡建国 《学习月刊》2010,(11):29-31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个世界盛会。举办世博会是上海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将大大推进上海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世博会经历了150多年.而上海世博会成为在我国、也是在发展中国家第一次举办的综合性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将为全面推进中华文化的复兴、展示和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17.
阮直 《学习月刊》2010,(11):1-1
世博会把全世界都浓缩在园区内,世博会让人类的文明简约为成果,世博会让历史的文化都结晶为经典.世博会就是人类智慧不断发现与创新的见证。  相似文献   

18.
走进世博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博览会被称为经济、文化、科技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世博会的历史源远流长,公元5世纪波斯举办了第一个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览会,而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世博会则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当时,英国政府耗用了4500吨钢材和30万块玻璃,在伦敦海德公园建成了一座长达1700英尺,高100英尺的“水晶宫”,陈列了维多利亚女王通过外交途径邀请来的10个国家的展品。在160天里,前来参观的世界各国商贸人员、社会名流和旅游观光者约630万人次。原籍广东的上海商人徐荣村是第一个见识世博会的中国人,他把自己所经营的…  相似文献   

19.
展示中国发展新貌,荟萃世界文明精华。 举世瞩目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30日晚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宣布上海世博会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国际展览局主席蓝峰,来自世界各地的领导人和贵宾出席开幕式。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国际盛会,也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界博览会。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共有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国际参展方数量创造了世博会的历史纪录。  相似文献   

20.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理论都是人类一定历史阶段的认识,都要受到当时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发展水平的制约。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可以得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在坚持科学理论武装、体现时代特色和富于创新精神的基础上,善于把握规律是重要经验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