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爱斌 《当代广西》2006,(14):44-45
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既是我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区当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以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主线,全面实施工业兴桂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大力提高服务业现代化水平;力争到2010年第二、三产业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82%以上。因此,准确分析和把握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以来我区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及变…  相似文献   

2.
阿勒泰市2005年完成生产总值17.38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市属地方财政收入5815万元,增长1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588元,增长10%。当前,阿勒泰市要加快发展,必须立足实际,坚定不移地实施经济结构和资源优势转换战略,在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坚持“工业强市”发展思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做大做强矿业。坚持把地勘作为促进矿业大发展的突破口,在大力争取国家地勘投入的同时,积极利用市场经济的杠杆  相似文献   

3.
《创造》2012,(2):30-31
今年预期目标:全省GDP增长12%以上,力争突破万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今年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建设"两强一堡"战略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以扩大投资消费、发展实体经济、推进城乡统筹、保障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开放、维护社会稳定为工作着力点,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产业培育,更加注重自主创新,更加注重生态环保,以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园区经济、县域经济为抓手,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奋力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4.
“十五”发展成就“十五”期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以邓小平理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消除贫困、富民强州”和“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两大历史任务,大力实施基础优先、资源转换、中心城市发展、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州六大战略,着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坚持发展不动摇,加快改革不松劲,创建和谐不走样,保持稳定不懈怠,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2005年,海西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4.34亿元,年均增长16.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尤其是工业经济,总量扩大、效益提高,200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0.13亿元,年均增长18.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7.1%。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0.15亿元,年均增长29.5%,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16亿元,年均增长22.9%。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五年累计完成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343亿元。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人口与汁划生育、社会保障、民族宗教、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十一五”发展思路“十一五”时期是海西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加快小康进程的重要时期。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确定了“把握一个主题,围绕一个目标,坚持六个原则,实施六大战略,实现四个翻番”的基本思路。把握一个主题:牢牢把握发展与和谐这一主题。围绕一个目标:加快发展工业、全面建设小康,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海西,力争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投资发展环境取得新改善,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和谐海西建设形成新局面。坚持六个原则:坚持又快又好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坚持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与循环利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根本,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坚持改革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持科技进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坚持“五个统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六大战略:实施资源转换、基础优先、中心城市发展、开放带动、科教兴州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四个翻番: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比“十五”末翻一番;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比“十五”末翻一番;全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6%,比“十五”末翻一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0亿元,比“十五”末翻一番。  相似文献   

5.
黄植培 《人大研究》2001,(Z1):112-116
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加快信息化、市场化进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优化所有制结构●坚持城乡联动 ,大力推进城镇化●科教兴区 ,加快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一 )“九五”期间 ,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由“八五”末的 40亿元增加到 2 0 0 0年的 6 4亿元 ,年均增长11.1% ;财政收入由 2 .46亿元增加到 4.2 7亿元 ,年均增长 11.7%。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增加值由 2 0 .6亿元增加到2 4.91亿元…  相似文献   

6.
张社教 《政策》2011,(5):37-38
"十一五"以来,武穴市把握武汉城市圈和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等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在实现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加快建设湖北综合实力强市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9亿元,财政收入12.8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5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3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6%、27.7%、13.4%和14.1%。  相似文献   

7.
省十次党代会以来,金华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浙江省城市化发展钢要》提出的“把金华培育成为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的目标,大力实施提升工业化、加快城市化和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预计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91亿元,增长15%;人均突破2000美元;财政总收入8808亿元,增长33.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0亿元,增长3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6%。一个各具特色、快速发展、充满活力的浙中城市群已初露端倪。大力实施“三化”战略 加快推进金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共金华市委 $金华市人民…  相似文献   

8.
韩庆华 《群众》2008,(2):7-8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去年我省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5万亿元,连续1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人均GDP达到4300美元。苏南地区以市为单位已基本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标准。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不断提升江苏工业经济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曹智 《群众》2022,(24):12-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邳州市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把加快新型工业化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引擎、综合考核的第一权重、培养干部的第一路径,全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前十个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3.06亿元(季报),同比增长3.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05亿元,同比增长3.7%;固定资产投资534亿元,同比增长6.8%;工业投资371亿元,同比增长13%;工业开票销售收入653.95亿元,同比增长5.79%。  相似文献   

10.
庄光明 《政策》2013,(8):55-56
近年来,宜都市围绕"全国百强县市"、"全面小康县市"和"现代化中等城市"三大目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道路,为冲刺全国百强奠定了坚实基础。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44.7亿元,同比增长14.4%;规模工业增加值211.9亿元,增长25.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3亿元,增长41.9%;农民人均纯收入1041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31元。一、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以更强决心加速新型工业化  相似文献   

11.
祝宗伟  胡大刚 《前沿》2008,(12):108-110
湘西州实施“富民强州”战略,积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文化旅游产业化四大建设。本文就如何切实坚持四个“推进”,搞好四大建设,加快发展民族地区县城经济做了积极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是“十五”发展目标的实现年和“十一五”发展战略的谋划年。做好今年的经贸工作,对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经济发展十分重要。2005年全省经贸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贸工作,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实施“八八战略”和全面建设“平安浙江”,积极应对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新形势,全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产业和资源节约型经济,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更好地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确保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重做好五方面的工作:(一)调节经济运行方面。把贯彻执行宏观调控决策、力争经济…  相似文献   

13.
1999年以来,金华市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着力建设“平安金华”, 齐心协力,抡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着,继续保持在全省的追赶态势。主要表现为: 国内生产总值近千亿。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78 38亿元,是1999年的1.96倍,平均每年增长13.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1358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2615美元。其中,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6.2%,增幅居全省第三位。2004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10元,比1999年增长70.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018元,比1999 年增长42.6%。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今年全省的经济形势今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认真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长加快、效益提高、结构优化、活力增强、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的良好态势,谱写了富民强省的崭新开篇。一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今年生产总值预计突破9000亿元,是2002年的2.2倍,增长14%左右;人均生产总值13000元,提前两年实现翻番目标;财政总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100亿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萧山区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自主创新,营造自主创新氛围,强化企业创新服务,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优化自主创新环境,推进产业结构提升,促进了经济又快又好发展。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8.03亿元,“十五”时期年均递增20.86%;财政总收入64.2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9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12%和20.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32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2%和10.1%。经济发展对创新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力越来越大。萧山连续4年列综合科技实力全省第一。萧山通过大力开展自主…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兴国县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战略构想,以强烈的发展责任,开放的发展理念,优越的发展环境,务实的发展作风,全面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了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2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98年增长119.8%;实现工业总产值17亿元、税金9120万元,分别比1998年增长123.6%和139.7%;实现财政收入1.67亿元,比1998年增长62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亿元,比1998年增长48.2%。一、以开放的眼光,开拓的精神主攻工业,坚持…  相似文献   

17.
[采访题记]2004年6月17日,中共重庆市委召开二届五次全委会,集中研究部署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各项工作,重点解决发展的产业基础问题。明确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庆市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确立工业强市的战略思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壮大重点产业,优化工业布局,转变增长方式,推进改革开放,强化人才支撑,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重庆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把重庆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工业基地,不断增强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统领,整体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为实现富民兴渝、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重庆市二届五次全委会精神,本刊记者就重庆汽车工业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和作为重庆市汽车工业龙头的长安汽车集团,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发展问题,对重庆市工业巨擘——长安汽车集团公司总经理尹家绪进行了专访。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中共重庆市二届  相似文献   

18.
马朝晖 《政策》2012,(8):39-40
钟祥将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高举"中国农谷"建设旗帜,争创全国百强,为加快构建支点作出应有贡献。力争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1%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4万元和1.5万元,年均分别增长13%以上。一...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阜宁县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县上下将围绕经济增长高速度、经济运行高质量、综合实力高水平“三高”目标,推进园区经济、税源经济、环境经济“三大经济”,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经济外向化、推进城市化“四化”进程,力争在“十五”期末,跃入盐城市第一经济板块,跻身苏北上游位次,为在苏北实现“两个率先”奠定坚实的基础。坚定不移抓招商引资,把握强势发展主体经济、全面提升阜宁位次的生命线。一个地区能不能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关键取决于能不能大规模地把外部的资本引进来、人才招  相似文献   

20.
刘雪荣 《政策》2003,(5):8-9
通过认真学习浙江和我省先进县市的经验,我们结合实际找差距,调整思路抓发展,把工业作为市域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来抓,大力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推进市域经济突破性发展,力争未来5年工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年递增均在10%以上,实现年财政收入10亿元、出口创汇和引进外资双超1亿美元,经济实力走在全省县市前列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