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革”的严重失误积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刻而丰富的经验教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上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群众路线原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非问题上要划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修正”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左与“左”及右的界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要把握好世情与国情的关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中外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马列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文革”时期的经验教训对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理论及其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邓小平从哲学理论思想上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实践观,对"十年文革"所造成的严重危害进行了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以"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基本指导思想和实践原则,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和时代精神以及当代世界发展基本趋势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在实践中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理解和建设社会主义;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科学地解决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揭示了当代科学实践与生产实践之间的辩证本质关系,并对改革社会关系的政治实践进行了全新的认识和实践,从而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赋予了邓小平的实践观以时代特征,创新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1956年到1966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吸收并沉淀了建国初期的经验成果,自觉践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原则和通俗化、群众化的核心要求.但这一时期未能遏制“左”的思想倾向,未能处理好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理论理解与理论运用的关系、群众运动与理论建设的关系以及正面学习与反面批判的关系,从而使大众化事业逐渐走向庸俗化,并为“文革”时期极左路线的形成埋下历史隐患.对这一承上启下特殊时期的历史进程与经验教训加以梳理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具有很强的学术史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是我们党总结中外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着眼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出的重要理论任务。  相似文献   

5.
《北京党史》2010,(2):1-1
<正>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十七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性任务。这是党总结中外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立足国内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划清的"四个重大是非界限",其中具有基础性和首要意义的是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要从理论上弄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反马克思主义;当前要注意研究和把握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界限的几个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7.
侯远长 《学习论坛》2010,26(2):5-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尤其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有许多重要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诸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发展的历史轨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布局与“四大文明”的关系、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提出和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验教训及其曲折发展等。认真研究这些问题,是丰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需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把划清“四个重大界限”作为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做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要“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①在一些重大原则问题上,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工人运动的历史上,社会民主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从来就是和科学社会主义相联结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一种思潮,它们之间本来存在着十分明确的原则界限。可是,有一些人却出于种种原因不断地制造舆论,在许多方面和环节上竭力模糊和抹杀这个原则界限。民主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哲学所研究员徐崇温在《论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区别》中进行了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建设首先要把握其学科内涵,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方向,使研究方向既符合学科范畴的要求,又体现学科点的特色.学科建设的具体内容应包括导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建设、学术交流建设、培养制度建设等内容.同时,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的建设过程中,还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与取得的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关系;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系;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过程中整体性与分科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共建党90年来,在对美政党的交往上,先是与美共携手,后因中苏论战,弃美共连美革共、美共(马列)等极"左"派别,又在"文革"结束后终结与美国各个极"左"派别的关系再与美共复交,如今同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建立高层对话机制。90多年来中共对美政党交往的变迁启示我们:中共要坚持不成为"国际共运中心"、不当社会主义国家的"头";中美党际交往在任何时候都要遵循"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四原则的铁律;中美党际交往要摒弃用意识形态来界定交往对象,只有求同存异,才能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方面 1、关于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关系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创立的社会主义与邓小平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有着“原则区别与界限”。这种观点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称为“理想的社会主义”,说它只存在书本上,谈不上有什么“优越性”;把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称为“现实的社会主义”,其“优越性是大大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14.
庞虎 《求实》2012,(9):11-14
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运行规律,必须着眼于质、量、度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质"就是要实现场域上的本土化、时间上的当代化、主体上的大众化,反映在"量"的方面表现为曲折的斗争态势、复合状结构体系、台阶式发展轨迹、继发型运行效果,并且在"度"上要遵循真理性、实践性、渐进性的科学原则。只有坚持质——量——度的三位一体,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航向。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关于"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雁昕 《求实》2001,(3):6-8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迫切需要解决如何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既要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又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一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高难度的历史课题.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提出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妥善处理姓"资"姓"社"问题等一系列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认真探索并作出了初步回答,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反复强凋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讲政治不能停留在头上,一定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注意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分清是非,划清一些基本界限。例如,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同私有化的界限,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议会民主的界限,辩证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界限,学习西方先进东西同崇洋媚外的界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同消极颓废生活方式的界限。这些事关坚持还是背离四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是社会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揭示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验,需要把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放在世界历史进程的大背景下考察。从世界历史视野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验主要体现在"三个紧密结合"上:一是把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紧密结合起来;二是把走自己的路与走人类文明共同发展之路紧密结合起来;三是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本质,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根本前提;正确处理共产党员与宗教的关系,把充分尊重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与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武装党员的头脑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现中国化的一条基本原则;从中国宗教的实际状况和特点出发,始终把宗教工作同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路线和根本任务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实践基础;正确处理宗教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的前进过程,体现了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在曲折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必然有不同程度的低谷和高峰。依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发展的这一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三个低谷”和“两个高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后相继的五个历史阶段。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要科学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结合起来,才能避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为失误,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