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毛泽东从少年时代就爱好读书,而且坚持主动学习,学习中运用的计划自学论、质疑问难论、博约有序论、比较研究论和积久成学论等方法,奠定了他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学识渊博的世界伟人地位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是我国杰出的革命家,他在领导我党和我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概括总结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理论,学习和研究这些光辉理论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对他的经济管理思想作初步探讨。 当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基本结束的时候,毛泽东就领导全党开始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他提出并形成了一整套经济管理思想,它比较集中地反映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两篇文章之中,同时还有一些散见在他的其它著作中。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是我们苦难而又辉煌历史的首要标识与重要组成。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还是为极少数人谋利益,这是区别一切真假马克思主义、真假社会主义、真假共产党、真假无产阶级领袖和真假共产党人的分水岭和试金石。历史科学是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党性的,对重要人物的评价同样存在不同的阶级性和不同的党性;要对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作出恰如其分地正确评价,说到底,就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即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与广阔视野、广阔胸怀审视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才可能拨散唯心主义历史观和宗教伦理的迷雾与偏见,把灿烂历史上的本质内容和本质真实返还给历史,返还给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马克思主义决不否定个人特别是重要人物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起到的特殊作用。毛泽东的一生,是以占中国总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以最广和最远为目标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而不懈奋斗的一生。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一开始就高度评价毛泽东说:“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是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伟大国际主义者”。 相似文献
4.
结合毛泽东毕生的革命实践,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唯物辩证观在毛泽东社会科学观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形成正确的革命策略、指导建党建军建国和发展科学技术中的伟大作用.毛泽东唯物辩证思想,对中国走向世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有深邃的哲学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蒋光贵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6):96-98
本文探讨了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理论基础、基本思路及其构架 ;反映了其创新性贡献 ;同时反思了今天继承和发展此学说应注意和解决的问题。旨在有益于当前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6.
车老向忱在“文革”期间被迫害逝世已有30周年了。回忆他毕生的革命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人民的重大贡献,仍使我们难以忘怀,令人崇敬。车老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政治活动家、人民教育家,也是民进一位杰出的领导人。车老在1898年出生于辽宁省法库县,1971年1月8日在沈阳含冤逝世,终年74岁。 (一) 1919年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奋斗经历深刻昭示了马克思主义逐步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彰显出我们党注重学习、不断创新的鲜明特征。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又依据新时期我们所面对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遵循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全新思路,明确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8.
一、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拉开了当代中国解放思想的序幕1.复出前多次发表谈话,对“两个凡是”表示异议。据《邓小平年谱1975—1997》记载: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同王震、邓力群谈话,系统地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其中包括这样几个主要论点:第一,“毛泽东同志说,他自己也犯过错误。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情”,“这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个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国情观作为邓小平理论的立论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唯实求真的国情观,是独特创新的国情观,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国情观。求实性、创新性和开放性是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和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继承着、发展着的毛泽东思想。二者分别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的成果,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永远的智慧财富和精神瑰宝。 相似文献
11.
12.
杨德山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6):14-18
毛泽东时代党在对党内"民主集中制"的理解和运用上经历了丰富和扭曲的过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民主集中制"的实践中也走过了探索与挫折的路径,两者结合在一起使得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逐步走向集权化,而这一切都与毛泽东的"手段"民主观有着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人的价值观是毛泽东人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关于人的价值的科学理论.毛泽东特别注重人的价值观的塑造,尤其强调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之间的关系.在现今社会,尤其是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对于我们实现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目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毛泽东对外经济交往思想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占稳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2(3):47-51
有人认为毛泽东自觉不自觉地实行了一套闭关锁国政策。本通过对毛泽东在三个历史时期对外经济交往思想的考察,得出了倡导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对外经济交往是毛泽东的一贯思想的结论。同时也扼要地指出了毛泽东对外开放和对外经济交往思想的某些局限性以及造成这些局限性的原因。邓小平突破了这些局限性,把我国的对外开放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李旻泰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1):87-91
韩国学者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韩国学者的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历史条件。受冷战、朝鲜战争及韩国国内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韩国对中国的敌意达到了极点,所以相当多的韩国学者对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现代的革命史的研究几乎是“绝对进不了的历史领域,”韩国学者的毛泽东思想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但是,毛泽东思想对现代中国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却吸引着韩国学者对这一领域进行不断的探索。韩国学者研究毛泽东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可以在两个方面去考察:一是他们在介绍外国学者毛泽东思想研究成果基础上做出的评析,二是他们直接研究毛泽东思想而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田兆阳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2):22-27
文化对管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探讨我国早期儒道两大主干文化在治国方略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形成的互补机制,有助于我们实现传统行政文化的现代转化。本文着重从人道与天道、阳刚与阴柔、有为与无为、德政与善治、亲而誉之与下知有之、大同小康与小国寡民、群体与个体、肯定与否定、恒常与变革、中庸之道与辩证管理、儒道互补与现代转化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系统分析两者对立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殊途同归之必要与可能。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或者法治是一个历史的概念 ,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实质、内涵和发展特点。法治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可以说是道路坎坷 ,行程艰难 ,有些许成功和诸多失败 ,其经验教训发人深思。新中国法治发展走了一条曲折的道路 ,沉痛的教训有之 ,成功的经验更多。瞻望未来中国法治发展 ,前景广阔 ,形势复杂 ,工程艰巨 ,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寻找对策 ,做出努力 ,以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9.
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全面提高本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是讲授概论课的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努力实现的目标,也是积极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各个阶段,毛泽东同志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是当之无愧地处在我党的最前列。他的思想和实践,对中国革命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战略性确立和调整都作出了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